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可追溯研究的演化与发展
2018-01-24贺一恒初睿
贺一恒+初睿
摘要: 产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能够保障产品质量的产品安全可追溯研究得到更多的重视。社会网络分析作为文献计量常用的一种方式,可被用来分析研究领域的热点与趋势。本文将2006-2016年划分成两个阶段,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了我国产品安全可追溯领域研究的发展状况。结果显示:我国在产品安全可追溯领域从最初比较分散的研究领域逐步形成了几个具有核心内容的研究领域;对可追溯理论的基础研究逐步变为可追溯系统的实现。
Abstract: Product safety issu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o ensure product quality product safety traceability research has got more attentio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s a commonly used method of bibliometrics,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hotspots and trends in research areas. This paper divides the period from 2006 to 2016 into two stages, and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on the field of product safety traceability in China by using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a has gradually formed several research fields with core content in the field of product safety traceability from the initial decentralized research field. The basic research on traceability theory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realization of traceability system.
關键词: 产品安全;可追溯;可追溯系统;社会网络分析
Key words: product safety;traceability;traceability system;social network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M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5-0081-03
0 引言
可追溯是确保产品安全的有效工具。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以欧盟、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在产品可追溯方面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果[4-6]。以食品为例,欧美等国建立了食品可追溯体系,一切不满足可追溯标准的食品不准进入国内市场,保障了国内食品安全的可靠性。虽然各国对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还未有统一的定义,但普遍认可该体系是对产品全供应链进行监控并收集关键点信息,以实现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对产品进行追溯和/或溯源(Tracing),从而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一整套紧密联系的概念、工具、工作程序和设备。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加入可追溯体系可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与事故回溯能力,从而提高产品质量,获取顾客信任。在我国,已经建立有国家食品(产品)安全追溯平台和山东省追溯平台、四川重点产品质量信息追溯平台、深圳市食品安全追溯信用管理等多个地方产品(食品)信息追溯平台。
1 数据清洗
同义关键词整合的工作如下:提取获取到的所有文献,对其中的关键词进行统计,按照出现频次排序;在出现频次大于等于2的关键词中选取具有相似含义的词语,将相关词语替换为同义词中频次最高的词。在数据清洗中所替换的关键词有六组(按频次排序):可追溯、追溯、溯源;可追溯系统、追溯系统、溯源系统;支付意愿、购买意愿;RFID、射频识别、无线RFID;可追溯体系、追溯体系;食品可追溯系统、食品追溯系统。经过对两个阶段的数据分别清洗后,得到的主要关键词见表1。其中,在第一阶段统计到405个关键词,其中食品安全、可追溯、可追溯系统占据前三,出现频次不小于2的有47个,频次累计百分比达到31.418%;在第二阶段统计到652个关键词,其中食品安全、可追溯、支付意愿占据前三,出现频次不小于2的有75个,频次累计百分比达到35.314%。
2 数据分析
在关键词统计的基础上,选取可追溯与可追溯系统作为重点关键词,探寻不同阶段的主要关键词与两词的Ochiia系数。由于要将可追溯和可追溯系统两词提取出来,并且要剔除部分与两词的共现系数都为0的情况,因此将主要关键词扩展为15个,统计结果见表2。通过对表2中共现系数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以下特征:
