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而绚丽的你
2018-01-24和丽琼
和丽琼
朴树,朴树,朴素得就像一颗大树,在这天地间默默的矗立着,迎着太阳舒展,随着风雨飘摇,伴着星辰沉默。这一切,无法抹去它自身携带的光泽与力度,它是不一样的存在。
朴树,本名濮树。1999年12月,发行第一张专辑《我去2000年》;2003年11月发行第二张专辑《生如夏花》;2017年4月,发行第三张专辑《猎户星座》。至今出道20年,三张专辑,总计歌曲34首。跟其他隔半年一年就发一张专辑的歌手相比,他显得有点漫不经心甚至是懒散。时间就是浪淘沙,最终留下的都是金子。有的歌手,唱了一辈子歌,出许多的专辑,但记住他的寥寥无几;有的歌手,即便只唱几首歌曲,每首曲子都是经典。
朴树的音乐才华就是他这个人本身,别人拿不走,更无需用数量来证明。
一
2002 年第一次听到朴树的歌,是那首《那些花儿》,收录在《我去2000年》专辑里。
那时我正在读初中,对一切事物都开始追寻懵懵懂懂的美感的豆蔻少女来说,这样的词曲旋律淡淡的忧伤,帅气的脸庞修长的弹吉他的手,忧郁的眼神,无一不是毒药,一听即入迷,看了mv更是夜夜不能寐沉浸在那片花海青草中。当时只觉得,啊,是这么美好啊!被风吹得凌乱的秀发,女孩们洁白的长裙,还有朴树清瘦立体的脸庞忧郁的眼神,仿佛这一切都触手可及,想让人伸手摸一摸。现在想来,这应该是我对文艺情怀最初的启蒙吧。当听着他的歌,感觉枯燥的学业,不知是什么在扰乱自己心绪的那种迷茫,淡淡远去。多年后,再听这首歌,忆起自己的豆蔻年华,无知纯真的年代,甜蜜又酸涩,还是能带给自己嘴角上扬的弧度。
那个年轻美丽的班主任,那个穿套装喜欢鼓励同学的语文老师,还有个子小小喜欢笑转学后还给我写过信的女同桌,背不完英语课文被老师关在教室背书却一起偷偷看武侠小说的同学,像个大姐姐时常照顾我的小琴,瘦弱单薄却像笔杆一样直挺的青青……多年不见,就像歌里所唱的,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她们都老了吧,她们在哪里呀?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相对而言,他的第二张专辑《生如夏花》有些不同,展现了朴树sweet的另一面,甜的像蜜糖,暖的像夏天的花,也正是此专辑让朴树火遍全国,对他对歌迷都有着不一样的意义。《生如夏花》源于泰戈尔的诗句: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生如夏花般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美丽的词句,就像开满枝头的花朵娇艳欲滴,引人陶醉,流连不已。朴树的每一首歌,都是一首诗词,极为美丽。他也像他的歌词一样,惊鸿一般短暂,像夏花一样绚烂,美好得让歌迷们心甘情愿的等待,望眼欲穿却又不急不躁,知道他会来。
第三张专辑一等就等到了2017年,时隔14年。14年的时间,一个婴儿可以成长为青少年,断掉蠕虫一般扭动的爬行,四肢充满了沸腾的血液,脸庞鼓鼓塞满了黄金也买不来的胶原蛋白,只想着用力奔跑,冲向世界;当时的青少年已经向而立之年奔着,眼角的细纹正如月亮上西头般悄悄的爬上来,每照一次镜子心里都会咯噔一下,每天望着银行账户的余额,心里盘计着,生活已不再风花雪月;而当年三十几岁的人已步入中老年阶段,发丝渐渐变白且稀疏,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身体一年比一年更受万有引力的影响,下垂颓败衰老的趋势只增无减却无能为力。
