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2018-01-24

山西档案 2018年5期
关键词:联网文献图书馆

图书馆是高校知识储备的核心场所,如何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实践证明,每一项信息技术的产生,都会为图书馆服务带来转型和创新的契机。物联网作为一种智能交互型的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

一、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及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现状

(一)物联网的发展前景

物联网指的是利用互联网和感知设备,在物体与物体之间建立有机联系,从而实现信息自动采集和充分交互的一种网络技术。[1]物联网的“物”是指一切存在于物理世界﹑虚拟世界﹑数字世界中的实体或对象。所有对象与事物在物联网中都有特定的标识,以便在实际中进行识别。物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设定了统一的通讯协议,用来识别特定对象标识,进而实现信息的交互传播。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运用射频技术(RFID)首次建立了物联网“自动识别中心”,并提出“任何事物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互连接”的物联网概念。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它的技术类型和内涵有了极大拓展。在我国,物联网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并被国务院确立为中国五大新兴产业之一。[2]物联网已成为继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

(二)物联网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现状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文献检索服务较为单一,主要根据书名﹑主题或者作者名进行查找。[3]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检索技巧,很难快速检索出想要的文献。物联网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发展,有助于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检索服务,促进了高校图书馆的智能化转变。高校图书馆服务系统结合物联网技术,可以从学生无序的检索行为中挖掘需求点,进而掌握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借阅偏好,有针对性地将合适的图书推荐给学生。物联网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加大了学生对图书馆的满意度。物联网还能帮助高校图书馆做好专题化服务。由于学生的阅读行为通常具有无序性﹑随机性,而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更深入地进行数据提取和分析,将专业背景与个体特征相类似的用户进行汇总,增强图书馆服务系统的可预测性。图书馆还可以按照分析结果,构建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共性专题,从而实现针对某个群体的个性化服务。

二、物联网技术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转变

(一)从封闭型服务转向开放型服务

在传统图书馆服务体系下,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工作是保存已收藏的各类文献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提供被动式﹑封闭式服务。[4]从服务方式看,它主要包括文献存储﹑文献整理﹑文献借阅及馆际互借等。物联网的应用能够帮助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建立起信息的无缝连接,读者可以享受到不受馆藏资源﹑阅读时间﹑阅读地点限制的服务。同时,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也能够实现信息的充分交互,继而构建开放型﹑多层次的服务体系。

(二)从被动型服务转向主动型服务

在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中,高校图书馆基于读者提出的要求进行服务响应,处于一个被动服务的状态,一旦馆方提供的服务响应未满足读者需求,将迫使读者重新描述服务要求,图书馆对此再次进行服务响应。[5]这一服务状态不仅造成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低下,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读者的阅读体验。在物联网视域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变得更加智能化,当图书馆在受理读者信息服务需求之后,管理系统会自动对需求的类型﹑趋势进行分析,为读者提供信息推送服务或者个性化服务。

(三)从浅层信息服务转向深层知识服务

一些高校图书馆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所提供的信息服务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当读者查询文献资料时,只为读者提供具体而单一的服务,既不能将相似文献联结成一个专题供读者查阅,也不能有效引导读者深入探索学科知识或交叉学科知识。而在物联网视域下,图书馆的各类活动主体能够启动智能化功能,主体与主体之间借助物联网可以实现充分的信息交互和共享。在这种情况下,图书管理系统在接受读者文献需求的同时,会自动分析并向读者呈现相关文献。

三、物联网技术推动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创新

(一)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创新

一是借助物联网实现多元一体化服务。这种服务以读者的需求为导向,通过改变服务时间﹑环境﹑工具﹑手段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在物联网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利用网络超链接功能,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合理编排资源库﹑文献目录,并与文献传收服务紧密结合,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6]以文献检索为例,高校图书馆通过物联网将各种检索技术融为一体,不断提高读者的检索体验。

二是利用物联网实施个性化服务。在传统模式下,高校图书馆实施的大多是“一对多”的服务,而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个性需求,增加“一对一”或“多对一”服务。丰富的网络资源为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提供了基础性保障,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又推动着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不断深入,两者相互联系﹑共同发展。从高校个性化服务发展的现状看,实施纵深阅读服务和多元化服务是一大发展趋势。物联网技术能够满足读者的网络文献传递﹑在线参考咨询﹑馆际互借等多类需求。

