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典型森林城市发展及趋势研究∗
——对北京森林城市建设的启示
2018-01-24赵海月许晓明
赵海月 许晓明,2 周 煜
1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 100083 2 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 北京 100083
近年来,我国极为重视森林城市的建设,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着力提高森林质量,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方针。北京在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中也提出建设 “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而大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举措。欧洲森林城市建设历史悠久、成效显著,本文选取中、东、西欧3个典型城市——维也纳、莫斯科和伦敦,分别研究其森林城市的建设历程、模式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北京森林城市建设提供经验和参考。
1 维也纳森林城市建设
维也纳森林资源丰富,依托 “维也纳森林草坪带” (下称森林绿带)的建设,形成了完善的城市森林网络体系。
1.1 维也纳森林城市建设历程
维也纳森林城市建设历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一战以前的森林城市形成阶段、一战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发展阶段,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的完善阶段。
中世纪时,维也纳以城墙和草原斜坡为城市边界,周围环绕着森林、村庄和农田。1856年,维也纳拆除了城墙,并将森林划入拆除范围,在Josef Schöffel(维也纳市长)的努力下,维也纳西北部的森林得以保留,并在城市外围建设森林绿带,同时颁布了沿用至今的 《森林法》。1905年,议会决定将森林绿带建设成为保护区,并划定其5部分主体结构[1]。这5部分通过景观路进行连接形成环带状结构,构成了早期维也纳森林城市的布局。
一战和二战期间,由于土地价格下降,政府大量购买私人的森林和土地,为森林绿带进一步闭合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70年代,由森林、绿带和生态保护区组成的 “敏感地区系统保护”项目开启,森林绿带的规模逐步扩大,环状结构也更加完整。20世纪70—90年代,森林绿带的主要功能由生产转变为休闲和生态,森林城市的建设也由郊区转向城市内部,同时重点建设城市公园,城市内部的森林规模迅速扩大,但仍缺乏城市内外绿色空间的联系。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更加重视森林城市建设的生态效益和休闲功能,重点发展城市开放空间体系和建设绿色连接系统。 “1994年,议会开展 ‘一千公顷扩建’项目,划定了城市的绿色空间区域 (包括森林绿带、绿楔和绿色连接)和郊区的潜力地块[1]”,并进一步扩大城市森林规模,闭合森林绿带,使部分开放空间与森林绿带相连接。1995年,议会通过 《维也纳绿带1995》规划,增加森林绿带规模,继续完善绿带建设,至2005年,维也纳森林绿带面积达215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51.8%。绿带也由初期的城市森林、农田扩展到自然保护区、城市内部的花园、公园、开放空间等,它们通过绿道系统进行连接共同形成了维也纳森林城市的网络结构。
1.2 新版规划中维也纳森林城市的发展趋势
2013—2014年,政府颁布 《维也纳城市发展规划2025》和 《维也纳绿色开放空间规划2025》对森林城市结构进行了调整。
1)继续完善森林绿带之间的连接。规划继续强调对森林绿带的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完善部分森林绿带,同时建设多条通往绿带的绿道[2]与城市内部开放空间体系连接。
2)增加线性连接,完善城市绿道体系,构建更加合理的城市开放空间—绿道—森林绿带—维也纳森林的网络格局。规划中将新建或提升4种类型的绿色连接,分别是 “新建绿道、近郊绿道、景观风景道和城市绿道[3]”。通过建设和改造绿色连接,维也纳城市绿道更加系统化,并完善了森林城市的网络体系,使城市森林更高效地发挥生态服务功能和休闲游憩功能。
3)增加城市公园与开放空间。城市内部原有64个2~10 hm2的小型公园和8个10~50 hm2的大型公园。为改善城市公园分布不均的情况,规划将新增9个2~10 hm2的公园。新增的公园为居民提供了休闲游憩场所,扩大了城市内部的森林规模。
除了以上调整内容外,新版规划还在 《奥地利可持续森林管理:奥地利森林报告2015》的基础上,针对维也纳森林特征强调了对 “森林的近自然抚育与管理,保证森林的健康;根据城市森林的类型确定其林分组成和结构,并逐渐朝着目标方向进行引导,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使其充分发挥复合的功能”[4]。上述新版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将进一步完善森林城市体系,巩固维也纳世界宜居之都的地位。
