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密歇根大学佳美兰乐队的发展与现状
2018-01-24胡斌
胡 斌
内容提要:密歇根大学佳美兰乐队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支佳美兰乐队,组建于1967年,活跃至今。本文就该校佳美兰乐队的发展历史、目前演奏课程的师资情况、成员组织、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并探讨,以期为国内世界音乐教学提供个案参考。
密歇根大学的佳美兰乐队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支佳美兰乐队,为爪哇佳美兰风格,由该校民族音乐学教授威廉·马尔姆(William Malm)教授购买乐器并着手组建乐队,但要介绍这支乐队,首先还要从全美第一支佳美兰乐队说起。
全美首支佳美兰乐队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曼特尔·胡德(Mantle Hood)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组建,该乐队属于爪哇佳美兰风格,初期仅为在胡德家中学习与活动的兴趣小组。1959—1960学年,该乐队增加了巴厘风格佳美兰的表演内容。1960年,这支由胡德指导的佳美兰乐队在UCLA音乐系举办的“东方音乐与相关艺术庆典”中演出并获成功。1964年,“爪哇音乐与舞蹈(课程编号:45 H/145 H)”“巴厘音乐与舞蹈(课程编号:45 A/145 A)”首次成为正式音乐课程,乐队与课程的初期核心指导教师包括胡德、哈加·苏西洛(Hardja Susilo,印尼人)等,而这两位老师也直接促成了密歇根大学佳美兰乐队的组建。
一、核心人物
威廉·马尔姆教授曾是胡德的学生,他是一位研究日本传统音乐的民族音乐学家,1959年在UCLA获博士学位,1960年至1994年任教于密歇根大学,1977年至1979年任民族音乐学学会(Society for Ethnomusicology)主席。他在1947年接触到佳美兰,并到纽约学习如何演奏,1953年作为UCLA的学生,曾在胡德家中学习和演奏佳美兰。1964年,他收到胡德的信说纽约有卖打折的佳美兰乐器,于是前往购买,1966年年初,一套爪哇佳美兰乐器运送至密大,当时放在了密歇根大学的钟楼里(同时美国卫斯理安大学在同一地方也买了一套)。乐器买回来后,需要有专家指导教学,前面提及的印尼老师哈加·苏西洛则担起了这个重任。
哈加·苏西洛(1934—2015)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1967年于UCLA获得硕士学位,后来到夏威夷大学玛诺达分校任教,专门从事印尼爪哇音乐与舞蹈的教学与研究,被普遍认为是美国第一位爪哇佳美兰教师。他除了辅助胡德在UCLA组建了全美第一支佳美兰乐队之外,为密歇根大学佳美兰乐队的组建也作出很大贡献。
1966年密歇根大学购进爪哇佳美兰乐器之后,哈加·苏西洛到密歇根大学教当时的研究生朱迪丝·贝克尔①(Judith Becker)演奏每一种佳美兰乐器,一天练习10个小时以上,连续教授了三周时间;第二年,苏西洛又到密大继续教授贝克尔了数周,终于在1967年,由贝克尔成立了密歇根大学佳美兰乐队,并担任乐队总指导直至1990年。
在贝克尔之后,她的研究生苏珊·普拉特·沃顿(Susan Pratt Walton)接任了密大佳美兰乐队的总指导。苏珊自1968年开始在印尼学习和研究爪哇佳美兰,目前主要从事爪哇佳美兰音乐研究、性别研究等,也是爪哇女声独唱的专家之一。任密大佳美兰乐队总指导期间,邀请众多印尼音乐家与舞蹈家赴密大常驻教学,指导了近百名学生学习佳美兰、印尼舞蹈及印尼皮影。
除了上述主要核心人物之外,多年来乐队还邀请有Rene T.A.Lysloff,R.Anderson Sutton,Aloysius Suwardi,Marc Benamou,Ger not Blume等多位客座指导,为密大佳美兰乐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乐队的发展过程
1967年密大佳美兰乐队成立后,当年即由威廉·马尔姆指导进行了两场公开演出。4月5日晚八点半,“东南亚锣乐队讲座音乐会”在密大希尔礼堂②(Hill Auditorium)举办,表演内容包括菲律宾库林堂乐队(Kulintang Ensemble)的“Two rhythmic modes in Philippine gong ensembles”、巴厘组合(Balinese Group)的“Interlocking parts in Balinese music”,以及佳美兰乐队的“Basic principles in Javanese Gamelan music”。8月15日,在希尔礼堂举行了“东方音乐节——第27届东方学国际研讨会纪念音乐会”,其中下半场内容为菲律宾Kulintang表演和爪哇佳美兰表演。在之后十数年里,密大佳美兰乐队在每年春天和秋天都会在希尔礼堂演出。