三是利用物联网推动人性化服务。物联网技术帮助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多元化服务机会,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服务类型。用户在阅读中可以选择手机平台服务﹑电子邮箱服务﹑电子标签服务﹑人工服务等。此外,借助RFID图书馆自动管理系统,高校图书馆还可以为用户提供灵活多样的订阅服务,如手机订阅﹑邮箱订阅﹑RSS订阅﹑PDA订阅等。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载体的创新

一是RFID图书馆自动管理系统。在物联网视域下,RFID图书馆自动管理系统中的RFID标识在无线射频技术的辅助下,能够实现读者自助还书﹑自动分拣﹑快速盘点作业等功能,为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带来更广阔的空间。RFID标签内含有无线射频和集成电路,通过这些介质实现信息传输。[7]该标签具备信息更新﹑资料分类﹑资源统计等功能。当标签与系统检测仪天线同时工作时,会自动在馆藏资源上粘贴识别标志,这等于为每一本图书建立一个小型的数据资源库,再通过传输系统实现射频识别信号的交互传送。RFID支持多标签同时读取,无需对准标签扫描,并能有效避免读取碰撞。此外,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还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管理服务。例如,在传感器节点处设置温度感应装置,可以有效预防图书馆发生火灾;在节点处设置湿度感应器,可以实时监测图书的损害情况,避免因图书长期无人借阅而发生变质或发霉现象。

二是云计算智能图书馆系统。利用物联网构建云计算智能图书馆系统,可以实现以下服务创新:网上借阅﹑网上购书﹑电子文献订阅﹑文献摘取﹑个人数字空间展示﹑个人数字图书馆建设等。其中网上借阅服务功能与RFID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借阅功能的原理相似,都是利用传感器进行信息传输与处理。但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云计算借阅功能借助互联网平台,利用虚拟化手段将RFID标识信息传入虚拟环境之中,通过平台管理实现借还书服务。高校图书馆云计算智能管理系统首先负责处理用户的借﹑还﹑购书请求,继而将信息传送到物联网服务器,而用户则成为交付终端。宏观意义上的云计算图书馆曾经得到业务专家的广泛推崇,但在实施过程中不能有效保护作者的著作权,在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中有较大的应用瓶颈。而在利用物联网构建的云计算智能图书馆系统中,读者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建立个人数字图书馆,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推广销售。这既满足了其他读者的需求,又规避了著作权的问题。

(三)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的创新

一是提供随时随地的阅读服务。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高校图书馆突破了馆际资源﹑馆藏空间和开闭馆时间的限制。高校图书馆利用物联网中的实时交互技术,可以在校内科学配置传感器节点,实现校内图书馆资源全方位覆盖的格局。物联网管理系统负责监测与搜集各个节点处的资源使用状况﹑网络服务情况和设备运营状态,一旦某一节点出现服务问题,系统会自动发出预警信号,为管理人员的维修提供方便。各个传感器节点为整个图书馆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的信息监测,只要物联网各子系统保持正常运行,用户就能享受到24小时不间断的阅读服务。

二是提供更为完善的知识推送服务。物联网具有超强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会自动记录用户的借阅行为和适用信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用户的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将零散的用户信息有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针对用户需求的小型数据库。管理员充分利用这一数据库分析读者的借阅习惯,在此基础上为用户指定相应的服务机制或措施。同时利用物理网管理终端收集各类文献资料﹑数据资源,并从中分析﹑筛选﹑提炼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这既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到位的文献信息服务,又推动了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多元化。在这一服务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阅读习惯﹑身份地位﹑阅读兴趣﹑专业需求等提前选择或定制一些文献资源。用户不仅能够在第一时间接受自身所感兴趣的信息服务,还能借助交流平台与图书馆进行直接沟通,有利于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

三是进行深度的信息挖掘和信息融合,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在传统的信息服务过程中,图书馆为用户提供基本的信息素材,但读者想要获取有用的信息,还需对素材进行筛选和提炼,尤其是对那些学科交叉性强﹑专业领域广的素材,更需要进行深挖掘和精加工。在物联网视域下,高校图书馆能够对各类素材进行关联分析和深入挖掘,并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合。云计算平台的应用使大数据运算成为现实。在结合物联网技术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能够发挥更强大的资源存储﹑分析和深度知识融合处理功能。

猜你喜欢

联网文献图书馆
“身联网”等五则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抢占物联网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飞跃图书馆
可再生能源与物联网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