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邮政机要件到EMS
——高校学生档案寄送新模式

2018-01-24谢文杰

云南档案 2018年3期
关键词:邮政大学生工作

■ 谢文杰

根据中国集团公司发布的通知《关于规范邮政机要通信渠道传递大学生档案等有关工作的通知》(业务函[2015]117号)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公司自2015年6月1日起,全国各大专院校、人社部门以及人才交流中心的“大学档案”不再通过邮政机要通信渠道传递,移交当地邮政公司办理。要求各邮政公司“引导有关单位将原来由邮政机要通信渠道传递‘大学生’档案转由‘EMS标准快递’等方式传递”,这就意味着我国60余年“机要寄送”大学生档案的历史画上了句号。新的高效学生档案寄送模式的转变在提高寄送转递效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现实挑战,需要各方认真研究解决,切实为高校学生做好服务。

一、寄送方式转变的优势分析

根据新的规定和要求,采用EMS寄送大学生档案主要步骤:(1)将大学生档案整理好后装入档案袋(封面要详细注明学校、学号、姓名、所在地、材料名称等)。(2)将档案用封条封装好并加盖骑缝章(学工办公章即可),粘贴封条需将档案袋封口处用封条封住并“包边”至档案袋正面。(3)将封装好的档案装入EMS专用套封内,EMS封口处已备好“双面胶”,将封口“封牢”“压平”。(4)将EMS“四联单”底胶撕下并粘贴至EMS专用封套背面封口“骑缝处”,将第③联“寄件人存”页撕下,与档案一同在邮寄时交至学工部,备查。新的寄送方式改变了传统机要寄送模式复杂、低效、易丢失等弊端。

1.寄送效率更高。机要寄送程序复杂,通常是通过派专人送取,先要先让档案管理单位办理登记手续,然后统一寄送至本省省会城市,由省级邮政机要班登记,再寄送到目的省份省会城市,待当地省级邮政机要班登记后再派专人送达至接收单位。一份机要件寄送需要十几天,每到高校毕业季,从档案寄出到收到花费一个月时间也经常发生。而EMS快递高校学生档案,没有机要件层层审批的繁琐手续,可在1-4天到达,遍布全国2000多个EMS寄送网点使偏远地区也能享受到快捷高效的服务。高校通过EMS寄送方式突破了机要寄送时间和“专人”的藩篱束缚,实现“随叫随到”、“随寄随走”。

2.后续查询便捷。大学生档案寄送后,档案接收单位收到但不退回执,使得档案回执功能难以有效发挥。传统机要件寄送大学生档案,若没有收到回执,高校大学生档案寄送部门就无法获得档案是否被签收,只能通过机要件上的机要号到机要局当面查询(机要查询有1年时效期)。大学生档案意识淡薄,常常没有及时记录机要号,即便记下机要号也不知道机要查询的时效期限,待发现档案有问题需要查询时过了时效,档案丢失时有发生。即便是及时查询,由于机要件不接受学生个人查询,需要以学校或院系为单位才可查询,耗时耗力。而EMS寄送大学生档案,由于一件一个快递单号,通过拨打“11183”客服电话或登陆官网,输入“快递单号”,EMS寄送的每一步一目了然,极大地提升了EMS寄送模式的优秀体验感。

3.符合时代需要。2017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了400.6亿件,是2007年的33.4倍,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EMS、顺丰、“三通一达”占到了快递业务量的绝大多数。与机要件寄送对个人开放不同的是,EMS快递模式开放性、透明性更强,面向几乎所有人、各个行业和领域,更容易为大家所接受,也是符合开放、包容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寄送方式转变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档案寄送方式由机要向EMS转变,满足了学生档案寄送高效、透明的同时,EMS寄送大学生档案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和挑战。

1.高校学生档案寄送工作有待改进。EMS寄送高校大学生档案实现了快捷、高效的同时,由于是2015年才陆续推开实施,习惯于传统机要件寄送的方式,现在需要逐渐向EMS寄送方式转变,在此过程中学生、学校档案部门都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积累经营。例如,填写大学生寄送材料时未按规定要求,书写内容随便,影响档案寄送,延长了学生档案寄送时间。此外,学生不能及时提交档案寄送信息,以及查询档案去向不及时,都是影响档案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高校大学生档案数量庞大,尤其是每年6月下旬大学生档案寄送高峰期,学生们常常反应通过EMS寄送常常难以收集齐收件人的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

