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校班主任对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对策

2018-01-24

山西青年 2018年22期
关键词:程某习得性周记

张 青

(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常州 213161)

“习得性无助”是塞利格曼(Seligman,M.E.P)在1967年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现象,在学生身上的体现就是:在学习上经历了连续的挫折之后,放弃了学习的努力,甚至这种情绪蔓延至各个方面,产生自我怀疑,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无可救药。在职业学校,有这种表现的学生不在少数。作为一名职校班主任,必须重视这种现象,让学生能够重新认识自我,重拾信心。

一、职校学生“习得性无助”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表现

学习方面,他们“不想学”、“不会学、“学不会”或者“没法学”。在初中阶段,他们中的多数没有体会过学习的乐趣,成就感很差,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厌倦甚至逃避学习,在学习上有较严重的自卑心理。

行为方面,一切行为基本以自我为中心,较少考虑他人的感受;缺乏纪律、安全、法制观念,做事不计后果;言谈举止、穿着打扮、与人交流均缺乏文明礼貌素养。

性格方面,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情绪控制能力差,碰到困难,害怕、逃避,容易自暴自弃。

(二)形成原因

1、传统教育评价标准的负面影响

传统教育的评价标准核心是“学习成绩”,比较单一片面。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得不到教师一视同仁的对待;在班级竞争中,同学之间不能友爱相处,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他们得到的不是帮助,反而是嘲笑;家长片面追求分数,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他们会面临家长的批评职责,甚至是体罚。学生在这种长期负面评价下,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对于学习、考试产生恐惧心理,逐渐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2、不当的学习归因倾向

学生不正确的归因方式,是他们产生“习得性无助”的重要因素。当学生长期处在负面的外部评价下时,他也认同这个评价,认为学习成绩差是由于自己脑子笨、能力低下所引起的,是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从而在学习上开始采取放弃的态度,由此进入恶性循环,逐渐演变为“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这种消极心理具有扩散性,会从学习这一单一领域扩散至其他领域,使学生整个心理和行为都呈现出消极状态。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现象需要及早干预,通过恰当的措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二、职业学校班主任的对策

在笔者所在班级,数位学生有“习得性无助”现象,笔者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这些学生逐步走出了困境。下面,以程某等数位学生为例,阐述面对“习得性无助”学生时采取的教育对策。

(一)一支笔

笔者发现,具有“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学生往往对班主任的面对面交流存在抵触情绪,有的甚至有对抗情绪。究其原因,是他们在初中阶段和老师面对面谈话时接收到的多数是负面信息,进入职校之后,习惯性的抵触谈话,面对面交流效果很差。而让他们写周记,通过文字和班主任交流,则可以较好的淡化这种抵触,因此,笔者积极鼓励学生写周记,甚至是日记,充分发挥学生手中“一支笔”的作用。

在开始阶段,程某等学生上交的周记都是字迹潦草、数不过百,面对这种状况,笔者以三四百字的批阅作为回复。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程某等的周记质量开始明显提升,并且能够开始写点“真材实料”。在第一次期中考试之后,程某交上了一篇千余字的周记,其中写到:“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写了这么多的周记,不论自己怎么敷衍了事,老师都认真阅读和回复,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尊重和关心。”笔者的真诚获得了回报。

通过每周的文字交流,笔者和学生建立了一个稳定的沟通渠道。笔者在周记的批阅中,不断把学生身上的各种“闪光点”展示给他们自己,给予正向鼓励,并不断提出一些小的期望和要求,让学生持续的感受到进步的快乐。经过大约一学期,笔者感受到了变化,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活动中,“习得性无助”学生都能开始积极参与,自信心得到了显著加强。

“一支笔”打破了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拉近了师生心灵上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于他们的尊重,并且通过不断的鼓励,让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优点长处,增强了自信心。自信心是摆脱“习得性无助”的先决条件。

(二)一次机会

普通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虽说也有实验、实习等环节,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掌握理论知识。而职业教育侧重实用性技能的训练,强调“理实一体化”,倡导知识够用为原则,实践教学的比重特别大。相较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具有新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因此,这给了“习得性无助”的学生“重新开始”的机会。

由于部分学生在语数外等课程上的基础太差,他们在职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成绩仍旧不理想,因此他们对于自己的学习能力还存在较严重的自我怀疑。在职一年级下学期,开设了两门专业课程,借此机会,笔者在班内上了一趟班会课,介绍汽修专业课程体系。通过班会课,学生了解了汽修专业的课程设置,知道了专业课有别于语数外等课程的新的学习策略,认识到了专业课的学习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随着专业课教学的开展,笔者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运用“迁移”效应,使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发掘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评价重点,对他们每一次正确的操作都给与正向鼓励,不断地强化自信心。笔者还在每个知识点之后,组织各种形式的测试、比赛,引导学生建立恰当的归因倾向,让学生不断积累成就感,喜欢上专业课的学习。

在期末考试中,本班学生在两门专业课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程某等数位有“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学生取得了显著进步,这让他们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建立了自信,开始逐渐走出“习得性无助”的困境。

(三)一个舞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交流,笔者发现数位“习得性无助”学生都具有独特的闪光点。笔者借助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法,鼓励甚至“威逼利诱”他们参加文艺、体育等各类活动,发扬他们曾经被埋没的才能,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和舞台张扬个性、展示自我。比如:

程某性格内向,平时默默无闻,类似班级的隐形人,可是他平时喜欢唱歌,并且唱的不错。在笔者的不断鼓励下,程某报名参加了学校校园歌手大赛,第一次止步于半决赛,在职三年级第二次参赛时获得了“校园十佳歌手”的称号。

戴某某厌学情绪严重,数次出现逃课打羽毛球的情况,笔者利用他对羽毛球这项运动的热爱,和他约定,如果他成功组织一场班内羽毛球赛,则对于他逃课行为减轻处罚。在笔者的“威逼利诱”下,戴某某制定了球赛计划,鼓动同学报名,在其他同学的配合下成功的举办了班级第一届羽毛球赛。最终,羽毛球赛成为了班级每个学期的常规项目,带动了一大批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并且戴某某同学也在学习生活上找到了自信,成为了班级内的骨干力量。

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无穷潜力的,班主任需要运用合理的方式去激发“习得性无助”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能够在新的领域取得成功,重建自信。

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困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班主任尊重、关怀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够真正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取得成功。

猜你喜欢

程某习得性周记
周记的烦恼
宜昌夷陵反电诈中队快速反应阻止转账
主题式周记活动的实施与探索
例谈分数意义习题习得性教学误区
写进梦里的周记
辅导员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方法
——习得性乐观
疯狂爸爸 勒死亲生女儿罪恶滔天
帮忙
中小学生学业习得性无助感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