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
2018-01-24王永桂
王永桂
【摘 要】从地方居民社区文化参与的角度透析了地方居民参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系,认为保护地方文化生态环境、健全地方社区文化组织、提高地方居民文化参与性、开展丰富地方社区文化活动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效路径,既促进了社区文化建设发展,又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从而实现两者深度融合、相得益彰。
【关键词】文化生态保护区;地方居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
0 前言
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取得显著的成就,保护的制度不断完善、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保护的形式不断增多、保护的数量不断增加。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具体形式也多样化。当前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产业化、商品化的形式得以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在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中以呈现形式得以保护;另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確立传承人的方式进行保护。有学者认为市场机制是实现非遗保护的有效路径[1]。另有研究人员认为通过旅游开发来实现非遗生存空间的拓展、发展环境的维系及保护资金的供给[2]。同时也有学者认为非遗保护可以利用博物馆收入的形式或生产方式保护形式加以保护[3]。然而也有研究者认为单一的保护形式往往难以有效保护非遗 [4]。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典型的多样性特征,文化生态保护区对其保护与传承的形式必然也各有差异,需采取不同的保护与传承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是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地方居民社区文化参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具有高度结合性,可以通过地方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1 地方居民社区文化参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系
1.1 社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空间
在人类历史上,任何文化都与某些特定的因素密切相关,离开了这些因素,就失去文化存在的基础和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与传承也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环境空间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的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地理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与传承无不带有特定社区的印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特定社区和环境有着紧密的关联。诸如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民俗活动等与文化生态保护区特定的地域环境密不可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体现的正是特定文化生态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源自并传承于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社区,需要在社区中进行保护,在社区中进行发展。
1.2 社区文化组织是保护与传承的关键承担者
社区文化组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体系中的重要主体。求私益的社区文化组织可以通过市场化运营和开发来保护非遗,对非遗的传承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市场化的行为一方面可以解决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来源问题;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效地保护与传承。而求公益的社区文化组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诸如一些学术团体、文化研究机构、社区管理组织、志愿者组织、民间保护协会等,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确认、立档、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与传承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3 地方居民是保护与传承主体
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居民所创造和传承的精神财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主体的地方居民是保证其生命力延续的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地方居民的积极参与。地方居民的广泛参与,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当前我国相当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以较好保护与传承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地方居民的保护与传承。地方居民参与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文化的空间区域和传承主体数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实践者、传承者,地方居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关键因素。
1.4 社区文化活动是保护与传承的有效平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化特征,对于文化生态保护区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使其得以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关键是要有合适的平台使其得以展现出来,能够融合到地方居民的生活与生产实践中去。只有在地方居民的生活与生产实践中加以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保持更具活力的文化生命力。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到地方居民的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一种有效平台。通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使地方居民更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产生文化认同感,形成文化自觉性,增强保护意识,从而使地方居民能够主动、积极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好地保护与传承。
2 地方居民社区文化参与视角下传承路径
2.1 保护地方文化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生态空间
社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传承与发展的生态空间。自然环境变化与社会环境变迁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生态空间不断地变化,甚至受到人为的破坏与割裂。消除文化生态空间恶化的问题是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基础性问题,没有合适的生态空间就难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效地保护与传承。因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础性条件[5]。要从遗产存在的文化空间上使遗产本身保护与文化生态空间保护相结合。文化空间和文化生态为非遗提供了活力和动态[6]。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一方面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产生了转型,认识到只有保护好了生态空间,才真正保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另一方面通过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切实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了持续发展的生态空间。
2.2 健全地方社区文化组织,提供健全的组织保障
社区组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是重要的组织者,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确认、立档、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与传承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从国内、外对保护与传承的先行经验来看,注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于基层社区,并且非常注重发挥基层社区组织的作用与功能。然而,在我国这类社区组织的数量明显过少,规模较小,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存在一定瓶颈。公益性组织在这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严重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对于私益性的社区文化组织,政府要加强引导与管理,并给政策方面的支持,使其在求私益同时能够更好产生公益性社会效应,推动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于公益性的社区文化组织,政策要鼓励与指导,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诸如建立健全社区文化站,鼓励民间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的保护与传承。endprint
2.3 提高地方居民社区文化参与性,培养广泛的传承主体
当前诸多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严重缺失,如何解决传承人缺失的问题,是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的关键所在。同时由于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效益不明显,难以有效地市场化、产业化,通过市场调节手段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往往也难见成效。针对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问题,有必要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由地方居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也必然由地方居民在生产、生活中传承,其只有生在群众中,活在群众中才能真正具有强盛的文化生命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需要着力夯实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地方居民文化参与性,通过地方居民的广泛参与过程来培养传承人,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传承人的生生不息。
2.4 开展丰富地方社区文化活动,搭建有效传承平台
文化遗产能服务于群众,分享于群众才能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通过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服务于群众,分享于群众的有效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这个平台,可以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展现出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其文化价值。要使两者有效融合,相互促进,实现共赢,关键在于找到两者融合的实现方式。诸如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所在地安徽省黄山市已成功举办了多届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通过开展徽文化节活动,将拥有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美誉的徽文化进行全方位展现,使地方居民有更好机会亲近非遗,走进非遗,知悉非遗,进而推动了地方居民自覺保护与传承非遗。
3 结语
我国各类文化生态保护区拥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上不可多得宝贵文化资源,对于这些文化资源既要充分发挥其文化功能,又要切实加以保护与传承,需要找到合适的路径来实现两者的相互融合。通过地方居民社区文化参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是一种切合实际且成效显著的保护形式。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有利于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魅力,并能使其得以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同时对展现保护区保护成果、推动保护区的文化建设,丰富保护区地方居民文化生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几个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10(9):20.
[2]雷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分析——基于保护与传承的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2(2):133.
[3]李荣启.新世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 广西民族研究,2010(1):199.
[4]胡北明.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剖析我国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的改革[J].软科学,2010(5):69-72.
[5]吴兴帜.文化生态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1(4):196.
[6]余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十年回顾与理性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2010(9):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