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内康德自由观研究文献写作方法分析
2018-01-24赵彤
赵 彤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 300134)
一、文章题目及摘要关键词分析
通过对先行文献进行题目、摘要和关键词的研究对比可以发现:
首先,这些文章题目与摘要及关键词都是相互对应,题目、摘要和关键词构成的部分基本可以较为完整地体现文章的主旨和思想;
其次,文章题目的选取有些学者是从抽象概念去解读,有些学者则是从具体的观点出发去理解,还有从思想的贡献及现实意义角度去阐述。例如《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邓晓芒)等就是从康德的自由观本身出发,去理解其概念层次以及层次划分的内在逻辑。但是《论康德的道德自由观》(李建华 覃青必)、《康德的主体性自由观》(孙月才)等文章则是从康德自由概念的不同层次和具体观点内容去阐释康德的自由观。也存在着例如《康德自由观的历史贡献及当代意义》(洪克强)等这类的从康德自由思想的历史贡献和当代意义去挖掘康德自由观的文章。
再次,即使文章题目范围相近但具体内容因分析角度的差异,会出现新的视角和方法。例如,同样是对康德的自由概念进行分析,邓晓芒提出了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和自由感这三个层次,并对这三个层次进行深入的分析阐释;白如君则在邓晓芒划分的三个层次基础上,加入神学维度,将康德的自由观划分为先验自由、实践自由和至善自由三个层次,并分析其内在关系,凸显神学维度。
最后,从对关键词的对比分析来看,“自由”这一最核心的研究对象几乎出现在每一篇文章的关键词之中,而“康德”作为研究对象的载体出现频率也很高。除此之外,每篇文章根据自己对于研究对象的着眼点和文章结论的落脚点,会选择不同当然关键词,两篇文章即使主题相近,其关键词也存在差异。
通过上述对论文题目、摘要以及关键词的分析,可以得到一些启示:首先,关于康德自由观的研究,选题范围和视角是多重的,即使选题范围相近,文章主旨也不尽相同。这些差异反映在文章结论中,就会产生对康德自由观的不同解读。因此,我们在研究康德自由观时要多角度思考论题。
二、文章导言分析——文章研究目的分析
文章导言体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章主旨。通过对现存先行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不同的文章在康德自由观的研究上存在着不同的研究目的,大概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解决研究对象本身存在的问题,从理论的高度去分析,进而去解决问题或者深化理解问题。例如《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邓晓芒)这篇文章中,作者从研究康德自由观的难题,即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出发,试图给康德所使用的自由概念作一个层次上的基本划分,将康德的自由概念分为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和自由感三个层次,通过对自由概念层次的划分与研究,找到更好的解决自由与关系难题的出路。
第二,解决先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视角和方法,补充相关研究。例如胡万年,张荣的文章对康德的自由概念的研究的目的在于对国内外研究视角进行拓宽。作者在其第一部分首先肯定了邓晓芒将“二分法”发展为“三分法”以及申扶民把康德的自由概念发展为另一种类型的“三步曲”的理论贡献其次,作者分析了二者理论的不足,提出要从康德自由概念自身的内在逻辑,即可能性、实在性、现实性和实际性四个存在论维度展开的。最后,作者指明了文章试图从自由的可能性、实在性、现实性和实际性四个存在论维度考察康德自由概念的写作目的。
第三,阐明研究意义,揭示文章研究内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例如,在苏娅关于康德法权自由思想的文章中,作者由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引出了法权思想与先验的自由以及实践的自由是有区别的,进而提出了法权是“第三种自由”的理论,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说明了其研究的必要性。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学者围绕康德的自由观进行研究的选题目的是不同的,有的以研究康德自由概念本身为目的;有的目的在于完善前人关于康德自由观内容和概念层次划分的研究,提出自己新颖视角和观点;还有的目的在于使康德自由观的某些方面研究得到重视和发现。这些都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1]邓晓芒.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2]苏娅.论康德的“第三种自由”[J].深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3]胡万年,张荣.康德自由概念的四个存在维度[J].现代哲学,2011(04).
[4]白文君.论康德自由的层次性及逻辑跃进——兼论康德自由论的神学维度[J].学术论坛,2011(08).
[5]方朝晖.康德对近代西方自由观的扬弃[J].求索,1992(03).
[6]王立.康德的先验自由观及其在近代哲学史上的地位[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05).
[7]孙月才.康德的主体性自由观[J].江汉论坛,19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