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筝曲《袖梦》的意境分析和美学意蕴

2018-01-24

黄河之声 2018年17期
关键词:水袖舞者梦境

姚 聃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一、《袖梦》之源

(一)源于“长袖善舞”——水袖之韵

我国早在《史记》中就记载有“长袖善舞”之说,周代宫廷有雅乐舞蹈——《小舞》中的《人舞》:“以手袖为威仪”(即徒手舞袖),这种舞蹈平时用于宫廷和贵族。“长袖善舞”,即通过水袖与舞者的协调统一,运用水袖的飘逸,来抒写意境和诗情,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塑造出人物性格。清颜白衫,青丝墨染,彩袖飘逸,若仙若灵,精灵般仿佛从梦境中走来,时而轻舒云手,手中袖子合拢握起,似笔走游龙绘丹青,玉袖生风,典雅矫健。水袖被舞者用动作连接起来,赋予了生命,它是舞者生命的延续。

(二)乐舞精神——《袖梦》与“水袖”合一

中国古典舞水袖舞借鉴和继承了中国古典舞戏曲舞蹈的特点,吸收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丰富了中国古典舞的素材。她来自于戏曲舞蹈中,吸取戏曲长袖的精华,形成了袖与身体的联结。

“水袖有多种技巧,如:出、扬、冲、绕等,它以自己的身体为基础,注意控制和配合水袖,它抓要准,冲要直,扬袖走弧线,团扰绕袖迂回周迂,那刚直遒劲,轻盈飘逸的舞姿,要通过身体内在的动力控制,如行云流水,所以水袖在当今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舞蹈训练系统并且广泛运用到中国古典舞的作品中。”[1]筝曲《袖梦》的素材正是来源于此,作者在欣赏完水袖表演后,吸收了水袖的每个动作、所蕴含的神韵和内在感觉,以及在忽展忽叠的形态、或强或弱的力度、时高时低的空间中和水袖丰富的身体的韵律,用强弱的变化来进行距离的的感知,用节奏的快慢表达的空间和时间的转换。

“在中国古典舞中‘身心合一’是‘天人合一’境界的基础,这里所说的‘身心合一’更可以理解为‘身袖合一’,如果在舞蹈中意与身不合、气与体不通、身与袖不畅,情感就不能被表达出去,肢体动作不顺畅就更不用说与自然宇宙融合,心内之意被不合的肢体所阻碍,这样就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因此,水袖本身只是一种道具是没有生命的,只有融入舞者情感、气息、意念,才能被赋予生命,因此在这一阶段更加强调的是身与袖之间的配合关系。”[2]《袖梦》的精神正是由此而来。作者将他在观看舞蹈的过程中,所思所感和所悟所想,以及对古筝的展望和理解,运用雅乐的音律及流动的音乐线条营造出来。梦境中的迷离和水袖飘舞时“行云流水”,从他的音符中,流淌出来,在他笔下,将他对古筝的“身韵”“形韵”全都创作了出来。动感的快板则展现出水袖舞中的“力”的美感。水袖舞动刚柔并济,人袖合一,袖、梦、舞、中流淌出的丝丝情意,动人心扉。

二、《袖梦》之意

在《袖梦》中,作者采用传统的雅乐音律,运用优美的线条,将水袖与音乐合而为一,大量的滑音用以表现水袖舞的“身韵”,用滑音的婉转表现人袖合一的境界。将人们理解中的水袖更加形象化,古典化。又赋予它淡雅与浓烈交织的时代气息。在情感上,从惆怅到憧憬,从失望到领悟的精神升华。基于此,我将全曲分为三段进行一个意象的解读与归纳:

