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数字化在文化服务中的应用
2018-01-24彭亮亮
文 / 彭亮亮
2017年11月19日,以“演化中的数字人文:过去、现在、未来”为主题的第八届数位典藏与数位人文国际研讨会在台湾政治大学召开,会议集中探讨了数字技术及应用、数字人文社会科学跨领域研究、数字人文理论及认识论研究、数字人文教育、数字艺术与音乐,数字架构、文化遗产、网络分析等问题。[1]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2017年11月28日,故宫博物院和腾讯公司开展跨界合作,通过举办以“传统文化×未来想象”为主题的“文化+科技”国际论坛,为文化界、科技界乃至教育界搭建起一个涵盖业界交流、学术研讨和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吸引来自国内博物馆和数字技术领域的学者和专家聚焦于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共生与融合。可见,数字技术在人文社科领域中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可,数字人文这一研究领域得以形成和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关注,数字技术与文化服务的融合进程逐渐加快。
2017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故宫博物院所举办的第二期数字展览“发现·养心殿——数字体验展”不仅找到了数字技术、互动娱乐和故宫文化之间的契合点,更通过数字技术将专家对养心殿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可以供社会大众“触摸”“走入”“融合”的交互展项,创新应用沉浸式投影屏幕、虚拟现实头盔等多种数字化互动体验形式,利用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呈现出传统文化与新科技元素的碰撞融合。纽约公共图书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弹性伸缩”(rubber-sheeting)方法,对原始地图档案进行几何调整,使其像元重新适配于新基图,并借助开放数据地理数据库为用户重现特定历史时间跨度内城市风貌的变迁。[2]数字技术在文化服务中的广泛应用不仅能加快文化产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而且能扩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影响力,更能增强公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认同感和接受度,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伴随着档案资源与社会活动的进一步融合,档案也日益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公众对于档案文化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多。为满足公众对于身份归属和文化认同的需要,档案机构需要最大程度地吸引公众参与。为满足公众对于公共文化资源的远程利用需要,档案机构需要简化档案文化服务提供方式。为满足公众对于文化消费升级的需要,档案机构需要创新文化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当今时代,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影响着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创造着新的文化发展模式。[3]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文化服务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档案馆等公共文化部门满足公众需求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一、数字技术在文化怀旧中的应用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快速转型使很多人经历着社会角色的大转变,[4]文化也在社会巨变中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流变。传统文化的消逝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加剧了公众对于不可控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恐惧与焦虑,从而萌生出文化怀旧需求。而怀旧的重要功能就是通过传承和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来帮助公众获得成就感、归属感和掌控感。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通过综艺模式重现文物背后的历史和故事,改变了大众心中对传世文物的刻板印象,使之成为带有时代印记、历史温度、情感寄托的存在,进而满足大众文化怀旧的需要。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博物馆、图书馆、遗产保护机构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越来越普遍地引入数字技术,并应用到传统业务中,通过文化与科技的全方位融合和创造性转化打造全新的文化服务形态。例如,故宫博物院与腾讯携手成立“故宫博物院——腾讯集团联合创新实验室”,用互联网科技来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用数字技术思维来运作传统文化内容,用前沿数字技术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进而满足大众的文化新需要。
档案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足公众怀旧需求的主要阵地。档案中寄托着文化成就感,公众通过追溯过往产生文化自豪感,例如,记录开国大典的历史声像档案能够触发民众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档案中蕴藏着文化归属感,公众通过追溯过往产生文化认同感,例如,我国入选世界记忆的“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为无数海外侨胞提供了一种身份归属和文化认同。档案中体现着文化掌控感,公众通过追溯过往产生文化熟悉感,例如,历时200余年的“样式雷”建筑图档为公众了解清代建筑文化和设计程序创造了重要条件。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文化怀旧的新需求,档案文化的继承、传播、展示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先进数字技术的应用。
