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近代中国选举制度的现代化开端

2018-01-24张邢宇

山西青年 2018年19期
关键词:北洋政府民主选举议员

张邢宇

(天津商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134)

近代中国的选举制度的发展与近代西方文明传入中国是息息相关的。

一、选举制度现代化的背景

中国从古至今都有着“选贤与能”之说,意为选拔任用贤能的人。比较典型的两种是“禅让”和“銓选”。这些选官制度大体上都体现了选贤任能的原则,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为百姓选择出贤人好官,可以更好的管理社会,维护统治者的统治。

然而,这种在奴隶制、封建制度下建立起来的用人制度,也是存在着巨大的问题的。随着时间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于私人的利益以及官职的退化,这种选举制度越来越阻碍着贤人的启用,阻碍了社会的管理和进步。就选举制度的现代化意义来说,这种选贤任能的用人制度,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选举,它涉及的主体、客体,范围、方式等都存在着问题,比如选举的主体限制在统治阶级的范围内,无关乎百姓的意愿。而真正意义上的选举制度是要与人民,与民主相联系的。

二、选举制度的现代化开端

直至清末民初,在西方民主思想的冲击下,才开始了对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追求。

首先是戊戌变法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使民主思想深入人心。在民主思想的影响下,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希望通过民选的方式产生一些代议机构,改变原有的选官制度。

其次是在清末的预备立宪中,首次出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与西方民主宪政有联系的选举制度。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咨议局章程》、《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中明确表示出,各省咨议局议员的定额由清政府规定,议员候选人由各省进过初选和复选两个阶段,直接从选民中选举产生;选民的资格为:年满25岁以上的地方士绅,中学毕业者、举贡生员、曾任实缺的文武官员以及资产在5000元以上的男子。[1]同年,清政府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和《资政院院章》,正式成立资政院,资政院议员以“钦定”和“互选”两种方式产生,其中“互选”又各省咨议局议员中产生。咨议局和资政院的选举是在一定范围内的选举,其选举的主体和客体均不涉及普通群众,只是在地主、官僚等上层阶级中的进行选择。这种机构的设立和选举制度的产生,只是“人民闻政之地”和“采纳舆论之所”,而不能侵犯高高在上的君权。[2]因此,它并不会改变清廷的没落的现状,只会加速其灭亡。但是,尽管咨议局和资政院的选举制度不能和现代的选举制度,甚至是当时西方的选举制度相比,但是在当时仍然是一项具有影响意义的举措,这种选举制度是具有法律性的专门文件规定的选举制度,具有近代的民主性质的选举方式,开启了近代中国选举制度的现代化大门。

第三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选举制度现代化的进一步开启。随着新政与预备立宪骗局的破产,使得一些接受新式教育的有识之士更加渴望对民主的追求,促进了民主选举制度在各方面的不同层次的进步。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法典,它明确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规定了中华民国国民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等民主权利。然而事实上,在1912年8月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国会组织法》、《参议院选举法》、《众议院选举法》中对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资格进行了严格的限定。例如,凡有中国国籍的男子,年满21岁以上,编制选举人名册前在选区内住满2年以上,而又具有下列资格之一的,得有选举众议员的资格:(1)年纳直接税2元以上;(2)有价值500元以上不动产;(3)有小学以上毕业或者相当学历。[3]除此之外,对参议员的选举要求更为复杂,各地由各地不同的规定。

由此可以看出,北洋政府时期的选举制度对于国民来说,虽然有了更明确的规定,但是对资产等一系列的规定却将部分国民排除在民主选举之外,并没有使普通群众享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选举权利。因此,在当时,民主选举只存在形式上,而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落实。最突出的事实就是“袁记约法”,它不仅取消了责任内阁制并改为总统制,而且取消了对总统的任何约束,实际上是总统独裁制。[4]除此之外,在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统治更是陷入混战时期,各次选举存在问题,总统等高级官员和各议员的选举出现贿选等丑闻,致使选举制度名存实亡。

总之,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的选举制度是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下建立的,虽然只是在形式上宣讲了民主选举的各项规定,也存在着许多的选举陋病,比如贿选、炮选,但是这也是在近代选举制度现代化变迁中的重要一个环节,推进了选举制度在法律规定中的进程。

三、总结

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尤其是民主思想的传入,各阶层中的有识之士对西方民主制度给予更多的关注,有人支持西方的议会制,有人主张他们的内阁制。事实上不管是哪种制度,都坚持了议员或内阁成员是由选举产生的。但是就选举制度的现代化来说,近代中国的这种选举制度与民主开始相联系,便是开启了选举制度现代化的开端。

猜你喜欢

北洋政府民主选举议员
英议员离职后照领餐补
做个“懒”老师,让班级管理“活”起来
北洋政府时期的权利更迭及政局特征
北洋政府时期教育官员对美国学校体育的考察
兰州市绣河沿回汉聚居区民主选举的现状与管理研究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候选人之规定
从西原借款看1916—1918年日本对华政策
韩国议员大打出手
驴?议员?
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