这就是时间啊,歌迷长大了,歌迷老了,当年不食人间烟火的朴树,出现在电视上,如今也是面容憔悴,眼神不如往日的神采,但好在依旧干净清澈。这么长的十几年里,他都去哪了,做了些什么,承受了什么,可曾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郭敬明曾这样说过:“朴树的音乐底蕴就是孤独,彻头彻尾的孤独,这种孤独不是末日后一个人站在荒凉的大地上仰望大得吓人的月亮时的孤独,而是站在像鱼一样穿梭不息的人群中间茫然四顾的孤独。前者是绝望,后者是残忍的绝望。”我从朴树的作品中感觉得到孤独,但却不曾尝到绝望的气息。
对于我们同龄人来说,朴树就是意味着青春,青春就在那儿,迷茫、愤怒、不安、忧郁,每个人都如此。朴树写出来,唱出来了,唱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青春,还有无数个困于家庭、困于学业、困于工作的平凡人的青春。谁的青春都是青春,不分贵贱。少年时不懂为何所有人都讴歌青春,等明白青春的可贵时,想用力珍惜,却发现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珍惜,它都会溜走,都会不可挽留的在指缝间消失,只留下面庞上时间的痕迹和心里的沧桑。他出《生如夏花》时已经30岁,而立之年,他却还顾着迷茫,他也明白时光逝去,表达出了一种想留留不住的忧伤,以此来纪念他自己的青春。那时的我并不懂时光易逝韶华难留,有的就是大把大把的时间,只为学业繁重日日重复而迷茫不知出路在何方。他的歌给我了安慰,让我明白总是会有美好。
歌迷青春迷茫的时候,他用独特的词曲带给我们安慰,还有憧憬,相信美好的未来会在后边。我想这是他有那么多忠实歌迷的原因之一吧。他跟歌迷一起,一路迷茫狂妄,一路寻找答案,历经沧桑却不曾忘初心。谁不曾失望挣扎,谁又不曾崩溃哭喊,朴树的歌除了阴郁,还有历经风雨依然可以笑着看彩虹的温暖,他一直用淡淡忧伤的声线唱出抚慰人心的情怀。
二
朴树的微博名叫“如是我闻”,取自佛经,缘起性空,三界唯心,有求皆苦,如是我闻。微博更新得极慢,几乎是隔半年才发一次,去年十月他发了一条说他沉湎享乐以致失去才华,投入音乐以致陷入疯狂。我想他一定是经历了迷茫、失望、绝望到重塑的过程,并且像佛祖求助,还他一片清欢。终于十几年后,他治愈了,释然了,放下了,重新找到出路,出现在我们面前。
他在娱乐圈演艺界是一个“另类”,不喜欢的广告不接,假唱不去,不喜宣传,拒绝商演,坚守自己的原则,对作品极其苛刻,出名18年却还在为房租发愁。是的,他是一个对金钱没什么概念的人,很难想象著名音乐人居然没有属于自己的房产。据他经纪人透露,朴树在几年前借了30万给隔壁租房的一个少年,但是那个少年拿了钱就跑路了,朴树什么也没说。一年后,经纪人才知道这件事,几经周折找寻,此时那个少年在一家工地上打工,那30万早就花完了。面对那个少年,朴树想了想,就说了一句话∶“我告诉你啊,你还不起我钱,就不要来见我。”我相信这是真的,这多么的艺术啊,这就像朴树的世界。
他的金钱观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平时所穿所用所吃也是极其简朴,但对于他热爱的音乐,只要一扯上音乐,花多少钱他都再所不惜。坐飞机他要单独给心爱的琴买一张票让它睡在旁边,说它有自己的灵魂;为录制几首歌跑去英国花了几百万,回来不满意再继续烧钱;他出门不习惯带钱,用四瓶矿泉水抵停车费;一个汽车品牌想用他的歌做广告曲,他没同意,理由是不喜欢那车的形象代言人。随性如他!率真如他!赤诚如他!他不在乎芝麻琐事,不在乎收入多少,甚至不在乎名气,他只在乎他在意的,热血待之的音乐,诚义相交的挚友,还有灵魂契合的爱人。
