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空巢家庭中女性角色转变的影响因素

2018-01-24

关键词:夫妻关系空巢子女

崔 金 海

(天津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 300387)

据统计,到2005年为止我国已累计出生9000万以上独生子女[1],而到2010年此数据达到了1.45亿人[2]。目前中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1976—1985)也已过了而立之年,大多离开了原来的家庭,他们的父母也进入了空巢期,于是就产生了新型的空巢家庭。有学者指出新空巢家庭是“我国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逐渐离家求学、就业和结婚后出现的一批以独生子女的父母为家庭成员的中年‘空巢’家庭”[3]。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当她们进入空巢时,正处于更年期。而更年期与空巢期的重叠,加之社会上对女性角色的定义,使得新空巢家庭中的女性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

国内外有学者对新空巢家庭做了一些研究。如新空巢家庭中父母的年龄、 家庭结构特点及存在问题研究[4],空巢期与更年期的双重叠对女性带来的心理及行为方面的影响研究[5][6],亲子关系对空巢期女性心理影响研究[7],就业对女性生活影响研究[8][9],以及婚姻生活及夫妻关系对空巢期女性心理的影响研究[10][11][12]。以上研究对于我们了解新空巢家庭与空巢家庭存在的不同特点及问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社会资源对女性的生活影响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但是到目前为止,学术界针对新空巢家庭中女性角色转变及调适问题的具体原因,社会结构与政策背景对新空巢家庭的长期影响等相关问题深入研究还不是很多。当我们考虑到新空巢家庭中空巢期与女性的更年期相互重叠会使家庭中的女性与家庭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化,且夫妻双方共同组建起来的家庭这一系统中,一部分组成因素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另外一些组成因素的变化时,我们知道新空巢家庭中女性角色的转变与调适必然会影响到这个家庭中男性角色的转变与相应调试。而夫妻双方的角色得不到很好的转变与调试必然会对一直以子女为中心努力生活,夫妻感情已经淡化的夫妻关系带来很大的打击,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家庭破裂。因此,深入了解新空巢家庭中女性角色转变的影响因素,根据具体原因提出具体的问题解决方案,更好地促进新空巢家庭中夫妻双方的角色转变与调试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选取

本研究采取判断抽样方法选取了7名46—57岁之间的新空巢家庭女性,以及个别女性的配偶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访谈资料。受访时间为2014年12月到2015年4月,每一研究对象的访谈次数均在3次以上,且访谈达到饱和状态为止。

社会角色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将社会角色分为很多种。如分为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等。先赋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等角色。自致角色则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是个人选择的结果。而自觉角色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的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而不自觉角色则是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如果父母、夫妻、子女等是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开放性社会角色的话,警察、法官、党员等是严格明确了角色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性角色。人们对社会角色的扮演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常常因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等原因导致社会角色的失调。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以新空巢、女性角色、扮演与转变为研究重点,以社会角色理论观点及角色分类为依据,对受访对象进行了相关内容的个人信息资料收集。受访对象个人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受访对象个人信息

二、新空巢家庭中女性角色转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笔者主要从职业、学历、民族和夫妻关系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新空巢家庭中女性角色转变的影响因素。而这样的分析思路一方面是以社会角色理论为依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再次验证先前学者们提出的职业和夫妻关系对角色转变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研究者想从学历和民族两个方面对受访对象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这两个因素对女性角色转变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而这也是先前很多研究中并没有提到过的,因此这也是本研究的创新和具有理论价值之处。

(一)不同职业对女性角色转变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受访对象为个体经营业者的新空巢期女性在角色发生转变的时候会经历更多的心理上的失落感和孤独感,而且也发现她们的配偶同为个体经营业者的居多,夫妻二人没有固定工作,一家人相依为命,女性努力经营自己事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子女的成长和发展需求,且女性主要扮演着家庭中的母亲及妻子角色。在本研究中案例1的受访对象谈道:“闺女去长春读书,我这个当妈的任务也算完成了一大半,我就指望着她有出息,其他的也没什么了。所以她一走我就觉得家里一下子空了,也没人跟我说话了。”而从她的谈话内容中,我们看到没有固定工作的受访对象把子女“有出息”当作了人生的主要目标,把母亲的角色当作了人生最主要的角色,因此,当子女离开家庭之后,就感到自己需要通过努力而感染的观众消失了,自己的母亲角色也随之丧失了,角色中断带来了受访对象心理上的失落感。

