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理白族大本曲的期刊传播现状分析

2018-01-24王一川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民族音乐 2018年4期
关键词:白族大理期刊

■王一川(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大理白族大本曲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遗产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资源的瑰宝,在创作、曲风、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体现着白族人浓厚的文化底蕴,向听众传递着生活的美好、幸福、希望和梦想。音乐期刊作为向世界传递和发扬大理白族大本曲的载体,有着独一无二的重要作用,是大众了解和倾听白族大本曲的直接途径。本文就大理白族大本曲在音乐期刊中传播的重要意义及时下音乐期刊的发展现状和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大理白族大本曲在音乐期刊中传播的意义

(一)大理白族大本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年年三月开头曲,一唱唱到九月九”,这是白族人眼中大本曲最直接的特点。白族大本曲作为大理白族民间婚丧嫁娶及节日必唱的传统本子曲,历史悠久,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大本曲属于非遗曲类,唱腔悦耳,曲韵悠扬,规韵讲究,内容丰富、生动,故事性强,极具感染力;创作即兴,贴近生活,体现了大理白族特有的文化特色。白族大本曲作曲主要以重大历史史实、人物传说或实际生活故事为原型,是以反映底层人民的真实生存状况为目的编制的说唱曲艺。大本曲作为综合性极强的民间艺术,不仅融合了如寓言、诗词、小调、民歌等民间文学和音乐分化成分,还汲取了汉族优秀的古典诗词、修辞手法、戏曲曲艺等的营养,并配以白族特有的说唱形式,在音乐唱腔、曲艺内容、表演形式等多方面都有着大胆创新,从而形成了大本曲极具民族特色和音乐个性的风格[1]。大本曲被白族人看作学习文化知识、陶冶道德情操、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大本曲作为白族传承千年的民间历史文化,深受当地人民的热爱,不仅有着稳固的群众基础,而且拥有一大批优秀的民间传承人,充满了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作为大理白族特有的民间说唱艺术,大本曲在白族人眼里有着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重要意义。但随着岁月轮转,或是由于曲艺、曲本的失传,或是迫于生计的考虑,大白曲这种古老的艺术文化却面临渐渐失传的情景。此时,音乐期刊的出现就承担着记录、传播和发扬大本曲这一重要责任。

(二)音乐期刊在大理白族大本曲传播中的作用

文化的传播与作为载体的媒介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任何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传播,而传播的主要途径就是媒介。一个时代下文化的传播性质和结果,不是依靠传播的内容,而是在于传播的方式和媒介手段。让大本曲媒介化是时下文化与传播相辅相成的共同作用,作为现代媒介的音乐期刊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大大扩展了大本曲的文化空间,提高了大本曲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下生存的延展性。大本曲通过音乐期刊物化形态,从而实现人们对其具体的了解和认知。

音乐期刊作为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同时拥有图书和报纸的共同特性,而它统一的编辑方式以及定期连续性出版的形式,使得读者与期刊得以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联系。音乐期刊作为传播交流专业音乐文化信息、知识的载体,拥有极强的社会功能性,不但是缓解人们生活压力,拓宽知识面的精神食粮,还是记载和推动音乐变迁的独一无二的载体。尤其是以传播云南音乐文化,突出民族特色为宗旨的《民族音乐杂志》,作为全国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民族音乐的核心期刊,在传播大理白族大本曲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音乐期刊的发展现状

(一)受众面小

音乐期刊,尤其是作为传播大理白族大本曲的民族音乐期刊,虽然内容、形态精良,但版面单一,内容涉及面小且叙述枯燥,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下人们对期刊排版时尚、有趣的要求,无法在众多类型的期刊中脱颖而出,吸引大众的眼球。其次,题材专业性强,知识有深度,虽然极具特色,但缺乏创新,音乐种类较为小众,且与大众的生活联系不密切,对读者类型的针对性较强,需要读者有一定基础的音乐素养,无法普及普通读者。这些使得读者的受众面极具减小,从根本上大大制约了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面。

(二)企业效益低

作为以期刊发行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企业,在新型网络发展时代下,由于自身传播范围呈现偏向某一地域集中的特点,导致无论是传播的覆盖面,还是期刊发行数量、传播信息量,或是受众群体及传播影响力,都无法匹敌各种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和电影、电视等高科技平台,期刊行业岌岌可危。尽管出于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有时音乐期刊行业会受到当地人民政府或国家财政的经济补贴,但由于音乐期刊专业性强的本质性质,决定了期刊远高于其他媒介杂志的质量要求,无论是从内容选取、编制流程、排版、出版顺序都有着极为严格、严谨的制度,这就进一步增加了音乐类期刊的办刊成本和用人成本。[2]同时,随着网络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期刊面对众多网络营销、发展的电子期刊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只能降低音乐期刊的出售价格,从而增加期刊的竞争力,使得本来就收入甚微的音乐期刊面临入不敷出的尴尬情景。办刊经费的极度缺乏,企业效益低,直接导致的就是微薄工资下的低水平、低效率运作,使音乐期刊的运转急需资金供血。

