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与“气韵”的衔接
——以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流变观念为中心

2018-01-24

国画家 2018年4期
关键词:青绿山水画中国画

中国绘画中的色彩运用反映着人们对自然物象色彩的记录,也涵盖着古人关于色彩观念的认知和思考,其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东方色彩审美内涵。《周礼·冬官考工记》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所以东方色彩审美意识下的色彩,不单是纯粹的颜色表达,更是“天地自然之文章,与五行相关”观念的凸显,在此语境下的“色彩”是一种自然界中的元素,是被赋予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哲学内涵,寄托了中国古人的传统的文化思想和认知观念。这种色彩观不仅在绘画上有所体现,在文化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又如儒家思想中,将艺术看作是道德教育的工具,《论语》记载了一段关于色彩的对话,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认为,美的色彩,也要有好的底子才能绘出好画,基于礼数,色彩才能发挥它的美,正如人的道德品行符合“礼”,才是真正的美。把色彩带向主观性方向的是南朝谢赫六法论中的“随类赋彩”,每类物象按照主观提取色彩,概括出能代表画家精神风貌的颜色。

早期中国山水画中的色彩以较为贴近自然真实为目的再现了中国山水的翠绿清秀,一时之间青绿山水绘画占领了中国山水画的主导地位。青绿山水绘画中就蕴含着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和“五行”的思想。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代表了宋代青绿工笔山水画的最高水平,青绿设色历久弥新、辉煌大气、清秀逼人,材料和绘画技法的考究使得色彩至今仍有很高的还原度。画作经层层罩染,物象凝重庄严,层次感强,整幅画浑然一体,艳而不俗。古代画论中描写设色时讲到,设色时要时时远望,层层加上。这与西方的设色技法有相通之处,需要远看整体画面效果的关系,层层叠加色彩。《千里江山图》设色仅用了石青、石绿、赭石等少数矿物质颜色,却呈现出了最完整的色彩体系,绘制时先用墨色勾勒出山体轮廓,皴擦出山石体积,这一遍称作粉本,其次清水加淡色层层附上,第二层绘制赭石色,染色至第三遍时,草坡向阳的地方用石绿打底,再用嫩绿绘制山顶的石头,绿面加以石青,青面加以草绿,颜色深处需分多层绘之。通过对色彩的薄厚、饱和度、冷暖色的区分、对比表达了丰富的景色和空间,设色严谨,工具颜料也是熟悉其属性,运用得当,制色方法自成体系,石绿要杂质少,色泽翠绿才为上品,通常采用绿松石或孔雀石作为原料,研磨成粉末,经过数道工序提取成颜料,所以才能在数千年后的今天看到画面中“宝石”的熠熠生辉。描绘用于青绿山水中石青石绿相配合,石青入石绿铺草地或嵌苔,用少数颜色点染景物,画面富丽堂皇,光彩夺目。

唐宋时期,随着色彩与水墨的变革和交替,出现了王维等人擅长的“破墨法”,色彩渐渐不再被他们所推崇,经五代至宋,直到元代“文人画”的兴起,使得中国传统绘画远离色彩,倡导“墨分五色”,用墨造型,以墨塑造物体,抒发胸臆,一种墨色就能取代其他纷杂的色彩,脱离事物原本的色彩,追寻一种超脱、至乐的精神境界。逐渐发展起来的水墨山水用浓、淡、干、湿、焦和笔法结合描绘自然风光,因而传统绘画中的色彩逐渐淡出画坛,以水墨表现为主的绘画开始日益增多。这一变革也代表着中国传统绘画色彩观念的转变,笔墨、丹青之于中国画都是重要的构成因素,但是笔墨在后来的中国绘画中成为非常重要的审美标准,甚至是成为中国绘画色彩的主流,画坛应该重视中国绘画中的色彩传统,并延续传统绘画色彩的发展脉络。

近现代以来,时代发展中的色彩观念随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也相应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中国现代绘画仍注重色彩在作品中的表现,学者们对绘画中的“色彩”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进而衍生出色彩学这一学科,建立在古代色彩观的基础上,融合心理学、光学、美学等,成为艺术理论的研究基础。绘画中色彩的运用随时代发展呈现出不同的色彩面貌,不同流派、不同题材都体现着绘画作品的“时代色彩”。例如现代绘画很多画家融入了西方绘画色彩元素,画面用色大胆,表现力强,运用构成的色彩概括事物,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色彩观念发生了转变,艺术家创作中也考虑到物体所处的环境色影响,物体在光照射下产生的偏色、反光等,将新的色彩观念与传统笔墨相结合,对传统绘画色彩观有所冲击,创造出了新的艺术色彩表现语言。

