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工农银行
——闽西工农银行
2018-01-24王小梅
■王小梅
赖祖烈,福建闽西永定县湖雷石城坑人,1928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担任中共中央特别会计室主任、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和中南海管理局局长、周总理财经秘书等职,位高权重,两袖清风。1983年病逝于北京。本文根据赖祖烈的回忆写成。
1930年11月7日,闽西工农银行在龙岩正式诞生了。这是闽西根据地建立的最早的工农银行,也是全国各个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工农自己的银行。当时建立的银行委员会(即相当于现在的银行董事会),由邓子恢、蓝为仁、阮山、张涌滨、曹菊如、黄维耀和赖祖烈等7人组成。阮山为主任委员。他们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批“红色董事”。
第一次大革命期间,在闽西的早期党员邓子恢、张鼎丞、阮山、陈明以及后来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毕业的朱积垒、郭滴人、陈庆隆、李联星、温家福、王奎福、赖秋实、赖玉珊等同志的共同工作下,闽西的水定、上杭、龙岩、平和等县开始秘密建立起党的组织和开展了农民运动。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影响下,闽西暴动揭开序幕,接着“朱毛红军”先后三次到闽西。1930年3月18日(巴黎公社纪念日)在龙岩胜利召开了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闽西苏维埃政府,邓子恢为主席。这个时期,闽西根据地在江西、广东、福建三省的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严酷的经济封锁下,军民经济生活面临着严峻困难。初期还可以打土豪、斗地主分得一些东西,也可以到敌占区去搞回一些物资,可是后来土豪地主越打越少,东西也就越来越少,食盐、医药、棉花、布匹、煤油、电池等愈来愈缺。同时,闽西根据地纵横三百多里,拥有长汀、上杭、武平、永定、龙岩等县城,十几万地方武装,几十万分得土地的贫苦农民。工农政权建立后,工、农、商业都得到迅速发展,但是货币混乱,劣质银币形形色色,杂钞纸币价值不一,金融混乱,群众迫切要求发行自己新的统一货币。由于敌人封锁,有些边远地区还退回到“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闽西工农银行就是在这种情势下创建的。
1930年9月,闽西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龙岩城召开,就在这次大会上决定并筹建了闽西工农银行。决定由大会主席团签署,用闽西苏维埃政府第七号布告公布,并在全区各地张贴。1930年11月7日闽西工农银行正式在龙岩诞生,中国革命的第一批“红色董事”正式就职。银行设行长一人,由银行委员会主任阮山担任。下设秘书、会计科、营业科、出纳科。曹菊如(新中国第二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任会计科长,陈寄今任出纳科长,赖祖烈任营业科长兼秘书。全行大约十来个人。
赖祖烈早年在上海烟店当店员,后又到扬州当店员,1926年同赖仁斋一起共同追求真理和进步,开始接受革命影响。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阮山(闽西党的创始人之一)到了扬州。在他的指引下,他俩于1928年10月,在全国严重的白色恐怖中,毅然回湖雷家乡参加革命斗争,并经阮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11月初赖仁斋在执行任务归途中被敌人抓获,不幸遇害。当时误传为赖祖烈遇害,因为仁斋和祖烈模样相似,年龄个头也差不多,住在永定上湖雷油坊坑的祖烈的岳母听此噩耗还哭哭啼啼到现场去收尸。赖祖烈同志生前一直深深怀念他的战友,1982年12月即他去世前不到一年,还写了《怀念赖仁斋同志》一文。