(一)天淡云闲——引子

第一段(1~22小节)使用散板,以弱音的轮指进入,运用分解和弦将人从现实带入梦境,让听众慢慢沉静在作者编织的梦境中。梦中游离的光与影、黑与白。在作曲手法上,作曲家运用强弱变化的音响,分解和旋的流畅,产生若即若离,若隐若现的变化,天淡云闲,宛如做梦一般,犹豫着,徘徊着,发现自己前方有灯光,有音乐,有脚步声。越来越近,仿佛有一个漂亮的姑娘在前方忘情的跳着,自己便开始忘却现实,忘记在梦里……第二段(23~38小节),在这里,作者眼前长袖翩翩,空气中只凝聚着舞者的呼吸,悠闲的舞着,“醉袖扶危栏,天淡云闲”[3],作者也悠闲地听着。没有人打扰,就连作者都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只有舞者……

引子这一段,是听者在梦境与现实之间的游离不定,强弱对比的处理这一段中就显得十分重要,对音乐的渐快渐慢处理的流畅性要求很高,演奏要多去练习把握。

(二)月影花清——慢板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4],第一段(39~70)以悠扬抒情的音符开始,眼前美女仿佛如仙子一般,遥不可及,借舞女抒情,低沉而有力的旋律声声落入舞女的心中,落入我们脑海……这一段左手滑音是要注意“韵”,就如舞蹈的“身韵”,甩袖前的手腕的力度,音准和快慢强弱要注意。

第二段(71~78),是一段快速的倒琶音,旋律声部在左手,模仿翩翩起舞的舞女。第三段(79~101)刮奏把情绪推向高潮,“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5],表达她的倾注,作者的报复……

这个慢板是抒情的段落,一个用舞蹈,一个用音乐表现自己的故事。高山流水遇知音,人生有此一知音,足矣。

(三)回澜拍岸——快板和结尾

快板是慢起,舞动的,由慢渐快,由缓到急的节奏变化,似画面镜头,恰似渔舟破水,掀起波涛拍岸的动态。快板段落的节奏相对之前是一个挑战,跳跃性很强想要准确的演奏,就要多放慢速度练习,把颗粒度提高。想要把准确度练好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三、《袖梦》之美

音乐美学在美学与音乐学相结合的基础上,对音乐的本质及特质、对音乐美的规律进行研究和概括,音乐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音乐中的哲学。《袖梦》的哲学美美在它的“淡”“柔”和“得意忘言”。

(一)淡

《袖梦》的美美在“淡”,徐上瀛所著的《溪山琴况》,文章中把他对美的要求划分为二十四则,故又名《二十四况》。《琴况》的二十四况是: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重、轻、迟、速。其中“淡”的解释如下:

“弦索之行于世也,其声艳而可悦也。独琴之为器,焚香静对,不入歌舞场中;琴之为音,孤高岑寂,不杂丝竹伴内。清泉白石,皓月疏风,翛翛自得,使听之者游思缥缈,娱乐之心不知何去,斯之谓淡。

舍艳而相遇于淡者,世之高人韵士也。而淡固未易言也,祛邪而存正,黜俗而归雅,舍媚而还淳,不着意于淡而淡之妙自臻。

夫琴之元音本自淡也,制之为操,其文情冲乎淡也。吾调之以淡,合乎古人,不必谐于众也。”[6]筝曲《袖梦》中体现的“淡”的美学思想正是出于此。

同样,道家的老子曰:“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7]“道”存在于恍惚的梦境中,而这种感觉又体现在稀薄的混沌中,稀薄的本质就是“淡”,引子部分中,作者游离梦境,若隐若现,若远若近,让人游离其中,不能自拔。而要想表现出“淡”的感觉,我们必须要通过音量的减小,和弦的少量使用,再加以散板来衬托,不同于西方的节奏鲜明,气势宏伟。《袖梦》作为中国乐器,很好的体现了古代音乐美学中的“淡”这一特点。

庄子也曾提出:“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质也。”[8]故曰:“圣人休焉。休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9]庄子提出,美的本质就是“淡”,他倡导顺应自然,虚无恬淡,所追求的就是淡然的人生态度。这与《袖梦》在引子部分所表达的思想相吻合,平淡,自由,无束,无忧。