《在木星》是侯孝贤导演的电影《刺客聂隐娘》的宣传曲,这是朴树主动去为电影创作的一首歌,亲自填词、谱曲、演唱,里面有句歌词,特别打动我,“以苦难为船,以泪为帆心似离弦箭;莫说天无涯海无岸,纵然归程须万载;今日归来不晚,与故人重来,天真作少年”,这里有一种江湖侠气,夹带着令人迷醉的孤独气息,扑面而来。朴树特别尊重敬仰候导,曾说过“三十五岁前,我看不懂他的电影,觉得好闷。年纪渐长,越来越感到他的朴实细腻克制和学识修养。另外他的坚持不为外界所动,在这种年代如此稀缺,让我钦佩。”其实,两位都是别人眼中孤独的异类,都为自己追求的东西不妥协,鼓着一股劲,不达要求不罢休。他们是同类,相互欣赏可谓是惺惺相惜。候导为了《聂隐娘》可以十年磨一剑,不妥协于当下视觉系商业大片当道的电影市场,只忠于自己的内心和追求,最终用暗淡的画面和生涩的文言文台词,完成一部令很多普通观众无法看懂的电影,有些观众甚至无法看完中途退场。候导曾经说过“到最后都是一个人,没有同类。”反正最后都是一个人,何尝不从一开始就坚持自己想要的呢?因为在音乐上没有灵感,朴树就选择一直沉寂长达12年,宁愿拖着也不为了钱发一张质量打折扣的专辑。他绝不敷衍歌迷,也不敷衍自己,作品出不来就出不来,他似乎有的是时间慢慢磨,他相信自己,时间一到,所有的一切,灵感契机状态感觉都会到位。但世俗社会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对抗诱惑承受压力与时间慢慢耗的勇气,即使有也不是都自带有这样的才华。
我想,侯导和朴树,都是我们普通人不曾拥有的才华,不曾忍受的痛苦,不曾经历的人生,是不曾看过的风景……
如今,朴树回归,参加节目依然不会配合逗笑,耿言回答所有问题,甚至坦言上节目是因为自己需要钱,让歌迷们心酸不已。不管困于怎样的现实,经历了怎样的言无声泪如雨,终归,他回来了。当他拿起话筒站在舞台中央,闭上眼亲启嘴唇,还是那个让人动容的音色,还是那个十几年前闭上眼是孤独仰起脸笑时像满月的明星。
朴树,我们都愿你归来,天真做少年。
三
高晓松曾经评价朴树,说他是一个特别诗意的人。有一次他们在天津演出回来,一起坐车回家。半路上朴树突然说∶“停车,你们把我放在这儿,我要看夕阳。”高晓松说∶“那我们走了,你在高速公路边上怎么办?”朴树回答∶“那不管,以后再说,你先让我看夕阳。”于是他自己就提着把吉他和一大塑料壶水,坐在地上,开始弹琴。大家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回家的。这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小故事。
每个人的小时候不就这样吗?想停就停想干嘛就干嘛,天马行空任性爱玩,天真烂漫又率性可爱。小孩的世界是诗歌一样的世界,是儿童文学作品里的美丽字符,是《小王子》里的夜莺与玫瑰。他们亮闪闪的眼睛里藏着无数个妙不可言的梦境。成人了的朴树依然可以像个小孩一样,拥有着属于小孩的做事方式,这不就是离我们远去的少年心气!怎能不令人羡慕呢!
朴树寡言寡语,但是心里有一片星辰大海,这美丽纷呈的异象让无数人着迷。朴树的日常生活,我无缘参与;朴树的精神领域,我更是只能了解甚至只能说是观望到一点点,他丰富的内心世界纯真又有乐趣,充满对自己的坚持。我们大多数人没有朴树这样的才华、坚持、清醒与幸运。所以当他做到了,歌迷们都愿意带着敬意由衷为他鼓掌。
《旅途》是我特别喜欢的一首歌,歌词写得极美:
我梦到一个孩子/在路边的花园哭泣//昨天飞走了心爱的气球/你可曾找到请告诉我//那只气球/飞到遥远的遥远的那座山后/老爷爷把它系在屋顶上//等着爸爸他带你去寻找/有一天爸爸走累了/就丢失在深深的陌生山谷/像那只气球再也找不到//这是个旅途//一个叫做命运的茫茫旅途/我们偶然相遇然后离去//在这条永远不归的路/我们路过高山/我们路过湖泊/我们路过森林/路过沙漠/路过人们的城堡和花园/路过幸福//我们路过痛苦/路过一个女人的温暖和眼泪/路过生命中/漫无止境的寒冷和孤独。这样的歌词配以淡淡的忧伤旋律扣人心弦,仿佛在讲述一个人的一生,如果真有“命运”这种东西存在,那么人类是多么无能为力啊,一切就甘心由“命运”摆布吗?我们遇到的所有事物,孤独、眼泪、花园、温暖,大山大河,都是我们的旅途,都是我们在路过,都是偶然相遇然后各自离去,茫茫旅途何处是终点啊!