1.3 维也纳森林城市的复合功能
维也纳城市森林在休闲旅游、科普教育、林产品生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森林旅游是维也纳旅游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天天去森林的市民占城市总人口的3%,每周和每月去一次的分别是28%和26%,偶尔去的占33%”[5]。由于游客众多,在维也纳5大森林游憩区周边出现了大量以 “森林”为主题的咖啡厅、餐馆,这为周围居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政府同样重视森林的科普教育,开办了 ‘维也纳森林学校’,以森林教育为主题开展森林游学,加强孩子对森林和环境的认知[6]。此外,维也纳森林的林木产品和林副产品产出效益也非常可观,据统计,“600个供应点年销售22~25万株圣诞树”,满足了全市的圣诞树供应。另外, “维也纳根据科学的方法确定采伐区域,保证了森林的阳光需求,提高了森林质量,也带来了每年40万m3的木材”。总之,发展高质量的城市森林不仅具有突出的生态功能,更蕴含着不可忽视的休闲、旅游和经济价值。
2 莫斯科森林城市建设
莫斯科森林城市建设以大量的森林公园为特征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森林公园保护带。
2.1 莫斯科森林城市建设历程
1934年,莫斯科政府首次提出设置森林公园保护带,随后出台的 《莫斯科改建总体规划》将上述保护带确定下来,森林以 “绿楔”的形式伸入城市内部与城市中的绿色空间相连接。1971年,新版城市规划决定采用 “环形加楔形”的城市绿地布局,将城市划分为8个大区,以绿带相隔离,除核心区外的7个大区均有一片1 000 hm2以上的楔形绿地连接郊区森林与城市绿地。至此,莫斯科森林公园保护带的结构基本形成并沿用至今。1975年,政府批准了 《首都绿化总体方案》,大幅增加城市绿地的面积。一方面在城市外围营造7块楔形绿地伸入城市之中;另一方面在城市内部扩大了森林规模,营造放射环形的绿色开放空间并与绿化轴和楔形绿地相联系。至20世纪80年代,该方案的实行使莫斯科城市与森林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了 “自然中的城市”格局,也基本形成了莫斯科城市绿地系统和森林城市的网络格局。
2.2 莫斯科森林城市的发展趋势
1999年,莫斯科编制了 《莫斯科自然综合体规划》,自然综合体成为莫斯科森林城市建设的新载体。规划将 “自然区域 (森林、森林公园及自然和非人工河流溪谷)、城市绿地 (公园、花园、自然风景区以及居民区、公共场所、生产企业、市政绿地等)、备用区域 (将被破坏的地区、受损的自然区域)划归为自然综合体[7]”。该规划还提出了自然综合体的发展方向:首先,保护莫斯科市与州的自然综合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这是莫斯科第一次将着眼点从城市扩展到区域,改变莫斯科市与州在城市森林建设方面的不协调,构建范围更广、效益更高的区域森林城市群。其次,保护并增加自然综合体,扩大了城市森林的规模;再次,将分散的绿色空间联系起来增强自然综合体之间的连续性,构建生态廊道,形成城市绿网。
2010年政府颁布了 《莫斯科城市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5》,在规划中仍然强调建立绿色空间连接体系,保证自然景观的连续性,不仅要将莫斯科州及城市外围的森林通过楔形绿地一直延伸到莫斯科河,还 “沿用构建新绿化带并调整现有绿化带的政策,并把连续的自然带同分散在城市各个角落的绿化空间结合在一起[8]”。此外,由于莫斯科城市内部绿色空间较少,游憩林接待游客过多、负荷过大[9],新版规划增加了中心区城市森林的规模,并增加小微绿地,以减少城市森林的游憩负荷。虽然这版规划对森林城市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但有些内容仍值得探讨,如快速扩大现状城市用地面积将对城市森林造成破坏[8]。因此如何在城市改建过程中减少对城市森林的影响,保证并改善现有城市的生态格局和景观体系,需要当局进一步研究。
3 伦敦森林城市建设
伦敦以开放空间系统为载体建设城市森林的模式极具特色,已成为高密度人口大都市发展森林城市的典型方式。目前伦敦开放空间规模巨大,占城市总面积的39%。
3.1 伦敦森林城市建设历程
伦敦的开放空间系统历史悠久, “是历次大伦敦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规划的内容和重点反映出开放空间规划的环带状网络化—城市公园均布化—城市绿道网络化建设的阶段式发展过程”[10]。
环带状网络化开放空间体系由绿带和网络化的开放空间组成。19世纪末霍华德 “田园城市”理论孕育了绿带思想,并于1938年通过 《绿带法》确定了环状绿带。1944年,阿伯科隆比编制的 《大伦敦规划》将绿带纳入到城市结构中成为城市的第3个圈层。该规划还提出建设城市公园,形成 “花园—城市公园—公园道—楔形绿地—绿带”的连续开放空间网络格局,这也形成了伦敦环带状网络化的开放空间体系。
