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66)杨氏3A+“腘五针”埋线针刀治疗膝痛症临床观察※
2018-01-24吴统玲杨才德
吴统玲杨才德
(1 北京中针埋线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080;2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中西医结合科,甘肃 兰州 730020)
(上接第15卷第24期)
膝痛症(knee arthralgia) 是指由于膝关节软组织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疾患。膝痛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也可见于青壮年人,既可双侧发病,也可单侧发病[1]。根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继发性膝痛症是由于膝关节的外伤、劳损、慢性炎症,以及膝内翻、膝外翻等因素所致,多见于青壮年;原发性膝痛症是由于膝关节遭受慢性损伤、膝关节软骨变性以及肥胖和遗传等因素所致,中老年人多见。临床上随着患者病情加重,受累膝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减小,甚至出现变形。临床治疗膝痛症的方法众多,但起效的治疗方案并不多见,效果很不理想。在导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杨才德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长期临床观察,笔者在临床上利用杨氏3A+埋线针刀特色疗法之“腘五针”治疗膝痛症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的病例均为2015年6月—2016年5月的住院及门诊患者,将50例膝痛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其中女性15例,男性10例,年龄19~60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6年。对照组25例,其中女性13例,男性12例,年龄20~63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3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
1.2 诊断标准 (1)体格检查:早期膝关节外观多较正常,当滑膜炎产生时膝关节可出现肿胀,随着病情的发展,膝关节屈伸时可触及摩擦感或可闻及清晰的弹响声,对髌骨进行按压刺激时有明显的疼痛感,后期可出现膝关节的内翻和外翻等畸形。(2)X线检查:早期X线检查大多都显示正常,随着病程的迁延和病情的进一步发展,X线检查可显示膝关节间隙<3 cm,且间隙狭窄程度多不一致,即膝关节内、外侧间隙不对称。大多数表现为内侧狭窄较重,股骨向外侧移位而形成膝内翻;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关节面发生骨硬化变形,甚至有关节鼠形成。(3)实验室检查:膝痛症患者实验室检查多无特殊异常。一般情况下血沉低于35 mm/h,滑液相对清晰,黏度正常,白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有轻中度升高的表现[4]。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采用杨氏3A+埋线针刀特色疗法之“腘五针”进行治疗。
1.3.1.1 腘五针定点 腓内点:腓肠肌内侧头;腓外点:腓肠肌外侧头;腘肌点:腘肌的止点;鹅足点:缝匠肌、股薄肌、半膜肌、半腱肌的止点;腓骨头点:比目鱼肌的起点或股二头肌的止点[3]。
1.3.1.2 针刀和线体的选择 针具采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杨才德教授发明的规格为3.4 cm长的7#埋线针刀,线体选用规格为30 cm的4-0的PGLA线体,将长约3 cm的线体对折后一半留于埋线针刀外,一半穿入埋线针刀内。
1.3.1.3 操作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术者戴好检查手套站于患者的患侧,通过按压的找到相应的阳性点并用定点笔定点后,做好术区消毒,再换戴无菌手术手套并铺好无菌洞巾,接着以左手拇指再次定点并按压固定皮肤,右手拇食二指持穿有线体的杨氏3+埋线针刀,右手中指及无名指指端抵于操作点旁,以便控制进针的深度,针刀刃口线方向与患者身体纵轴平行,针体与皮肤表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后,缓慢探索式推进,直到浅、深筋膜层或肌层时将针体旋转360度即可将线体埋入体内,再将针体回提至皮下后做横行剥离、纵行疏通的松解术,直到针下有松动感为时方可缓慢出针并按压针孔,观察针眼不出血后用无菌贴贴护针眼[2]。
15 d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3个疗程[3]。
1.3.2 对照组 采用传统针刺疗法。
1.3.2.1 基本方 内、外膝眼,鹤顶,足三里,阳陵泉,血海,梁丘,委中以及阿是穴。
1.3.2.2 针具的选择 选用规格为0.30 mm×35 mm的华佗牌针灸针。
1.3.2.3 针刺方法 对每个穴位常规消毒后,进针并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待针下得气再留针30 min后缓慢出针并按压针孔片刻,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3个疗程[1]。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满1~2个疗程后,膝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体征消失,3个月内没有复发;显效:治疗1~2个疗程后,膝关节疼痛减轻,肿胀等症状体征减轻;无效:经过2~3个疗程后膝关节疼痛和肿胀程度以及伴随症状未能得到明显改善。
2.2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如表1所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结果表明杨氏3A+埋线针刀特色疗法之“腘五针”对膝痛症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针灸疗法。
表1 2组治疗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膝痛症是一种严重危害病人生活质量和影响社会生产力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膝关节的肿胀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等。该病的发病机制很复杂,相应的治疗方法也层出不穷,但真正有效且疗效持久的治疗方案并不多,原因在于该病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过于繁杂,与患者的生长环境以及职业种类、体重、体质、性别、年龄等众多因素都有密切相关。近年来很多学者经过研究后一致表示膝关节的肿胀、疼痛以及功能受限与其周围软骨的磨损、增生和软组织发生炎症进而粘连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对膝关节周围施以松解粘连、通经活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调节力学平衡的治疗,缓解膝关节的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无疑是治疗膝痛症的关键[4]。
由杨才德教授获得的国家专利针具“埋线针刀”将“针刀松解、穴位埋线、药物注射”三大功能集于一身,可以同时完成“针刀松解、长效针灸、药物注射、减张减压”等功能,从而起到松解粘连、通经活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症、缓解疼痛、调节膝关节的力学平衡、恢复其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良好疗效。“腘五针”是“杨氏3A+埋线针刀”特色系列套餐的核心套餐之一,是由杨才德教授在长期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疼痛类疾病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精华所在,在临床上治疗膝痛症的过程中取得了出奇的疗效。“腘五针”的定点与其治疗机理是密不可分的,通过运用“埋线针刀”对膝关节周围受损伤的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进行松解的同时再在局部进行埋线,从而起到长效针灸、良性干预和整体调节的效应。这样以来既可以起到松解局部软组织粘连,解除周围组织对局部神经、血管的卡压,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的作用,又能重新恢复膝关节周围组织的动态平衡及生物力学平衡,从而达到对膝痛症进行标本兼治的目的[3]。
本临床观察表明,杨氏3A+特色疗法之“腘五针”对膝痛症的治疗具有临床疗效可观,费用低廉,方便患者,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对缓解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有确切的疗效。相对于传统的针灸疗法来说,此疗法很好地弥补了传统针灸针刺时间短、疗效不持久、患者就诊次数频繁等不足,所以值得临床医生学习、应运并推广。
[1]刘宝林,针灸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杨才德,雒成林.穴位埋线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3]杨才德.埋线针刀百问百答[M].北京:古籍出版社,2016.
[4]杨才德,赵达,于灵芝.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二十一)穴位埋线治疗运动系统疾病—骨性关节炎[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21):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