“路过”,是一个带有诱惑与伤感的词汇。我们一直在路过,我们路过男人,路过女人,路过欢颜,路过愁肠,路过温暖的怀抱,路过寒冷的孤枕,路过村庄的炊烟袅袅,路过城市的霓虹闪烁,受过别人的忠信友爱,也见过人心的善变。其实,我们一路得到,也一路失去。路途中,即使没有了牵手的引路人,一个人也须越过高山湖泊,去找寻那个飞走的“气球”,遇到的美好与遗憾,都是生命中的养分,送我们上路直到抵达终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旅途,上演着不同的故事,路过不一样的风景,重要的是用心感受,珍惜拥有的一切。朴树用这首歌诠释了生命是一段旅途,或美丽如盛开着花朵的城堡沐浴着太阳,或温暖如牵着手给你鼓励和爱的亲朋好友,或辽阔如大河山川寄默无语,或寒冷孤寂如荒凉的末日。
时光总会逝去,生命总会枯萎,连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也会在记忆的长河中随风淡去,唯有感恩和珍惜。
四
朴树,这本身就是一个独特的名字,看一眼就能记住。
歌如其名,似乎有种魔力,可以召集关于青春的记忆,闭上眼,只要我愿意,我就可以回到那段甜蜜的时光里。那是个时光隧道,在疯狂旋转中将那些泛黄的记忆碎片拼凑起来,我不想忆起的自动删除,只留下美与甜,还有淡淡的诱人的忧伤。很多事情,只要经过时间的打磨,打上时光的烙印,回忆触摸起来便会镀上一层美感。听朴树的歌,会带来莫名的感动。这种感动,源自朴树一如既往的诚恳,更源自那些与青春有关的记忆。朴树用最触动人心的旋律与歌词,触碰到了每一个人的青春记忆。在我最美好的年华里,朴树曾用干净纯粹的声音温暖了很多个或孤独或喧闹或痛苦或甜蜜的夜晚。每每忆起,竟不能言语,柔和的笑容,谜一样,只有自己懂。
2014年发的《平凡之路》给了我许多的感触,尤其是看完他去年发的长微博之后,觉得每一句似乎都是他这十三年来经历过的浮浮沉沉。还记得这首歌发行之后,几乎占据了各大网站媒体,掀起了一股感慨朴树回忆青春的潮流,一时间火得不行,几乎是一边倒的好评。当然,也有人评价此歌编排一般,不太像朴树的曲风,没什么特色。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了很多人的单曲循环,人们需要的就是那点共鸣。
有人说,娱乐圈只有两个人拥有这样的待遇,一个是做音乐的朴树,一个是拍电影的金城武。他们长期不见踪影,一现身却又立刻成为被万千人捧在手心的宠儿。人们对他们只有喜爱,就连无情的时间也是。这么多人对朴树有着近乎“溺爱”的情感,我想大概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曾有一个拒绝世俗拒绝成长的自己,而朴树恰好就是那样的存在。他是我们无力成为的那个自己。当时有句话特别火,“十年一首歌,爱他的人都醒了”。没错,一听到他的声音,我们都知道,他回来了,我们身体的某处有醒来的感觉。
听了这首歌才发现,十几年的光阴,朴树已经从那个在白桦林里弹着吉他唱着歌等着姑娘的少年,那个感伤于时光匆匆流逝的俊秀青年,那个渴望生如夏花般绚烂的诗一样的人,变成了一个带着笑意平和的大叔,一个唱着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答案的中年人。他柔和了许多,但眼神依然笃定,透过清澈的眼神可以看见他的坚持在发光。
第一次听这首歌,听到“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 ,只想永远地离开,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 ,想挣扎无法自拔,我曾经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绝望着,渴望着,也哭也笑平凡着 ”,特别的心疼,感觉他的声音带着哽咽和颤抖,仿佛这些都是朴树这几年遭遇的痛苦写照一样,其实更多的是心疼那个长大了的自己。长大了的我们,一样挣扎无法自拔,也闹也哭也笑,平凡的活着,早出晚归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或安稳或跌宕,或顺利或坎坷,一切就都那么进行着。
每个人都在徘徊,每个人都在路上,每个人都软肋和铠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可以讲述,而我的青春故事里有朴树美妙的歌曲。不管未来他消失几年再出新作或是干脆就不出,我想,朴树一直都会在我的心里,他的歌一直都放在我的常听歌单中。关于朴树,还有许多是我未曾想到的。
对朴树,正是应了那句话,始于歌声,陷于才华,忠于人品,久于性格。任歌坛风起云涌,我想,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娇玫万朵,独摘一枝怜,这也是一件具有美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