1969年,密大佳美兰乐队开始走出校门,赴当时的Oberlin College,Muskingum College和Lakeside School of Music等学校巡演;1972年乐队的音乐会中已经出现了爪哇舞蹈的表演;1973年4月,乐队开始增加印尼哇扬皮影的内容;1973年7月乐队赴威斯康星大学表演佳美兰及皮影戏,此次演出之前,乐队首先对观众进行了一次“观赏教育”,提示观众可以如同身在爪哇并像当地人一样,可以在演出的过程中随意起来走动、聊天,甚至打瞌睡。这一“特殊要求”在后来的演出中得到了延续;1974年11月7日,已经在夏威夷大学任教的哈加·苏西洛返回密歇根,与密大佳美兰乐队一同在希尔礼堂举行了“爪哇音乐与舞蹈”的专场演出,当时的节目单的下边还专门注明:“观众应当在演出的过程中随意走动观赏”;1977年6月,乐队表演了舞剧《罗摩衍那》;1980年4月乐队举行了为柬埔寨捐款义演;1981年乐队演出了舞剧《Arjuna的婚礼》;1983年2月,佳美兰乐队和合唱队、管弦乐队合作表演了作曲家洛·哈里森(Lou Harrison)的作品,进行了印尼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融合的尝试与创新;1987年,乐队继续与西方管弦乐队合作演出,并同威廉·马尔姆指导的日本乐队同台演出;1991年,乐队赴拉卡玛祖(Kala mazoo)举行了“印尼节日——佳美兰之声”音乐会;1997年佳美兰乐器从中校区迁至北校区(密歇根大学音乐戏剧与舞蹈学院所在地);2000年3月,乐队与安娜堡(Ann Arbor)交响乐团联合演奏了新作品“Lokananta”,“欣赏导览”介绍:“在这部作品中,管弦乐和佳美兰各自说着‘自己的语言’,同时进行音乐的对话,有时是和谐的,有时是不和谐的,有时是共同的节奏,有时又是遵循各自的节奏”;2006年3月,佳美兰乐队再次创新,首次与哇扬皮影戏、爪哇舞蹈多种艺术形式相互配合表演,时而皮影戏成为舞蹈的背景,时而舞蹈成为巨型皮影幕布中的影子,展示了一种混合的当代爪哇艺术形式;2011年3月,乐队举办音乐会表演了伊斯兰舞剧;2016年3月,乐队在一次音乐会上演出了作曲家Evan Ware为二胡和佳美兰创作的新作品“Fantasia”,该作品尝试融合了西方、爪哇和中国的音乐元素,用西方的线性旋律概念取代了佳美兰音乐中的周期性特征,由二胡掌控旋律进行,佳美兰为二胡提供了和谐的背景。
三、乐队的组织与教学
1976年时,乐队成员有26人。1985年时则有18人。1995年时,按照乐队成员水平程度的不同,成员在练习时被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当时初级班成员有15人,高级班成员有16人。目前,初级班和高级班成员均在10人左右。
就目前初级班成员的身份而言,主要有两类:音乐专业学生与非音乐专业的在校学生,两者比例约各占一半,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均可报名参加。高级班成员除了上述两类,还多了一类社区成员(普通市民),因为这类成员通常时间比较充裕,能够长期坚持来学习,因此水平程度相对高一些。两个班的学习时间均为每周两次,但初级班每次练习一个小时,高级班则每次练习一个半小时。练习时,并非每位成员仅练习一种佳美兰乐器,而是必须轮流学习演奏所有的佳美兰乐器。因为该课程被认为一种“集体参与性”的音乐活动,因此在考勤方面比较严格,考勤打分占到课程结业成绩的70%—80%。
在课程教学方面,学院的课程教授与外聘的艺术家主要负责教学生表演与演奏的技巧问题,同时设立有助教③一职,主要由在校博士生担任,负责教佳美兰音乐理论相关内容,如乐器组成、音阶调性、美学理解等。学生每学期需要阅读一篇至两篇经典的研究佳美兰的文章,并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写出自己的阅读心得,每学期会有一到两次佳美兰相关的理论测验。除了每周两次的固定练习课程,平时乐队也会参加印尼学生社团的各种表演活动。
在练习新的乐曲之前,一般都会先印发谱子,交代乐曲的背景,确定音阶系统。虽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也有五线谱方式的乐谱,但是实际使用的仍以带有特殊记号的简谱为主,不同的记号代表不同的乐器。例如用“^”代表“kenong”,用“ˇ”代表“kempul”,用“()”或“○”代表“gong”,简谱中的数字符号则由主旋律乐器“saron”和“slentem”演奏,字母“t”“p”“b”则代表不同的“kendang”。另外,“bonang”“gender”“suling”等旋律乐器是不在谱子上体现的,因为这类乐器主要演奏固定节奏与音型,有经验的演奏者根据主旋律进行就可以知道需要什么节奏音型与之相配合。
四、经费支持与面临的问题
密大有专门的“爪哇佳美兰基金”,成立于2010年,长期聘请的印尼音乐家与舞蹈家等主要由这个基金提供日常开支。如印尼音乐家FX Widaryanto曾于1981年、1995年、2010年多次赴密大担任常驻艺术指导教习印尼舞蹈;Anon Suneko则于2012年教习舞蹈与肯当鼓;Wahyu San-tosa Prabowo与Maharani Luthvinda Dewi于2017年在密大教习爪哇舞蹈与佳美兰。除了聘请这些外籍艺术家指导乐队练习及演出,乐队日常活动、乐器维护等也都依靠这个专门基金。
2017年6月,正值密大二百周年校庆,以及密大佳美兰乐队成立五十周年,密大印尼校友会向该基金捐赠了40万美元,指明捐赠资金用于资助佳美兰相关的教育项目、音乐会、乐器维护以及音乐家、舞蹈家等来密大访问驻留。充足的经费保障了乐队在教学、演出、推广、聘请师资等活动的正常进行。