(三)缺乏人才储备

音乐期刊作为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播媒介,对于工作人员不光要求对音乐有一定的基本素养,更是要有对民族文化的爱惜、自豪感,要将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作为自己职业的终极目标。作为专业性强、就业面小的非热门工作,音乐期刊人才的储备量严重短缺,尤其是具有丰厚管理经验的管理层人才和专业能力强的编辑人才严重不足,使得音乐期刊的发展潜力急剧缩水,发展后劲变得疲软,无法满足期刊发展日益严格的企业软实力要求。

(四)办刊理念和经营理念的单一化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单一化的办刊理念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虽然有着发展民族特色文化,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型高水准刊物的壮志雄心,但办刊的宗旨和经营理念与国际要求有着不小的差距。其次,在经营理念上做不到营销广告同时发展,缺乏经营推销和广告宣传,并且营销收入所占比重远远低于市场化要求,大幅度减少了企业利润,增加了办刊成本,进而降低了企业刊物的竞争力。

(五)与国际不接轨

音乐期刊以传播民族音乐为宗旨,文化特色极强,但由于企业集团化性质低,社会关注度小,且不涉及国家重大利益,使得音乐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很小。在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期刊企业均是建立了庞大的传媒集团,既增加了企业传媒的实力,拓展了国际舆论面,又促进了期刊发展的国际化。当然,我国音乐期刊的民主化语言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音乐期刊的发展新形态

(一)加强不同区域间的合作交流

改变过去个别区域集中发展的特点,打破音乐期刊经营传统的分散式经营格局,均衡全国的音乐期刊配置分布,逐步形成集团式发展模式,增加期刊影响力。加强与全国各地区、各民族间的合作,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丰富音乐期刊的民族文化内容;加深地区间的互补机制,做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加强音乐期刊与世界音乐、民族音乐的沟通交流,多维度、多角度拓展期刊的广度;从增加音乐期刊的延伸性,充分利用原来音乐期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及深厚的族群基础。加强与民间音乐家的结合,增加内容的独特性、创新性和趣味性;充分调查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音乐侧着点,按照不同区域、不同特色、不同音乐特性划分和完善期刊内容,做到人人都有可读之处,从而增加期刊的受众群体,提升期刊的发行量和影响力。

(二)构建“微时代”下期刊的数字传播平台

以传统的纸质版媒介,辅以电子化、网络化媒介平台,多方位全面传播,加大期刊的竞争力。传统纸质版的期刊,虽然在制作编辑和文化厚度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但在传播成本、传播广度以及传播时效性上远比不上新型电子网络期刊,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多媒体式期刊编辑方式已成为期刊发展的大趋势。

与传统的信息传播相比,电子网络的出版和传播方式跨越时间、地点、空间环境等影响因素,提升信息交流的高效性,缩短了期刊出版的周期。新型数字化网络平台的搭建,不仅降低了期刊的发行成本,而且拓宽了期刊的销售渠道,使期刊的发行方式多样化,企业可以通过网络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的实现在线出版,读者同样获得了更为方便的阅读、订购方式。构建期刊数字传播平台,是新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实现传统单一形式的音乐期刊向纸质化、电子化与网络化三方协同发展转变,才能进一步实现音乐期刊的国际化发展。

(三)建立健全人才机制

人才作为期刊经营的内在动力,是期刊可持续高效运转的第一因素,只有建立健全人才机制,增加各方面人才储备,才能提升期刊的整体质量。其中编辑人才是期刊运转核心,直接影响着期刊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定位,决定着期刊的办刊水准。企业还通过与高校联合,制订共同培养定向专职人才计划,根据企业需要定向培养,提升企业的人才软实力,解决期刊人才短缺的困难,充盈企业人才储备,提升企业期刊编辑质量,为期刊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使得期刊行业焕发新亮彩。只有更好地留住人才、运用人才,才能增加期刊的竞争实力,加强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创新力。

■小 结

音乐期刊作为大理白族大本曲等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建立健全音乐期刊的发展机制,使音乐期刊切合世界传媒观念和经营理念,顺利由原有的单一形式向纸质化、电子化和网络化多形式协同发展转变。要努力加强音乐期刊地区、地域和国家间的合作交流,从而建立更加稳固和强大的企业结构,增大期刊行业在新世纪经济发展中抵抗风险的能力,同时在合作交流间汲取不同种类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加增强音乐期刊的丰富度和文化内涵。音乐期刊的内容在传播专业的民族文化信息和知识的同时,要注意更加贴合大众需求,进一步扩大音乐期刊的受众面,起到提升国民的音乐文化素养的作用,进而更高层次的、全面的、有效的发挥其传承历史文化的媒介能力。

猜你喜欢

白族大理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做梦都要去大理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大理好风吹
云南省鹤庆县白族本主庙及演剧活动考论
期刊问答
想念大理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大理白族扎染的传统工艺与图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