闽西工农银行开业的那一天,银行外彩旗飘扬,大门上方悬挂的红底白字“闽西工农银行”的横匾分外引人注目。门口的四个柱子还分别贴着用彩色纸写的关于银行建设的任务方针的宣传标语。门框上还用青松翠柏装饰,显得更加生气蓬勃。银行所在地的下井巷口好像过节一样,早上8点多钟龙岩城的各界人民群众就纷纷来到这里,邓子恢,张鼎丞、蓝为仁等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人兴高采烈地在银行内外的人群中和大家亲切会见、热情交谈、一起庆祝。
根据闽西特委和闽西苏维埃政府的规定,工农银行的方针任务是:调剂金融、发展社会经济、保存现金、实行低利借贷。全行人员严格按照这个方针开展工作。开办的资金根据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决定为20万元,分为20万股,每股一元。由各级政府、各工会、各部队组织募股委员会,根据各地和自己的具体情况,分别进行募集。由于银行的建立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所以各区、乡干部和人民群众都踊跃购买股票,工作进展非常顺利。
闽西工农银行开始营业的时候是在龙岩城。后来随着红军和闽西苏维埃政府的转移,于1930年末离开龙岩城,迁到永定的虎岗,1931年又迁到上杭的白砂。1931年8月红军打下汀州后,约一个月,局势稳定,银行来到汀州城营业。从此,一直到闽西工农银行结束,都在汀州城。为了便利人民群众储蓄,兑换纸币等,还在上杭的南阳、白砂、永定的湖雷三个地方相继设立了兑换处。
闽西工农银行建立后,为整理金融、恢复生产、发展贸易,进行了艰巨复杂的工作。它发行的在闽西革命根据地内流通的纸币 (当时人民亲切地称之为苏币),票额有一角、五角、一元的三种。各种新币发行后,禁止伪币、劣币在市场上流通。由于银行多方面的工作,新纸币的信用很快就建立和巩固起来,人民群众纷纷用银元兑换纸币(因为携带方便)。这种纸币后来在群众之中的信用一直是很高的。
代理财政收支,这也是闽西工农银行的一件工作。政府将一些没收款、土豪罚款、城市商人捐款等等,由银行代收,作为财政存款。这就使得银行集收了相当的款项,起到了代理金库的作用。
收购金银,这是闽西工农银行第三项工作。将闽西各地妇女戴用的银质装饰品收集起来。同时禁止黄金、白银外流,取缔金银投机活动。当时还附设了一个熔银厂。在汀州期间,银行在水东街还专设了一个营业部,门口专门挂了一个牌子写着:存款放款,汇兑抵押,买卖金银,经营储蓄。赖祖烈是这个营业部的主任。门口的牌子就是他亲手挂的。这个营业部把收购的金银,经过熔银厂熔成银饼,送到中央造币厂铸成银元、银角;把金子熔成五两、十两的金条。买卖金银,当时实际上是只买不卖,而用这些银元、金条到敌占区去换回我们所需要的物资。
银行还做了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实行低利借贷、发展社会经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进攻时杀人放火、砸锅杀牛,群众生活和生产受到破坏,银行就低利把钱借给老百姓。还贷款给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消费合作社,大力支持和扶持合作经济。当时闽西各县都先后建立了一些合作社,例如:长汀南阳铸铁生产合作社,造纸合作社、樟脑公司等,银行都低利借钱给他们,有的还给予必要的投资或贷款,使之很快发展。长汀南阳铸铁生产合作社及时铸出了许多锅、农具等,保证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和生产。为了调剂粮食、对粮食调剂局和粮食合作社给了比较多的贷款。
当时闽西工农银行在汀州水东街专设的营业部,还办理进出口贸易,将自己经营的土特产及木材、纸张、钨矿砂等运到国民党统治区,买回红色区域迫切需要的食盐、布匹、煤油、药品等用品。同时还负责供应军粮。仅1932年东路军攻打漳州时,银行营业部就供给他们十几万斤的大米,保证了战争的顺利进行。
1932年初,毛泽民等同志根据党中央和苏维埃政府的指示,筹备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银行。国家银行建立后,以闽西工农银行的人员和设备为基础建立了国家银行福建省分行。阮山调到瑞金,福建省分行行长由赖祖烈担任。这时虽然建立了省分行,但闽西工农银行还一直存在着。1932年国家银行发行了新的纸币后,闽西工农银行发行的纸币逐步地收回和停止使用。1934年红军主力北上,闽西根据地缩小,闽西工农银行的历史使命胜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