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古今解读的差异与教学分析

2018-01-24

山西青年 2018年19期
关键词:望文生义恩惠现代汉语

吕 悦

(广州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一、古今解读差异分析

古往今来对《论语》的误读有许多,笔者在此选取了八条古今解读差异较大的句子,并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断章取义,即不顾全篇内容,孤立地取其中一句的意思,导致引用与原义不符。第二类,望文生义,即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一)断章取义

1.父母在,不远游

出自《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翻译为,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1]

在崇尚孝道的中国社会里,“父母在,不远游”一直被作为“金科玉律”存在着。似乎只要父母还健在,我们就不应该到远方,要留守家中侍奉父母。这种观点直至今时今日还在影响着我们,许多人以此为依据来批判那些远离家乡,到大城市工作生活的“北漂青年”。当然,侍奉父母的本意是正确性,但这与《论语》中孔子的愿义大相径庭。孔子认为,父母健在时,尽量不要长时间远离家门,但只要你有去处,与父母解释清楚,那出远门也是可以的。

这种断章取义的误读是为了传达自己的想法而刻意引用《论语》,不应该被提倡。

2.三思而后行

出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翻译为,季文子每件事考虑多次才行动。孔子听到了,说:“想两次也就可以了。”[1]

“三思而后行”指的是凡事都要再三思考再行动,现在多为赞颂某人做事讲求仔细,属于褒义。但是在出处《论语》中,也就是它第一次出现时,却是被作为贬义的。孔子说季文子做事想太多,想两次也就够了。实际上,三思而后行是指一种做事风格,它在特定的环境下可褒可贬。因此,在《论语》本义和现代俗语的应用中它的感情色彩是相反的,两者皆有理。

3.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论语·子路》,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翻译为,孔子说:“言语一定信实,行为一定坚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而只管自己贯彻言行的小人呀,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1]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言必信,行必果”指的是: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2]其实现代汉语对此句的理解和孔子的原义是一致的,差别在于对于这种“言必信,行必果”要如何看待的问题。在现代汉语中,我们通常用这句话来赞扬一个人的言出必行,属于褒义。然而在《论语》中,孔子却非常唾弃这种行为,认为这是只顾贯彻自己言行的小人。关于整句话的理解历来都争议较大,也是让后代儒家学者费解的事。但现代汉语中将其从难以理解的原句中抽离,只取其本义,也未尝不可。

4.以德报怨

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翻译为,有人对孔子说:“拿恩惠来回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拿什么来酬答恩惠呢?拿公平正直来回答怨恨,拿恩惠来酬答恩惠。”[1]

以德报怨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就接受这种教育:当别人欺负你的时候,不要记仇,反而给他好处,用恩惠回报怨恨。但事实上,孔子对以德报怨是持反对态度的,拿公平正直来回报怨恨,拿恩惠来酬答恩惠才是孔子的原意。

为何“以德报怨”会在千百年来都被刻意曲解?根源在于“以德报怨”符合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使信仰孔子的万千民众成为“以德报怨”的顺民,后世就将这个含义保留了下来。如今“以德报怨”则作为一种善良、美好的品质而被赞扬。

另外,老子主张“以德报怨”与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此德非彼德,不可同日而语。

(二)望文生义

1.三月不知肉味

出自《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翻译为,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于是道:“想不到欣赏音乐竟到了这种境界。”[1]

《现代汉语词典》对“三月不知肉味”两种解释:其一,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其二,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2]第一种解释和《论语》中的原义相符,但第二种解释就是望文生义,根据字面意思而导致的误读,进而成为了另一种内涵,用以形容清贫。

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翻译为,子夏说:“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1]

古往今来的学者对论语中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都有多种解释,关于“仕”字,也有学者认为该字应译为“实践”,此句讲的是实践与学习的关系。笔者在此采用的是杨伯峻《论语译注》中的翻译,将“仕”译为做官,将“优”译为“有余力”。但人们对这个句子的理解非常容易望文生义,将“优”理解为“优秀”,认为“当官当得好的就去学习,学习好的就去做官。”这种理解脱离了《论语》原义,是根据现实生活而产生的想当然的理解。

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出自《论语·八佾》,子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翻译为,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有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1]

在家设置“八佾”是只有太子才能享用的大型舞乐队,季氏严重违背了周礼,引发了孔子的一番议论。但孔子的本意并非告诫后人什么忍或者什么不忍的观念,而是慨叹季氏的背礼之道,以喻后世,僭越之道起于微小。

后来人们就用“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成语,指事情恶劣到了让人不能忍耐的地步。但常常有人把此句与“士可杀,不可辱”混淆,甚至误解为“士可忍,孰不可忍”。

4.文质彬彬

出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翻译为,孔子说:“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1]

“文质彬彬”原本是对君子人格的要求,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只有既文雅又朴实,“文质相符”才是真正的君子。但后世给予“文质彬彬”另一层含义,把原义中的“文采”和“朴实”改为“文雅”,用来指人文雅有礼貌。

二、面对解读差异,教师的应对策略

(一)合理看待古今解读的差异

对于那些已经被收录为成语或俗语的句子,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可以使用其新的意义。如:“文质彬彬”,用来指人文雅有礼貌;对于那些被大众所认同,约定俗成的句子,可以在日常的交际场合使用。如:“三月不知肉味”,表示已经许久没有吃过肉了;对于部分断章取义,刻意引用的误读则不提倡。如:“父母在,不远游”,年轻人只能留在家乡工作生活以赡养父母。

(二)保证《论语》教学的准确性

初中和高中的语文教科书收录了《论语》多个篇目,其中不乏一些容易引起误读的句子。《论语》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多做准备。备课时,不仅仅关注到教科书中选录的句子,还应该对《论语》有大致的了解与认识,有疑惑的地方应及时翻阅《论语集注》《论语注疏》《论语译注》等工具书,或到网上查找文献资料,确保自己能准确理解《论语》的内容。教学时,如果学生对论语的理解产生偏差,教师应及时纠正。教学后,督促学生背诵和复习,做到温故知新。

(三)教师应重视传统文化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是语文课程资源的主要开发者。因此提高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语文课程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条件。教师应重视传统文化,将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除了教科书中收录的传统文化篇目,教师还应该广泛涉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传统文化知识,培养传统文化情感。

猜你喜欢

望文生义恩惠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浅议英语习语翻译中的“望文生义”
浅析中日两语言中的授受关系
爱你本来的样子
《恩惠》中女性人物的成长
翻译切莫望文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