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叹

2018-01-24曾如影

中国篆刻 2018年11期
关键词:李咏书坛书友

文︱曾如影

“荣获”所谓的“国家精神奖”的“范爷”冰冰小姐因逃税被罚交8.84亿元,“燃爆”网络,震惊国人。以亿元为单位的罚款,老百姓懵圈了。有人计算月薪一万元,八千年才可拿到八亿元,难免让人感叹中华上下才五千年,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月薪还在五千元以下呀。“戏子”啊,凭啥你可以赚这么多钱?

话说回来,也不是每个娱乐圈的人都那么的“不差钱”。在有“东方明珠”之称的香港,“靓绝五台山”的蓝洁瑛靠政府救济好多年,因病去世致腐臭才被发现。红颜薄命呐,天堂里没有“强奸犯”,安息吧。生前境况凄凉,逝后数日无亲朋料理后事,呜呼哀哉。世态炎凉,“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如果你正享受幸福,请你忘记我;朋友啊朋友,你可曾记起了我,如果你正承受不幸,请你告诉我……”臧天朔唱得掏心掏肺,引起了几代人的共鸣。听说,臧天朔也喜欢书法,时不时地美美地秀一把。可惜啊,臧天朔因病也走了。歌坛少了一位天才,书坛也失了一名书友。书坛还不只缺了一个书友,“非常6+1”的李咏也因病离开人世。李咏也是一位墨客,写得比当下赫赫有名的“大师”们强得多。

“大师”本来是非常有份量的称呼,可是时代真的变了,据说现在最邪毒的称呼就是“大师”。你管叫哪位艺术家为“大师”,他的心里绝对会咒你:你才全家“大师”呢!搞不明白,“大师”怎么“进化”成了贬义词?

“范爷”被罚,全民击掌;巨星臧天朔、李咏远去,无人不感叹人生无常;蓝洁瑛逝去,芳华已成为追忆……戊戌之秋,让人恼怒让人哀叹,再加上那么一点的躁动。

时下的人们怎么就那样的躁动呢?无人不想着成为“网红”似的。网络主播流露着某些庸俗,“抖音”流行着某些低俗,“朋友圈”流通着某些媚俗等等。“网红”红得快,谢得也快。十年前,书坛网络写手“天生书呆子”不仅“拍拍张海”,还评弹书协换届;“百无一用流浪客”于网络论坛上极尽调侃“国展”,他俩一时红得发紫。时势造英雄,但是,时间也淡化了“英雄”的故事。曾经的“网红”,已泯然众人。

有些人生来就带有“网红”的“气质”:曹老宝麟先生,四十年前,一手“八面出锋”的“老米”味道的钢笔字风靡全国;三十年前,创作、理论双丰收,声名响彻神州大地;二十年前,创作的市场化,真金白银滚滚来;十几年前,炮轰逝世不久的刘炳森而成了第一代书坛“网红”。

去岁,曹老宝麟先生微信上“曝料”“土豪”安徽书协主席李士杰。近日,李士杰反诉曹宝麟诽谤案正“闹人心烦”。是是非非,旁人无所知,老百姓只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管什么圈子,希望不要有人主动“涉黑”,或者是,被动“染黑”。如此足矣。

猜你喜欢

李咏书坛书友
《未来科技的13个密码》
省交通运输厅举办“书香交通·文化同行”读书分享会
基于Android的图书漂流共享软件开发*
《习近平讲故事》
严而有爱的教育
当代书坛二十家
当代书坛二十家
当代书坛二十家
当代书坛二十家
李咏:父亲严而有爱的教育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