在阶段一中,除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之外,其他关键词和可追溯的共现系数大于和可追溯系统的共现系数。其中农产品、质量控制、RFID与可追溯之间具有较高的共现系数,分别为:0.612,0.258和0.204,而主要关键词中与可追溯系统之间的共现系数大多为0,只有与食品安全,RFID,质量控制和质量安全有着共现现象。各关键词与两词的共现系数累值分别为1.775和0.772。表明在第一阶段的研究倾向于农产品质量控制上的可追溯基础理论和可追溯过程中所用到的技术手段,而对于可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研究较少。
在阶段二中,各关键词与两词的共现系数累计值分别为0.961和0.813。多数关键词与可追溯之间的Ochiia系数出现下降,尤其是与农产品和RFID的共现系数下降幅度较大,共现系数超过0.1的只有两个关键词:农产品和质量安全。另外在第一阶段中与可追溯共现程度较高的质量控制未能排进表中。反观对于可追溯系统的研究中,与多数主要关键词的共现系数都有所增加,增幅最大的为农产品、食品供应链和物联网,农产品增加值为0.316,物联网增加值为0.141。由此可见,在阶段二,对可追溯的主要研究领域不仅仅局限在农产品和产品质量控制技术,更多的是显示出多样化和分散化的趋势。对可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已经在农产品与食品供应链方面得到更多的应用,物联网作为时下最新的技术也在该方面得以应用。endprint
通过对共现系数的分析找到了两阶段内主要关键词与可追溯和可追溯系统之间的共现关系,从而发现不同阶段的研究热点与趋势。为了进一步探索不同阶段各关键词之间的关系,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建立两阶段
2.1 阶段一:2006-2011年
该阶段共获取关键词47个,经过层次划分可得核心层节点只有可追溯一词,其中心性为0.544,在图1中可以看出该词处于网络的中间位置。中间层节点和边缘节点个数分别为10和36,占比为:21.3%和76.6%。表明该阶段对于产品安全可追溯的研究较为分散,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研究体系。通过对中间层节点的分析,可以发现食品安全,支付意愿和RFID具有较高的中心度,在产品可追溯研究中具有较大比重。
2.2 阶段二:2012-2016年
该阶段共获取关键词58个,经过层次划分可得核心节点4个,分别为食品安全,可追溯,支付意愿和可追溯信息,中心性分别为:0.581,0.518,0.518,0.508;中间层节点21个,占总数的36.2%;边缘层节点33个,占总数的56.9%。与阶段一相比可以发现,节点整体的分布由网络外侧向网络中心靠近,食品安全和支付意愿从阶段一的中间层节点提升为核心层节点。研究领域内的核心内容逐步确定。另外,诸如博弈、消费偏好、实验经济学等经济学领域的关键内容进入中间层成为研究热点。(图2)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①可追溯系统的中心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可追溯的中心性逐渐降低,表明我国在产品可追溯方面正由理论基础研究向系统实施阶段过渡;②整个网络趋于庞大化、密集化,表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投入到了产品可追溯方面研究中。
最后结合上文中提到的计算网络特性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两个阶段网络的密度(Density)、集聚系数(Network Clustering Coefficient)以及平均度(Average Degree),計算结果见表3。可以发现阶段二的网络密度为0.084,小于阶段一的0.105,说明与第二阶段相比,在第一阶段中主要关键词整体上表现出一种紧密性。
3 结论
在研究领域和研究质量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扩展与提高,从最初比较分散的研究领域逐步形成了几个具有核心内容的研究领域,从可追溯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研究发展到可追溯系统的实现,同时引入博弈论等相关知识发展起来可追溯体系对社会影响的研究。研究内容也紧随时代与时俱进,物联网,大数据等关键词在15,16年的文献中多次被提及。
本文的研究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表现为:①研究结论与样本密切相关,产品安全可追溯方面的研究涵盖很多方面,许多研究内容符合要求的文献因为与搜索条件关联不大而未能检索到。因此部分学者的贡献没有体现出来;②在研究内容上,对于统计数据的分析和社会网络的分析不够透彻,还有部分热点与趋势没有被发掘。
参考文献:
[1]周应恒,卓佳.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研究——基于三聚氰胺事件下南京消费者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0(2):89-96.
[2]张鼎华, 谭诺, 李嘉莉,等.基于“三角形”框架的食源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5):217-222.
[3]李燕.食品安全地方立法的重大疑难问题解析——以起草《重庆市食品安全条例》为视角[J].现代法学,2010,32(2):149-159.
[4]Regattieri A, Gamberi M, Manzini R. Traceability of food products: General framework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7, 81(2):347-356.
[5]Liu Y. Traceability Production System of Beef in EU and USA[J]. Food Science, 2003, 24(8):182-1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