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的最好时机是现在
2018-01-24单全亨
单老师:
拿到任务我怕出错,不在状态总落人后,什么时候开始干好呢?
郭志强
郭志强:
比“越早开始越好”更切实地回答是“现在就开始”。所谓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着不开始做事。明知拖延的你很痛苦,因为不是不知道该做什么,而是不知道为什么“无法进入状态”。拖延的人为什么迟迟不开始行动?一个常见的原因是“错误估算任务所需时间”,总认为可以在最后期限之前完成,心里想着“时间还多得很嘛!”
可这并不是本质原因。本质原因在于恐惧。无论是来自内部的,还是来自外部的。来自内部的恐惧在于: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这是任何人都逃不掉的事情,但最终患上“拖延症”的人犯了一个简单的认知性错误,即认为那些能够做对、做好的人都是直接做对、做好的。从表面上看也好像确是如此。那些能够做对、做好的人,总是显得从容不迫、轻车熟路。面对这样的人,那些犯了错、做不好的人根本没办法不自卑、不怀疑自己。
所以,很多人做事拖延不过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在作祟。没有哪一个拖延的人愿意承认自己是这样想的,但他们扪心自问的时候,都知道这描述一针见血。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无论何人无论何事,这是现实。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梦。
来自外部的恐惧在于: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我们没有必要在意来自他人的、非建设性的负面评价。没有谁从一开始就能做对、做好。所有做对、做好的人都是一路磕磕绊绊走过来的,这就是生活常态。尽管那些能真正做对、做好的人有时也会给出负面评价,但这些评价通常是“建设性的负面评价”,真诚的鼓励而非嘲弄。这也是生活常态。
认清并接受这个现实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心平气和地去做事。说一个人不怕困难,那是假话。谁不想一帆风顺、马到成功?可现实就是如此。做事情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困难,事情越有价值,困难就越具规模。遇到困难的时候,心平气和地面对就好,因为这只不过是生活常态。
有时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依然没能解决问题,却眼见别人轻松过关,这确实令人气馁。不过,这也是生活常态。在任何一个特定环境,总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表现更好、费力更少。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四个字颇具道理并且值得相信——勤能补拙。不过,真正相信这四个字的前提是“接受现实”,否则,这四个字发挥不了任何实际作用。
如果能将这种认识纳入自己的心智,你就不会再对“最后期限”有那么荒谬的幻觉了。只要接受了必须完成的任务,你就会有真切的紧迫感,因为你知道,时间必然越走越快。而且,你现在就已经明白:“最后期限”不是固定在将来的某一点,而是朝着你加速扑来。有的时候,也许还没开始就发现自己已经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的策略依然是“现在就开始”,否则更待何时?
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好过什么都不做”。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任务,永远不要再问“什么时候开始才好”,答案是:出发的最好时机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