研究中发现有正式职业的受访对象则表现出了相对肯定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当“空巢”到来之时,虽然她们一开始也有过心理上的不适应,也有过对“岁月不饶人”“青春不永驻”的感慨和无奈,但是她们却能很快地从角色转变而带来的短暂失落中振作起来,并且把曾经投入到母亲角色的时间和精力开始更多地转向工作等社会角色,为更好实现自我、更好扮演社会角色而努力。案例3中作为大学老师的受访对象谈到自己“也开始积极申报课题了,本来副教授职称拿了之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也没有好好搞科研,现在我也要努力做科研了,我打算在退休之前把正教授职称拿下来呀”。从她的谈话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女性同时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受访对象不仅扮演着家庭中的母亲角色,而且也扮演着教师的社会角色,而教师角色是通过个人努力和自我选择的社会角色,受访对象明白自己所承担角色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当母亲角色丧失之后,她会马上调整自己为更好扮演教师角色而努力,因为她们认识到各种角色的扮演应保持均衡发展。

职业是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本研究发现具有相对稳定职业的女性受角色转变的影响较小,甚至她们会采取积极方式面对角色的转变。一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多,她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机会就会越多,甚至她扮演更为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社会角色的空间和机会就会越大。而职业也是女性在经济方面独立、拥有一定社会地位、调整自身心理问题、处理好家庭关系等方面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研究还发现,下岗之后在外地打工的女性因家庭的经济原因,在子女离巢的同时自己也选择了离巢。如案例5的受访对象谈道:“下岗之后家里生活就不如以前了,孩子还需要我照顾,我只能靠我爱人一个人挣的钱养活这个家,等孩子走了,我也顾不得那些了,马上出去打工挣钱了,孩子还需要钱呢。”从对她的访谈中我们看到当工作和子女照顾问题同时发生时,尽管家庭中的生活条件不如从前,很多女性也会先选择“靠”丈夫“挣来的钱”继续履行子女照顾这一母亲角色的扮演,而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长期以来受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性别分工的影响,使很多女性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家庭和子女,而女性作为一独立个体扮演女性自身角色,以及社会角色的机会被弱化了。另外,受访对象认为她不得已选择与丈夫在外地打工主要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家庭中的经济问题,因此,当子女“离巢”时,她认为新的社会角色的重新获得要比母亲角色的丧失而带来的失落感更为重要,她无暇顾及母亲角色的得失,而是想通过尽快结束母亲角色而投入到新的社会角色的扮演之中,而这也是受访对象为了更好地满足自身最基本生活方面的需求,最终为了继续扮演好母亲角色的目的所致。但是这样的思想也正说明了女性缺乏对自身的正确认识,缺乏对母亲角色与女性角色的正确理解。母亲角色的不扮演也是女性从家庭中的母亲角色中解放出来、对神化了的“母职”的一种挑战,是对传统父权制思想的一种挑战,因此当一个角色发生转变时,女性有必要为扮演好其他方面的角色做好心理方面的调整,另外也有必要对角色转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教育、女性自我意识提升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对已退休的受访对象的访谈发现,退休和子女离巢的前后到来以及角色转变虽然给女性的心理变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带给她们心理上更大失落感和无奈感的是女性失去了社会角色的扮演,工作从有到无加重了女性因母亲角色丧失而带来的孤独感,两种角色的同时丧失让女性感到的是自己生活的无价值感,以及女性即将面临老年期的心理不安感。但研究同时发现,对于配偶也已退休的受访对象而言,她会与配偶一起为迎接更好的老年生活而积极准备。本研究中案例6的受访对象谈道:“我也开始参加我们社区组织的活动了。今年2月份我们还代表南开区参加了全市的社区中老年人模特大赛,我们还获了奖。”从她的谈话内容中看到退休虽然结束了她的职业生涯,让她失去了社会上规定性的社会角色,但是也让他们认识到,另一开放性的社会角色是随时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主动参与获得的,因此不同职业虽然不同程度影响新空巢家庭中女性角色的转变,但是女性角色转变过程中心理方面的问题更需要女性自我意识的提升得以更好解决和改善。

