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视唱教学中的回课探究
2018-01-24文利
文 利
(徐州市铜山中学,江苏 徐州 221000)
视唱是培养将乐谱音乐符号转化为音响的能力,是建立在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的音乐才能的综合体现。高水平的视唱,既要具备良好的音乐感知力,又要具有良好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表现力。在视唱训练中,除教学程序中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反馈,即为众多专业教师熟知的“回课”。回课被视为视唱教学的终极体现,教师依据学生回课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整个视唱教学则会产生良性循环。因艺考训练时间有限,专业教师对视唱回课更需加以重视。
视唱回课前、回课中、回课后教师都要及时提出明确要求,切忌让学生从头至尾一遍回课无要求,此举非但徒劳无功,久而久之反而使学生加深了错误的记忆,致使增加其矫正的困难。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回课内容、回课方式、回课注意事项(教师指导方向)对回课要求作出详解。
一、回课内容
(一)音阶
调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上行或下行)由主音到主音排列起来就叫做音阶。音阶分为西洋大小调式音阶和中国五声性调式音阶。专业教师从音阶的上下行训练中帮助学生掌握调式调性感,并建立调内音级的概念和感觉,以此为完成综合性视唱打下坚固的基础。面对艺考学生需要回课的内容为:C大调音阶和a小调(含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以及C宫系统五声性调式音阶。
(二)音程
音程是构成曲调的基础,也是视唱入门的基础。音程练习(二度至八度)可作为独立的音程感训练;同时,专业教师也应结合视唱曲,针对曲谱中使用过的音程对学生进行构唱练习。比如一条简谱视唱曲谱中多次出现1—3、1—4、1—7的旋律进行时,我们就可以把“1”的音程构唱练习提取出来进行针对性回课。在音程回课时,教师应要求学生眼睛要比嘴巴进行快,提前做到内心想象音程高低走向及度数关系,这样学生对所唱视唱就有了提前“预听”的心理倾向,更有助于学生对整条视唱音准的把握。
(三)综合性练习
每一条完整的综合性视唱曲谱都会整合出音乐中许多专业知识点,比如音准、节拍、节奏、调式、调性、结构、音色、多声思维、音乐表现力等众多音乐基本要素。当然,艺考中考察重难点也多是综合性的视唱。一条综合性视唱回课结束,从其中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出学生的各种问题,教师可从中作出有效分析并帮助学生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此类视唱在回课时不可或缺。
(四)中外名曲片段
名曲片段旋律性较强,正所谓是调性明确。适量听、唱或背唱名曲片段,可以巩固学生的调性感,继而加深调性记忆。因为艺术专业统考考试说明中要求是C大调、a小调或C宫系统五声性调式,其中适当运用辅助性变化音,平时训练视唱教师都会采用固定调唱名法,所以,平时加强调式调性感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继而让学生富有音乐感地选唱和背唱中外名曲片段就成为了视唱回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回课方式
(一)背谱与视谱
视唱即为视谱即唱,对于艺考生而言,要想短期内达到视谱即唱的良好效果,专业教师需要采取背谱和视谱相结合的两种回课方式。很多教师采用较多的是视谱方式进行回课。艺考科目多、时间有限,所以,面对视唱这一重点艺考科目,特别是在视唱基础教学前期,多数学生在视唱回课时更是需要采用背谱方式。因为,首先,学生背谱比视谱在平时的练习遍数上会大大增加;其次,背唱也能大大加深学生的音高、音程、节奏和旋律调性的记忆痕迹,这种叠加性的重复记忆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
(二)一对一
艺考生在专业训练上每年面临的是时间短、任务重的难题,众多专业教师在视唱回课时都会采取一对多或集体回课的方式,但笔者认为,面对初学者如若采取众声齐回课方式,虽感觉形式上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实则为同时浪费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多人集体回课,教师则不能清晰地听到每一位学生的声音,更何谈针对不同个体出现的不同问题而提出的不同解决方案了。对学生而言,面对集体回课,本身从思想上他们就不会存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惯有跟唱且滥竽充数者。而采用一对一回课方式,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形成长久的良性循环视唱回课系统。
三、回课注意事项(指导方向)
(一)起音
视唱回课切忌学生自行起音,当然,学生随意起一个音高开始视唱,这种做法与其平时的练习有着一定关系。关于起音学生必须养成“开口之前先动手”的好习惯,即为视唱开口起唱发声之前要先动手在钢琴上弹奏出第一个调式音高或主和弦又或是调式音阶,学生开口起音必须与琴声保持高度一致,一定不可养成随便起音起调的不良习惯,最后导致视唱跑调走音,如此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准确的音准概念。