但是除了充足的资金,良好的环境与来自各方面的支持也是乐队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2014年3月,一篇题为“无家可归的佳美兰(homeless Gamelan)”④的网文发表在“安娜堡观察者(Ann Arbor Observer)”网站上,内容除了提及密大佳美兰乐队的历史与活动内容,也着重提出了当时乐队面临的困境。由于音乐戏剧与舞蹈学院将要进行重新调整各种乐队排练场所,以及学院更倾向于学习和发展西方音乐传统,原本由佳美兰乐队单独使用的排练教室将被收回。虽然乐队总指导苏珊提交给学院的报告中指出,“乐队已经把学生推向了国际学习视野,并且形成了传统”,但学院并未明确答复是否继续支持乐队的运行,以及是否能够继续提供排练场地。网文向公众呼吁给这支全美第二家佳美兰乐队提供可能的帮助,尤其是排练场地问题。
显而易见的是,如果最终不能解决场地问题,就意味着这支建于1967年的乐队将面临解散,数量众多的乐器将束之高阁。但是经过支持者的呼吁,密大佳美兰乐队面临的困境引起了校外人士的关注,诸多其他高校佳美兰乐队指导及往届校友们纷纷写信给密大音乐戏剧与舞蹈学院的主要负责人,提出这样一个拥有历史与传统的乐队不应该被解散。最终,各方支持者的声音占据了上风,学院安排佳美兰乐队与一支爵士乐队共用一个排练场地,虽然取消了原本的专属场地,但也总算暂时解决了乐队面临解散的危机。
结 语
2013年,美国佳美兰协会列出了170个左右的佳美兰乐队,其中60%隶属于学校。130个乐队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15个乐队已经永久解散,还有25个乐队处于不活跃和濒临解散的状态。作为移民国家,美国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观察已经是一种自然反应。虽然前述内容提及密大佳美兰乐队一度面临暂停,似乎缺乏应有的重视,但就世界音乐教学而言,仅2017学年内音乐戏剧与舞蹈学院列出的相关选修课程就有音乐与伊斯兰教、夏威夷音乐、非洲音乐、日本音乐、东南亚音乐、拉丁美洲和加勒比音乐、东亚音乐、印度音乐、太平洋岛音乐、美国爵士乐、亚裔美国音乐、非裔美国音乐等,笔者在密大访学期间还旁听了林萃青教授主讲的“中国宋代音乐”。另外与世界音乐间接有关的课程还有音乐与文化、音乐与舞蹈、音乐与语言、音乐与女性、音乐与身体等。众多选修课分散了有限的学生,这也是之前提及佳美兰乐队成员整体数量上并不多的原因之一。在这些课程中,部分课程偏重理论,部分课程偏重实践,佳美兰课程即以实践为主,让学生在演奏过程中感受来自异国音乐文化的内涵。
相比之下,我国因为世界音乐相关教学与研究起步较晚,经费与师资也存在一定差距,在世界音乐教学的形式与配套方面仍较为滞后。此外,在教学的语境方面也有所不同,丰富的世界音乐选课、学生国籍与民族的多元化特点,使美国的世界音乐教学成为世界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世界音乐体验,而非纯母语或原生态单一语境下的世界音乐体验;更为重要的是,其世界音乐教学与研究是与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学科同步发展起来的,两者呈现为互融共生的关系。而国内的世界音乐教学则更多是在“中西二元”语境下进行的,且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则尚未完全从“传统音乐研究”迈入“世界音乐”语境,这使得我们可能需要经历一个从“中国语境”到“世界语境”转变的过程,即在通过积累“本土化”经验及话语的同时,补充更多的“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经验,以实现观察视野及叙事话语的完整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学界的越发重视,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逐渐走出国门,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艺术家来华从事世界音乐的教学与表演。就佳美兰而言,截至目前国内已有五家音乐艺术院校配备了佳美兰乐器,并开始着手培养乐队。世界音乐相关课程教学、学术研究及实践活动也普遍开展,相信随着世界文化观察需求的不断增强,我们的世界音乐相关事业一定会快速发展,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注释:
①朱迪丝·贝克尔(Judith Becker),1932年出生,密歇根大学民族音乐学教授,1972年获密大博士学位,创立了密大世界表演研究中心,并担任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1967年被民族音乐学会授予Charles Seeger奖。
②希尔礼堂建于1913年,目前可容纳3500人。
③2016-2017学年的助教是密大在读博士生朱楚仪女士,本文部分内容由朱女士提供。
④网址:http://annarborobserver.com/articles/homeless_gamelan_full_artic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