(二)不同学历对女性角色转变的影响

在本研究中高中以下学历者占多数,在学历与女性角色转变的相互关系上发现, 具有较低学历的受访对象更多把自己作为母亲角色的责任和义务放在了首位,因此当母亲角色丧失之后,她们表现出了较为强烈的心理上的不安与焦虑。且她们更多地希望子女能够赶快结束在外地的学习或工作而回到自己的身边,以便自己能够延续母亲角色的履行。

本研究也发现,学历较低的受访对象同时又具有下岗且无固定职业或提前退休的特点。而所有这些可能与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大转变有关,导致很多低学历女性被迫重新回归到了家庭,想工作而不能工作的女性由于经济地位降低及社会角色的丧失,让她们开始怀疑自己的社会能力,因此她们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作为母亲和妻子角色的完美扮演上,并以此来证明自身能力和价值。如案例1的受访对象是高中学历,个体经营没有固定工作,她谈道:“我们干活挣钱不都是为了孩子吗,学完了还得给他买房子结婚,有孩子了还得帮着看孙子,这辈子我这当妈的任务也就算完成了。”而从她的谈话内容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受访对象与子女产生了较为依赖的关系,她的生活始终以子女为重心,“干活挣钱”“给儿子结婚买房”以及以后“帮着看孙子”等都能看出受访对象把母亲角色当作她一生中最为重要或主要的角色,并且为努力履行好母职而努力。

而学历较高,如本科以上学历持有者并没有因母亲角色发生转变而受到心理上的较大冲击,子女的离巢反而成了女性重返社会、更好履行社会角色、实现自我的好机会。因此学历较高的女性反而对子女的离巢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而一旦子女离开家庭,她们就以轻松自由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本研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案例3的受访对象谈道:“孩子终于长大了,可以离开家了,我感到特轻松,总算解放了,有种自由了的感觉。我可以专心做我想做的事情了。”从她的谈话内容中可以看到,孩子的离开,带给母亲的是一种“解放”和“自由”,她可以把生活重心从孩子转向自己,实现真实和真正的作为独立个体的自我需求。

学历也是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学历决定了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学历的女性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而较高的文化水平则会在处理问题的时候相对理性和全面地考虑周围的环境及自身处境,更多地考虑如何权衡各种角色之间的冲突,努力为履行好各种角色而努力。学历和职业与国家教育和就业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以及政策制定者的社会性别的意识程度密切相关。目前,女性文盲数仍占文盲总人数的较大比例,下岗及无收入女性仍然占无职业人群中的较大比例,男女就业不平等等社会现象,无不反映出相关政策的一些缺陷。

(三)不同民族身份对女性角色转变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空巢期女性的角色转变受到不同民族身份的影响。子女离家之时,朝鲜族女性相比其他民族女性表现出了更大的依赖和不舍。虽然法律上规定男女平等,但是因少数民族仍然保留有自己传统的民族文化,朝鲜民族有着较浓厚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男子为一家之主”的父权制思想,受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朝鲜族男性明显表现出大男子主义特性,在家中不参与做家务,家庭中的事情几乎都由男性一人做决定的现象普遍存在。而朝鲜族女性从小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也习惯以顺从丈夫、相夫教子为美德。因此,在男性相对严厉、专制的家庭环境中,朝鲜族女性与子女都作为弱势人群,相互之间很容易就形成了相互依赖的亲子关系。因此,当相互依赖多年的子女离开家庭的时候,朝鲜族女性也表现出了较为强烈的焦虑和不安。本研究案例7的朝鲜族受访对象谈道:“我也就靠着养这个女儿还有点乐趣,也感受到真正活着的意义,孩子走了之后,回到家就我一人,也没人陪我说话,没有人陪我吃饭,我觉得一个人孤孤单单的。”从她的谈话中也可以看到子女一离开家庭,受访对象即使有丈夫还在身边,但是她始终觉得自己“孤孤单单”,而且常常是在家里只是她“一人”,甚至没有人陪她吃饭,她甚至连活着的意义都体会不到了。