(二)柔

《袖梦》的美在“柔”,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10]老子的思想核心是“贵柔”,在道家的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袖梦》在慢板部分,音符流畅,情意绵绵,不紧不慢道出作者的心声,写出舞者的轻歌曼舞,正反映了老子的思想。“柔”并不只有缓慢和细微,他也充满了生机和包容,更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在里面。

同样,在《琴况》中也有体现,徐上瀛的“圆”况和“轻”况,也是在讲柔的问题。“五音活溌之趣半在吟猱,而吟猱之妙处全在圆满”[11]“不轻不重者,中和之者也。趣调当以中和为主,而轻重特损益之,其趣自生也。盖音之取轻属于幽情,归乎玄理,而体曲之意,悉曲之情,有不其轻而自轻者”[12]他认为,我们不管演奏什么,都要做到“圆”,即没有阻碍,不多不少,轻重恰当,这才是最好的表演状态。在这两个词中,体现了“柔”的思想,过轻则断,过刚则硬。要做到“中和”,才是正好。这样的哲学体现在了《袖梦》中,作者在与舞者的舞姿和对话中,看到了希望,解开了心结,阐释了柔也可以胜刚的道理,并让自己可以勇敢奋进。

(三)得意忘言

《袖梦》的美美在得意忘言。庄子曰:“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13]他认为,言是表达象的,象是表现意的,言与象就如蹄与筌一样都是工具与手段,根本的东西是意,然而意是超言绝象的,所以得到意就应当忘象忘言,同样的意思,王弼用卦象、言、意三者关系也曾说明过:“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14]本体世界是“无”,相当这里所说的“意”;现象世界是“有”,有形有象,相当这里所说的“象”;“言”则是指人们的对现象世界的言语表达。“意”是超越于言语与卦象的。既然得意在于忘象忘言,所以要能够得到本体的“无”就必须不停留在“有”这些现象上,而必须超越于“有”之外,不停留在言语表达上,而必须超越于“言”之外。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

北宋文人音乐家欧阳修曾说过,“无为道士三尺琴,中有万古无穷音。音如石上泻流水,泻之不竭由源深。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心意既得形骸忘,不觉天地白日愁云阴。”[15]自古以来,乐曲创作长期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讲究“心凝神释浑然忘觉的意态”的心灵层次,要求聆听音乐,不在用耳,重在用心。“意”作为“情”或意念,通过心性体验,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以简约的语言诱发我们的情感,语言之“实”在于表达“意”之“虚”。音乐是由抽象而具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每个人对音乐的认识和感受,以及情感接受都是不同的。《袖梦》正是如此,在我看来,这一段是一段忘情的舞蹈,在有人看来并不如此。音乐的音符是具体的,但给我们的感觉是抽象的。

音乐的作用不在于它的固定含义,而在于它的暗示,引发人去思考,有自己的思维。我们对音乐的理解也是各有千秋,但要从中去找到适合我们的部分,对我们有启示的部分去感受,理解作品才是最重要的。

四、结语

音乐是最善于表达感情的艺术,《袖梦》中,作者运用“水袖舞”为题材,表现他的情感和感受,给了我们“美”的感受,让我们了解到作者梦境中的感受,所看所想。笔者从它的感性与理性思维观察,不拘泥于谱子的演奏,希望更多的发现其中所蕴涵的美。通过对《袖梦》中所有的感觉、情感、知性、意志、的感受和分析,来实现创造美的世界的崇高目标,让读者看到的并不止于一首曲子的弹奏,看到曲子的“美”,以及在分析其他曲子时,可以给予它“美”的思维。由于不同的理解方式以及情感思维,使得同一部作品并不能够有同样的审美观点,我们在理解和诠释作品时,除了了解作者的意图和感受,更多的是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理解。希望文章能对读者有一定启示。

猜你喜欢

水袖舞者梦境
舞者
Singing the Changes
SINGING THE CHANGES
风中的舞者——蜡梅
梦境改造师
梦境改造师
水袖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梦境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