科技进步与文化创新的互动是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主旋律。科技是文化形态演进的催化剂,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给文化发展带来革命性变化。[5]通过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和融合进程的不断深化,将档案文化服务打造成一种文化怀旧过程,可以为公众提供文化成就感、归属感和掌控感,进一步满足公众的文化怀旧需要。一是数字仿真技术在档案文化展览中的应用。利用数字仿真技术对划入展览计划的档案原件进行仿制,用复制件替代展出,能避免对原件的损害,增强档案实体保护,同时达到逼真的艺术效果。[6]尤其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快速成型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发展进步,不仅为历史档案的仿真复制工作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选择,更通过数字信息的转化,实现档案载体形态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变,便于后续档案的深层次文化开发和提供利用。二是数字修复技术在特色馆藏档案复原中的应用,通过影像采集和计算机分析可最大程度地掌握馆藏档案损毁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利用分子结构分析设备、三维打印设备、热电能处理设备、造纸纺织纤维分析仪、逆光扫描系统等先进设备对档案进行数字修复。三是数据长期保存技术在档案文化资源库建设中的应用。利用ODBC所提供的统一数据接口、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数据封装格式和OAIS 参考模型[7],可以维护档案文化资源库中数字信息的长期保存与可读取。
二、数字技术在文化消费升级中的应用
消费永远是一种需求。它往往是创新的动力。从更深层次上讲,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是人生命活动的组织部分,也是人再生产自身的重要手段。[8]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指数报告》,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在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处于不断升级的趋势之中。[9]而技术的应用是消费者驱动的重要推动力量,目的在于更好地满足公众文化消费升级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产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数字技术,以技术为手段来挖掘文化内涵,实现文化消费的创新性发展。例如,腾讯NEXT IDEA创新大赛中,以故宫经典IP为素材所创作的系列表情包在QQ表情平台上线不到一个月,使用量就接近4000万次;与故宫合作打造的“龙袍朱棣唱RAP”短视频则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社群媒体吸引到更多青年人才投入到活化传统文化的工作中。
在居民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公众在档案文化消费领域也出现了消费升级的需要。一是互动消费需要,公众将消费的过程视作参与文化建构的过程,既追求合理需要的满足,又期望充分参与到文化服务项目的实施中。例如,美国国家档案馆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100周年于2017年推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Remembering WWI)的移动应用程序,邀请档案馆用户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图片、资料的收集中,同时鼓励用户在应用中创建专题收藏,浏览和获取馆藏1914-1920年间美国武装部队拍摄的相关照片档案。二是智慧消费需要,公众不仅仅将文化消费视作一种娱乐过程,更将其视作普及历史知识和增长智慧的途径。例如,2016年夏,美国著名的档案教育服务平台“档案教学”(DocsTeach)网站被重新设计并上线了全新的应用程序,平台新增了移动端口,增添了更多可供用户使用的教育工具,并支持用户生成在线目录。[10]三是创意文化消费需要。文化消费要进一步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创新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例如,美国国家档案馆将356卷影像档案(共计67个小时的播放量)上传至视频网站(Youtube),吸引800名公民来参与影片的转录并为无声电影做标记。[11]
为满足民众对于档案文化消费升级的需要,一批先进的数字技术开始应用于档案文化服务实践中。首先,交互技术的应用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互动消费需求。通过互动平台的搭建、虚拟现实技术(VR)和社交媒体推荐技术等的应用进一步优化提升,做到公众间人人互动,不仅实现公众在接受档案文化服务时与档案机构的互动,更要实现不同利用者之间的互动,实现档案文化的实时共享。其次,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能更好地满足公众智慧消费的需要。通过构建“统一管理、智能调度”的云数据中心,采用操作系统虚拟化、基于 LINUX 内核的虚拟化及 VMWARE虚拟化等三种虚拟化技术,对计算资源与存储资源 (含CPU、内存、I/O 设备、带宽、存储等) 进行管理与调度,满足机构用户、家庭用户及个人用户多终端访问档案教育资源库。[12]最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能有针对性地满足公众创意文化消费需要。我们可以通过数据采集技术广泛收集公众档案文化消费数据和档案基础数据等,利用数据存储技术围绕档案本体实现集合,再借助数据清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将大规模数据中隐藏的公众行为信息和消费偏好信息挖掘出来,再根据数据可视化技术形成每一位档案利用者的用户画像,从而实现档案文化服务的精准推送和个性化定制。
三、结语
为满足上述档案文化需要,一方面要加强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实现文化与科技之间的优势互补和相互促进;另一方面也要牢牢把握文化和数字技术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体两翼”定位,不能本末倒置而忽视公众对于档案文化的切实需要。
[1]冯惠玲教授率队出席第八届数位典藏与数位人文国际研讨会[EB/OL].http://www.irm.cn/displaynews.php?id=5706.
[2]朱华顺.美国图书馆数字人文案例研究及启示——以布朗大学、纽约公共图书馆为例[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6(6):58-63.
[3][5][8]王京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繁荣[EB/OL].http://news.youth.cn/gn/201503/t20150311_6517846.htm.
[4]冯惠玲.当代身份认同中的档案价值[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1):97.
[6]陈永斌.珍贵历史档案的复制与保护——数字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应用构想[J].科技视界,2014(20):216-217.
[7]钱毅,刘力超.数据库电子文件归档与长期保存技术路径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7(4):67-72.
[9]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指数报告发布 北上浙苏全国领先[EB/OL].http://finance.huanqiu.com/cjrd/2018-11/11409993.html.
[10][11]NAF2016AnnualReport[R].USA:National Archives Foudation,2016.
[12]陈顺.基于云计算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技术支撑平台建设——福建省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5):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