而本文中的汉族受访对象在空巢期到来之时则表现出了相对平静的态度,她们甚至提前做好了面临空巢的心理准备,因此当子女们“离巢”之时,她们并没有过多的伤感、失落和抑郁之情,有的受访对象反而有了一种终于解放自由了的喜悦之情。而这与汉族女性从小就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接受了男女平等的思想教育有着一定的关系。汉族女性在与男性共同参加社会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共同努力真正实现了相对平等的男女关系。在很多家庭我们都可以看到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家务、共同抚养子女,而子女与父母双方也都建立起了较为良好的亲子关系。而且丈夫与子女在家庭中尊重女性,维护女性家庭地位和权利的行为,使得很多汉族女性在家庭中也有了话语权,女性能够得到家庭成员更多的关心和爱戴。因此当子女离开家庭的时候,她们虽然也有过短暂的伤感,但是由于夫妻之间的依赖关系超过了她们与子女建立的母子(或母女)关系,因此,子女与父母双方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起到了分散集中于女性一人身上的压力和焦虑的效果。另外汉族女性也可以通过与丈夫交流与商讨,通过参加社会活动等方式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因此,她们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心理上的不适应。相反,有的受访对象把空巢期看作是夫妻重新培养感情、获得爱情第二春的大好机会,为此她们感到无比欣喜和激动。本研究中案例4的汉族受访对象谈道:“当然好了,我也可以多陪陪我爱人去旅游,辛苦半辈子了,我们也想重新回到只属于我们自己相亲相爱的那个时候。”而从她的谈话内容中我们也看到了受访对象对自己未来人生的美好规划、夫妻双方感情基础的牢固以及相互之间的体贴和爱护。

不同民族对新空巢期女性角色转变有着一定的影响,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女性问题的差异性存在。不同民族文化直接影响着该民族男女成员的人生观、家庭观和婚姻观。这也直接导致了婚姻中的夫妻关系明显带有民族文化的特点。而带有明显民族文化特点的夫妻关系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夫妻关系的和谐以及对婚姻关系的满意程度,这也必然决定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如何,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有多大,包括幸福感的获得。

我们在考虑社会性别问题的时候,有必要针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家庭关系进行较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与此同时也有必要考虑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性别平等、反对性别歧视、实现社会公平,国家及地方该如何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及民族教育问题,即如何在保持和继承各少数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保证各民族之间、每个社会成员之间不存在社会性别差异和社会不平等,这也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努力并寻求解决方案的问题。

(四)不同夫妻关系对女性角色转变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夫妻关系较为和谐、婚姻生活较为美满、夫妻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依赖、共同承担家务的受访对象较少存在与子女分离后的不安。即使她们也因更年期与空巢期的重叠和角色转变而出现心理及行为方面的问题,但是这些并没有影响她们正常的日常生活。同时,夫妻关系融洽的受访对象所表现出来的更年期综合症也相对较轻,且更年期综合症也通过她们采取积极肯定、接纳和自我调整等方式得到了较大的缓解。本研究中案例3的丈夫谈道:“当她心情不好了,我就陪她聊天,散步,出去旅游。我们已经非常了解对方了,我当然知道她需要什么,我该怎么做。关心、陪伴,还有爱她是我的责任。”从丈夫的谈话内容中我们也看到了夫妻关系需要相互付出和相互奉献,在夫妻双方“已经非常了解对方”的同时,丈夫把“关心”“陪伴”和“爱”当作自己对妻子应尽的责任时,我们知道男女之间的真正平等,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就得以实现了,而这又对女性角色转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反,当夫妻关系并不平等民主,而是属于上下级关系,比如男性过于严厉、专制、不尊重和体贴女性,或者夫妻之间关系相对冷漠、不喜欢经常交流,相互之间的关心较少,或者有一方甚至出现婚外情的家庭中,女性会经历更多的因角色转变而引起的抑郁和焦虑,甚至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身体疲劳、睡眠不足、心中充满愤怒等问题。本研究中案例7受访对象的丈夫就是一位有着婚姻出轨问题的男性,而当问到他出轨的原因时,他谈道:“我为什么在外面有女人,你看看她(妻子)天天一副苦相,回到家要么瞪着眼,要么爱答不理的,天天病怏怏的,谁还能受得了。”从他的谈话内容中也看到家庭中女性对丈夫的“一副哭相”“爱答不理”“病怏怏”等态度也会对夫妻之间的关系带来不良影响。女性角色转变虽然对女性本人的心理方面产生一定影响,但是从男性沉默不语、选择婚外情的行为中,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男性角色转变有可能会给个人及家庭带来更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婚外情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案例同时也说明多视角研究男性问题以及社会性别对比分析的重要性。只有做到了对男性和女性问题的共同探讨和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性别的真正含义,并实现社会性别公正。