1951年,《伦敦景观指导》指出伦敦缺少绿色植被覆盖的开放空间的状况以及城市公园分布严重不均等问题,并提出增加城市森林规模,开放空间均质化等一系列措施。1976年,新一版《大伦敦发展规划》出台,最大的变化就是对公园进行分级配置,按照近郊公园、城市公园、区公园、居住公园和小型居住公园5类分级别、按服务半径布设在城市之中,使开放空间的配置进一步均质化。这两部规划确定了伦敦城市公园均布化的开放空间体系,但过分注重 “点”和“面”形式的开放空间,对开放空间之间的线性连接重视不足,没有形成网络化的结构,城市森林功能的发挥受限。
1976年以后,伦敦开放空间建设中增加了绿色廊道的规划内容。1991年,汤姆·特纳提出了新的城市开放空间建设思路,即绿色廊道的网络叠加 (包含步行、骑行、生态绿色通道网络和河流廊道网络),通过绿色廊道串联起绿带和开放空间,形成城市绿网。伦敦绿道网络化开放空间体系的构建弥补了前2个阶段开放空间规划的不足,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森林复合功能发挥、开放空间使用的方便性和可达性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形成了合理的森林城市网络结构。
3.2 新版规划中伦敦城市森林的发展趋势
2017年12月,政府颁布新的 《大伦敦总体规划》,该规划重视城市开放空间体系的完善,将提升城市绿地的规模和质量,加强开放空间的连接性作为重点。规划2019年建成国家公园城市,2050年建成绿色城市,林木覆盖率在现有基础上提升10%,绿地率达50%。规划首先要求适当增加绿带和城市开敞地的规模,提升其可达性和质量,重视与其他开放空间的连接;其次对全市的开放空间进行评估,确定开放空间不足及可达性差的区域以进行补充建设。另外,在城市开放空间体系的分级方面,相较之前规划所设定的5种开放空间类型,新版规划又增加了2种——口袋公园和线性开放空间,强调了小微绿地和线性连接的重要性。此外,在城市森林建设方面,“规划对市域范围内的树木进行了生态量化评估,实施生态补偿机制[11]”。当树木被移除时,需替代种植至少等量的树木或交纳弥补该树木功能缺失的费用。这一系统依靠CAVAT或i-Tree Eco等树木评估技术得以实现。在政策方面,暨2013年制定涵盖 “大伦敦绿色网络构建、开放空间战略指导、树木与森林战略储备、伦敦基金会[12]”等内容的 《绿色基础设施与开放环境:自治区树木与森林战略》之后, “市长和林业委员会编制了植被策略的补充规划指南以帮助各区实现城市森林的科学管理”[13]。
4 欧洲典型森林城市建设对北京的启示
2017年北京市确立了创建 “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上述城市的先进经验可为北京森林城市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从区域森林系统和生态环境共同体角度谋划,发展区域一体化的城市森林体系,积极倡导京津冀森林城市群的建设。北京应在 “科学分析和甄别城市群发展对环境、经济、文化和社会多种需求基础上,构建大斑块森林、贯通性生态廊道、国家公园和区域性森林文化基地等大战略[14]”,不仅要继续加大平原地区的森林建设,还应带动天津、石家庄等地的森林城市发展,加强与京津冀森林体系的联系和对接,实现城市森林的聚集效应。
2)注重发展近自然森林,使城市森林的外貌、群落、空间结构接近自然配置模式,并实行近自然的抚育与管理,使森林生态系统建立起高效的自我维持机制。北京的山区及现状较好的城市森林应继续保持近自然的抚育,人工辅助促进其自然更新,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平原地区及改造区域,应逐步营造近自然的森林结构,形成无需过多人为干预的近自然城市森林。
3)重视线性绿色连接,构建网络化和连接性更强的城市森林体系。高度的绿色连接性是森林城市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要求,可弥补城市森林区块和层级之间不连续、割裂的状况,使绿色空间系统化,并进一步促进多种效益的发挥。北京目前的绿道及线性绿色空间建设还有待完善,应抓住创森契机,加强连接,并突出生态廊道、绿色基础设施等线性城市森林的功能作用,构建纵横交错、高度连接的城市森林绿网。
4)注重城市森林复合功能和多种效益的发挥。应在大力提升生态功能和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升休闲游憩、科普教育、历史文化保护展示等功能,使市民生活与森林产生更为紧密的联系。
5)优化城市森林评估管理技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城市森林的建设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引进更加先进的管理技术,大量培养引入高素质专业人才,更加科学合理地管理城市森林,保证城市森林的健康发展,如伦敦城市森林的建设和管理就 “注重环境容量和综合管理模式的研究,广泛应用计算机和生物技术实现现代化管理”[15]。
总之,北京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次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不仅能极大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能解决城市诸多问题和矛盾,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因此,应向其他世界一流森林城市看齐,推进森林城市的建设,支撑北京市 “世界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