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村级经济管理
2018-01-24刘建英
刘建英
摘要:从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现有问题,提出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目前村级经济监管的方式及面临的困难,提出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村级;经济;管理;加强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集体经济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加之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以及扶贫等民生专项资金的投入,村级组织的财政资金、资源、集体资产迅速增加,村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越来越大,群众更加关注村级资金、资源、资产的分配使用,同时更加关注村干部的经济行为、廉政作风。因此,加强村级经济管理,规范村级经济行为,不让惠民政策梗阻在“最后一公里”,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村级经济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村级财务监督制度不健全
历年来,对于村级组织经济活动的监督检查,都主要是乡镇农经站或财政所进行内部财务检查,或是在专项资金监督检查时进行延伸检查,往往效果甚微,未能有效监管。目前实行的“村账镇管”大都也流于形式,当地党委政府只管钱、管账,不管事;“四议两公开”走过场,民主理财形同虚设,重大经济决策未经村民或村民代表同意就擅自决策。
(二)村级财务管理混乱
当前村干部对财务工作重视不够,财务人员学历偏低、年龄偏大、流动性大,对财务工作不熟悉、不严谨,财务基础工作薄弱,致使部分村级财务管理较混乱,主要表现在:收入不入账、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白条列支现象严重;公私不分,违规报销交通费、差旅费、招待费,挤占挪用、虚报套取惠民资金等。
(三)村级集体资产管理不规范
随着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不断成立,村集体资产变得多样化、流动性更大,但村级组织在对资产的日常管理中,没有按种类、数量建立资产台账,没有定期清理盘点资产,造成村级资产家底不清、账实不符、产权不清,甚至出现擅自处置集体资产,造成资产流失等现象。
(四)村级自由裁量权较大
由于当地党委政府对村级经济的监管缺位,“四议两公开”流于形式,村干部在经济决策上缺乏有效的监督,随意性较大。一是项目建设透明度不高。存在项目建设无预算,不进行公开招投标或竞争性谈判,出现垄断包、人情包的现象。二是合同签订和项目验收弹性大。项目合同中只约定项目单价,不明确合同总价;项目验收不注明项目概况、实际完成工程内容、数量等,这就给审核最终工程价增加了难度。三是项目实施随意性大。新农村建设项目多采用一事一议方式开展,但在实际操作中,多数项目未实行农民投工投劳方式,而是将工程全部承包给个人,或是不按确定的实施方案进行施工,随意调整实施方案。四是随意举债,没有建立财务收支预算制度,没有量入为出合理使用资金,没有签订书面借款协议,没有报经上级党委政府批准,擅自增加村级债务。
(五)少数村干部违法违纪现象严重
随着涉农项目和资金增加,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权限空间扩大,村干部在许多事务上既是实际操作者又是管理者,权力过于集中,加之他们的法制观念淡薄,这些都让村干部在滥用职权时更加肆无忌惮。有的在土地征用、安置补偿、工程建设中暗箱操作,扣留、截留、挪用上级拨款、补偿款;有的甚至想方设法将上级拨款打入村干部个人账户,不进入村上的集体专用账户,从而中饱私囊、以权谋私;有的对集体资金私借乱支、铺张浪费,利用集体资金吃喝游玩、挥霍公款;有的在鉴定贫困户、低保户中,优亲厚友,失职渎职。这些都阻碍了村级经济发展,影响了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在农村的贯彻实施,不利于构建和谐的新型农村。
二、当前村级经济的监管模式及面临的困难
(一)村级经济的监督模式
一是审计机关接受当地县委组织部委托,开展村级组织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二是从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和乡镇纪委临时抽调相应人员组成村级组织经济责任审计室,对全县村级组织进行抽审。三是各乡镇农经站或财政所通过财务检查对村级财务会计进行监督。
(二)村级经济监管所面临的困难
由于农村点多面广,其监督多是粗线条的、威慑性的,审计村级财务与会计的力度也普遍较轻。一是审计机构不健全。有多个部门组成的审计室,绝大多数人员都是根据工作安排临时抽调的,其审计的力度和深度就很有限。二是审计制度不健全。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财政、农业、民政等部门就加强村级财务管理,陆续出台了一些法规及管理制度。但这些规定的审计主体大多是县、乡农村经济管理机构、财政部门和农业部门,对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任缺乏统一完善的操作程序和评价标准。三是审计监督的独立性严重不足。村级财务主要由村级领导人主导,有些项目甚至由乡镇领导人和村级领导人共同主导,而且以乡镇领导人主导为主,由在乡镇领导下的农经站或财政所去审计监督村级财务与会计事项,基本上带有自我监督的特点,其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容易打折扣。
三、加强村级经济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強化制度建设
村级经济活动与县、市、省级甚至国家的经济活动密切相连,又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连,其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此,各地村级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以上的各级党委、政府都必须深刻认识农村村级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清形势,把切实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县级党委政府要根据中央、省、市上级部门制定的有关加强农村干部监督管理的文件,制定当地《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村级干部经济责任操作指南》等文件规定以及基层干部考核评价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问题通报整改制度、公开问责制度等。明确监督主体,理顺监督体制,以文件的形式确定县纪委、组织部、农业局、财政局、审计局及各乡镇党委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责,将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纳入全县经济责任审计总体规划,通盘考虑,有序推进。
(二)强化法规宣传,增强民主理财意识
从农村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看,村级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大多与民主理财形同虚设有关,这样就会挫伤农民群众参与村社理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村级经济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一是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村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法规,促使他们增强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二是在广大群众中大力开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并督促村级组织加大村务政务公开力度,促使老百姓增强民主理财意识,有效行使他们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重视财务管理,提高理财水平
一是当地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农村经济行为的监管,充分发挥“村财镇管”作用,从事后监督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立体式的监督指导。二是加强村干部的财务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财经意识,使他们正确区分个人经济行为和集体经济行为。三是充实村财务人员,坚持财会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避免贪污、挪用公款等事件的发生,要特别明确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不能避开或变相避开财务人员自收、自支、自报账和白条入账等现象。四是保证财务资料全面真实。村级所有收支必须全部纳入村级财务统一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建立健全村级资产台账,做到进出有依有据。五是坚持财务公开制度,包括公开的时间要及时(一般应每季度公开一次,特别重要的事项应坚持当月公开)、公开的内容要完整(村内所有支出和收入必须逐项公布明细账目)、公开的形式要多样(以通过公开栏书面公开为主,并辅以会议、广播和明白卡公布)、公开的程序要严格规范(必须有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参加监督)。
(四)建立健全联动考核机制
一是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将村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列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将村级经济管理情况作为罢免、奖惩村干部和村两委换届特别是村书记选拔使用的重要参考依据。三是将乡镇年度考核与村级基层组织考核相结合,对于乡镇所属村(社区)出现严重问题的,要求当地党委政府对其进行重点整顿,并按程序进行问责。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审计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