三、结语

空巢期是每一个家庭都要面临或已经面临的家庭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家庭中女性角色转变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空巢期女性的角色转变并不意味着女性母亲角色的丧失。女性作为一独立个体,在社会上同时扮演着多种角色,母亲角色只是其中的一个。随着人的不断成长,个人在某一环境中主要扮演的某一角色的机会及程度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但是某一角色的较少扮演并不代表着这一角色的完全丧失。作为母亲的女性没有必要因母亲角色的扮演方式发生了转变而否定自己母亲角色的存在价值,进而降低对自我价值的评估。

其次,职业、学历、民族和夫妻关系对新空巢家庭中女性的角色转变起着不同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发现,高学历且有着稳定职业的女性,夫妻关系也较为和谐,她们会同时扮演多种角色,而当子女离开家庭之后,她们会迅速调整角色,全身心投入到社会角色的扮演中,而这种投入又对女性的自我实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低学历或无稳定职业的女性则把母亲角色当作自己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当子女离开家庭之后她们表现出了较大的心理不安和失落感。另外,夫妻关系虽然与学历和职业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它受民族因素的影响更大。男尊女卑思想较深,男女并没有完全实现平等的朝鲜族女性在角色发生转变的时候会比男女基本实现平等的汉族出现了较大的夫妻关系问题。

最后,新空巢家庭女性的角色转变必然会带来男性的角色转变,因此也会带来夫妻关系、家庭结构及功能的转变。研究女性角色转变问题离不开对男性及家庭的分析,但是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很少有对男性角色转变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或者有的研究只是片面地把子女和母亲的亲密关系扩大化,认为缺少了子女的慰藉,女性对空巢的不适应感明显高于了男性。[13]这样的结论势必会将男性问题缩小化,并且对于本研究中出现的类似婚姻出轨等男性采取不正当的方式解决自身角色转变问题带来消极影响。新空巢家庭以及家庭中女性的角色转变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而是关系到夫妻和睦、家庭美满,以及社会上对更年期女性所持有的态度及偏见的转变,国家对社会性别相关政策和制度制定的大问题。

[1] 姚引妹,李芬,尹文耀.单独两孩政策下独生子女数量、结构变动趋势预测[J].浙江大学学报,2015,(1).

[2] 王广州.独生子女死亡总量及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3,(1).

[3] 谭琳.新空巢家庭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人口现象[J].人口研究,2002,(4).

[4] 石燕.城市独生子女空巢家庭的阶段划分与特征[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5] 宋莹莹,吴莹.中年空巢家庭女性问题的成因分析[J].调查研究,2011.

[6] Su Jin Kim & Se Young Kim.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of Marital Intimacy, Depression, and Menopausal Sympotoms in Middle-ages Women.Korean J Women Health Nurs, 2013,19(3).

[7] Simon RW. Parental role strain, salience of parental identity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ical distres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1992,(33).

[8] Alessandri SM, Wonzniak RH.The child's awareness of parental beliefs concerning the child: A developmenta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1987(2).

[9] Kim Tae Hyun, Kim Dong Bae, Kim Mee Hye, Lee Young Jin, Kim Ae Soon, A Study on Effects of the Practice of Empowerme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erson with Minor Dementia.Journal of the Korean Gerontological Society, 1998,18(1).

[10] Yun Jeong Kim & Sun Young Seo. Romantic Relaionship in Middle and Old aged Married Couples.Journal of the Korean Gerontological Society,2005,25(1).

[11] Fielder KV, Kurpius SER.Marriage,Stress and Menopause:Midlife challenges and joys. Psicologia, 2005,(1~2).

[12] Eun Kyung Kim & Kyung Hae Lee. The Factors Related to the Menopausal Symptoms of Married-Aged Women: Focus on the Effects of Attitudes toward Menopause and Family Related Variables.Korean Jounal of Huaman Ecology, 2012, 21(6).

[13] 吴瑕,黄艳.空巢现象逼近中年家庭[J].老年世界,2008,(3).

猜你喜欢

夫妻关系空巢子女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先有夫妻关系,再有亲子关系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夫妻关系和谐更适合要二胎
空巢生日不孤独
懂爱的人,也懂得夫妻关系至上
三 新型的夫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