2.拒收、越权拆封学生档案依然存在。据某报记者调查了解到,由于《关于规范邮政机要通信渠道传递大学生档案等有关工作的通知》新规并未与教育部和人社部达成共识,一些地方人才交流中心往往抵制、拒收EMS快递档案,还是要求高校采取专人专车专送的方式传递大学生毕业档案。此外,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向的变化,大学生档案的流向也越来越广,学校档案管理者也不能完全掌握接收单位是否具有接收、拆封、保管学生档案权限。如,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前就已经联系好就业单位,认为档案直接快递给工作单位,无需人才交流中心等机构中转,殊不知有的就业单位是无权保管其档案,接收档案后常常越权拆封学生档案后又无权密封。

3.缺乏统一签收规定。与机要件寄送对签收环节有着苛刻的要求相比,EMS寄送方式寄送大学生档案的要求并不严格,这就导致不同的接收单位在签收档案时各自处置,没有统一的标准。例如,非实名签收、收发章代签,更为甚者还有门卫代签,导致大学生档案快递过程中发生问题后无法追溯。签收统一性缺乏还表现在对回执的要求方面。EMS寄送大学档案常常出现回执不退现象,且大多数回执以公章而非署名,对学生档案安全埋下隐患。

三、高校学生档案寄送方式转变应对之策

大学生档案是其整个学生生涯的真实历史记录,高校学生档案寄送工作不仅影响到档案自身的安全性,也会对大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关乎每一名同学的切身利益,需要高校、寄送部门和档案接收单位共同努力,确保大学生档案寄送工作的顺利开展。

1.进一步做好协调统筹工作。高校作为大学生档案的寄送方,应做好档案寄送前的各项统筹协调工作,为EMS方式寄送学生档案奠定扎实基础。首先是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档案寄送工作,把大学生档案工作与教学、管理工作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其次是立足学校自身实际,结合邮政公司的相关规定,制定严格的毕业生档案转递制度,规范大学生档案快递工作。再次,学生档案工作部门要顺势而为,主动迎接EMS寄送大学生档案时代的到来。从事档案寄送工作人员要熟悉EMS快递的业务,并通过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平台向广大学生宣传EMS快递知识;此外,要及时全面的收集档案寄送地址和联系方式;统一做好档案密封、盖章、装袋等工作,并与EMS快递公司及人员保持良好地沟通,做好档案寄送前后的跟踪工作。学生要高度重视自身档案,要及时关注其档案的寄送进度和签收状态,并做好记录,确保档案寄送后有据可查。

2.健全完善相关业务规章制度。作为EMS业务的主办方邮政公司应积极与教育、人社部门沟通协调,达成统一采用EMS寄送大学档案的模式共识,防止出现“拒收”现象的发生。要根据大学生档案的特殊性完善当前EMS快递的业务规章制度。一方面,划分EMS片区,防止因出现跨区竞争导致大学生档案寄送安全事件的发生;加大大学生档案寄送人员安排及培训工作。大学生档案EMS寄送多集中在6月下旬,邮政公司应在这一时间段加强人手,提高档案寄送的效率。此外,要提升业务人员的职业培训,以机要的安全标准严格要求,积极学习借鉴机要件寄送的成功经验。严格落实EMS取件、投递制度。借鉴寄送大学生录取通知书的诸多经验,采取专人取件配送,寄送时要严格署名制等规定。

3.认真落实档案签收等工作。档案接收单位要积极支持EMS这一新的大学生档案寄送模式。在每年毕业季要主动与邮政快递部门做好衔接和配合,确保各项档案签收制度得到贯彻和落实。一方面,要严格落实大学生档案签收责任制,确保有专人签收,并严格落实署名签收制;要保障之前提供的接收电话的畅通;另一方面,要认真做好签收回执退回工作,当接收单位签收学生档案后,要及时认真规范填写随附通知单,并加盖签收单位印章,注明档案签收人姓名及日期,及时退回给高校档案管理部门,便于后期查询需要。

[1]戴丽虹.高校学生档案转递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6(6):134-136.

[2]曹勤民.高校学生档案转递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档案,2011(5):33-34.

[3]王宁.高校学生档案转递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4):230-231.

猜你喜欢

邮政大学生工作
邮政农品
顺溜的怪招(一)
蒋玉美 海岛邮政的24年坚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不工作,爽飞了?
邮政进化史
选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