(二)音准
音准是视唱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且对艺考中其他科目也具有强大的奠基和支撑作用,音准在视唱中作用绝对不可替代。所以,视唱每次回课教师必须明确指出学生在音准方面的问题,而且需要把问题具体化:哪一个音或哪一个音程不准;高还是低;怎样调整去解决,进而需要教师再次回课进行复查,这一系列问题师生合作必须系统完成,缺一不可,这样才可有效提高学生的音准辨别力和控制力。
(三)节奏
节奏犹如视唱的骨架,一段优美的旋律如果失去骨架的支撑与贯穿,每个音符就会貌似落盘沙,所以,旋律中所出现的每一个节奏型学生都需准确把握于心。如三连音,只唱一个三连音时比较容易掌握,但如果三连音与前八后十六或前十六后八这种类似的节奏型相连接时,极容易互相受到影响,导致三连音中的三个音在一拍中不能唱到平均,继而前八后十六和前十六后八此类均分性节奏型也变得不易唱准了。所以,学生要想在回课中唱准整条视唱的节奏型,必须把每一种基础节奏型掌握得非常准确和熟练,因为复杂节奏型都是在简单节奏型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许多烦琐节奏型连接也都是各种基础节奏型的拼接。
(四)速度
速度是指音乐进行的快慢,使用恰当的演唱速度可以准确表现出曲谱的调性色彩和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视唱回课在速度上专业教师要关注两种情况,一种是已经标注速度术语的曲谱,这类视唱应以标注的速度准确完成;另一种是没有标注速度术语的曲谱,这类视唱应以中速开始,如果太慢则会影响整首视唱的音乐表现及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失去了节拍和节奏所要表达的准确感觉;那么,速度太快又会导致学生识谱的错误率提升,整首视唱曲谱表现会极不流畅。所以,学生回课时,教师在演唱速度上要时刻提醒学生加以注意。
(五)换气
视唱中的换气处理有很多方式:一般标注换气记号,或在乐句结束处、休止符、连音线、音符时值较长处(二分音符、大附点等)。一段视唱回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在曲谱上标注出准确换气点,回课时教师准确指出换气问题。学生换气点如有误,就会出现无声空档、憋气、音符力度混乱等状况,继而会影响学生整条视唱的完整发挥,会严重破坏乐句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六)划拍
视唱时需用手划拍(击拍法或指挥图示),这一点对于每个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手上的拍子图示能及时巩固节拍节奏的准确感,但往往学生初期视唱时会感到手的“动”妨碍了口的“唱”,或认为自己内心节奏感强,又或是认为艺考中评委在幕后只听声音,所以回课时更不会划拍视唱。笔者认为,正确的划拍(动作放松、下拍肯定、拍点准确,线条清晰)可以有效起到指挥视唱和组织节奏的作用。教师应要求学生回课时坚持用手划拍,做到手口并行,互不干扰,真正让手上的拍子帮助自己分析复杂的节奏音值组合。
(七)力度
音乐力度的变化不仅是音量的单纯变化,也是我们情感变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力度要求不同,嗓子和气息的运用感觉也不同;同一个音高不同力度表现也会呈现出不同高度,所以,力度也是影响视唱的重要因素。艺考视唱曲谱多数无力度标记,但其中却包含着众多隐形的力度因素:节拍、节奏型、旋律形态等。每一种节拍类型都有着各自的强弱规律,如二四拍是强—弱、三四拍是强—弱—弱、四四拍是强—弱—次强—弱。当强拍进入乐句时,起音力度需要突出;弱拍或不完全小节进入乐句时,起音力度则需加以控制;乐句句尾需要控制力度且减弱。不同的节奏型也呈现出不同力度,比如切分节奏使原来的强弱位置颠倒,力度表现随即发生变化。再如视唱中的休止符、连线等不同的旋律形态在力度上也同样有着不同的处理,以上情形在学生回课时若出现,专业教师都需要明确指出。
(八)富有音乐感
完整的视唱回课除以上要求外,考生想获取视唱高分必不可少的至高一层要求就是在演唱时的音乐表现力:把视唱曲调的内在音乐情感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给人以美感,这便是学生视唱回课时需要注意的边缘化棘手问题。众所周知,在进行视唱回课时学生如果没有过硬的音准和节奏作为前提,那就无法去触及曲谱的音乐表现力。每一条视唱的旋律进行中都包含着一定的音乐情绪,如果有些视唱曲谱已经标注了表情术语,则要按照标注的表情术语准确表现出曲谱情绪;没有标注表情术语的视唱,我们可以对旋律中音高及节奏的组织形态进行分句,找到准确的呼吸气口,从而区分并定位出不同的音乐情绪。
四、结语
在艺考视唱整个教学环节中,回课是整个教学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回课时,曲谱中的音高、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分句以及音乐表现都明确得以体现。回课前教师对学生需要做出明确要求,回课时则要指出学生出现的问题,回课后也要及时督促学生修正,这样学生每次回课前后才会有的放矢,继而大大提高视唱回课的积极有效性,学生的视唱能力和音乐素养才可在短期内得以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