中国绘画屹立不倒,有漫长的历史,成就伟大,但是也要正视发展至今存在的问题,不能提到中国画只知道“水墨”“文人画”,我们要知道这不是中国画唯一的传统,还有像青绿山水这种以“石色”为主的工笔山水画。画面色彩三矾九染,通过颜色的堆叠以求画面韵味,运用色彩的情感表达画家内心意趣。大千世界不仅仅有黑白墨色,还有祖先用智慧在大自然中提炼的色彩表现观念。当代许多山水画受到西方、日本等多元文化影响,色彩丰富,空间多变,偏向装饰意味,在这一系列的变革下,中国画有了丰富多彩的色彩语言,但渐渐偏离了中国画程式化的绘画手段,与中国画原本的气韵生动、以形写神的水墨精神背道而驰。我们应该思考,在现代绘画探索创新中,中国绘画的色彩传统是否应该重新被现代画家审视。

对待这个问题应该客观评价,一方面不能一味“师古人”而不变通。古人观察颜色时,力图寻找自然界中身临其境、用心体会到的色彩,与西方印象派的对景写生不同,西方人追求的是自然界的光影效果,极尽探索表达眼中所见、所感知到的色彩。在中国传统山水画逐渐趋于程式化的过程中,中国色彩传统逐渐缺失其在绘画表现中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绘画中的色彩语言应该被当代画家所观照,应重视青绿山水在中国传统绘画色彩发展中的价值与意义。中国传统绘画色彩在青绿、金碧山水,工笔花鸟、人物,没骨花鸟等诸多形式中都有很好的表达,这也是今年九月在故宫博物院举办“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近现代有许多画家也在色彩的传承中做出了努力,中国近现代画家李可染等人,在山水画革新中,并未放弃传统绘画的笔墨和意境,在色彩上大量运用水粉等西方颜料,画面磅礴大气,色彩艳丽,富有冲击力,探索现代山水之历程,这也填补了自文人画以来中国绘画在色彩传统上发展的滞缓。现代许多画家汲取日本重彩绘画中的技法,然而日本画用石青、石绿等矿物色进行绘画的方式其实源自古代中国,我们中国是矿物质颜料的发源地,借鉴日本画学思想更要传承中国传统绘画,注重传统绘画技法、材料的传承。要从绚丽的色彩中寻回青绿山水绘画所延续的色彩传统,用最自然本真的色彩描绘山川景色,回归平淡,体会画外之意。传统绘画用色含蓄内敛,犹如中国人的性格,中庸和沉稳,当代绘画色彩越来越趋向于“表现主义”,具有冲击力。中国美术始终被现代性问题困扰,现代中国画色彩面临继承、借鉴与融合的多重问题,这是中国绘画发展至今无法避免的问题。现代绘画应该吸收传统艺术的精华,至少先将传统的工具技法还原,吸收青绿山水的色彩而后表达个人思想。传统青绿山水与当代色彩之关系不应保持对立,应该保持含蓄、平淡之美,蕴含哲学思想的同时也注入新鲜的“血液”,运用传统色彩诞生新的形式美法则,视觉美感丰富了,人文情怀与精神内涵更不应该忽视。当代绘画色彩发展创新,更不如说是发展与梳理的过程,在传承梳理的过程中,创造出中国自己的色彩语言,有中国的民族内涵,又富有现代性。

艺术的发展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发展中艺术的“本质”不会变,人的心性、精神内涵也不应改变。继承传统青绿山水色彩之精华,借鉴现当代科学的色彩理论,发挥有表现力又有中国画精神内在的绘画作品。所以,中国绘画色彩的流变从古至今都在创新和融合,古今中外的很多画家都钟情于色彩,色彩取自大自然,是大自然的灵魂。中国传统色彩不应被忽视,在当代水墨绘画发展过程中应该重新找回中国绘画色彩传统的延续发展之路,还原“随类赋彩”在当代中国绘画的时代面貌与文化意涵。

猜你喜欢

青绿山水画中国画
熊石望
中国画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明清青绿山水画札记——以广东省博物馆藏品为例
发酵青绿全株玉米饲喂生长育肥猪效果及效益比较研究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