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7例颅内静脉窦狭窄支架成形术患者的护理

2018-01-24

天津护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成形术氯吡阿司匹林

苏 彤

(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 300060)

颅内静脉窦狭窄 (Cerebral venous sinus stenosis)是一种罕见的脑血管疾病,每年的发病率为1~2例/10万人[1]。由于颅内静脉窦狭窄妨碍脑组织的血液回流,会形成严重的颅内高压,主要症状包括:严重头痛、视力进行性下降、搏动性耳鸣等。近年来对静脉窦狭窄的研究证明:静脉窦支架成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颅内静脉窦狭窄的方法[2]。由于静脉窦血管壁无伸缩性,而且静脉窦内存在大量蛛网膜颗粒等生理结构[3],所以颅内静脉窦内行支架成形术要比颅内动脉支架手术操作复杂,手术风险高。为了保证颅内静脉窦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手术效果,对患者术前及术后护理都有较高的要求。我科从2013年至2016年共对17例颅内静脉窦狭窄患者采取支架成形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科共收治颅内静脉窦狭窄行支架成形术患者17例,男5例,女12例,年龄24~57岁,平均41.6岁。所有患者术前都存在严重头痛伴恶心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其中11例存在进行性视力下降。所有患者术前腰穿检查显示颅内压均高于300 mmH2O,同时磁共振静脉造影(MRV)证明存在颅内静脉窦狭窄,符合手术指证。

1.2 治疗方法 患者术前予以阿司匹林100 mg qd及氯吡格雷片75 mg qd口服5~7天,同时行血常规、生化及免疫学等实验室检查,并予以胸部X光,心电图及超声心动等检查,以确定患者不存在手术禁忌证。本组1例患者术前有严重颅内高压 (颅内压为560 mmH2O),需要急诊手术,术前除了必要的检查外,予以口服阿司匹林300 mg及氯吡格雷片300 mg后急诊手术治疗。术中患者首先行左侧股动脉置管,行脑血管造影,确定颅内静脉窦狭窄的位置。再于右股静脉置管,将Guiding导管置于颈内静脉内。取压力导丝轻柔地置于静脉窦狭窄的两侧,确定狭窄两侧的静脉窦内压力差大于100 mmH2O时才能行支架成形术。根据DSA显示的静脉窦的直径及狭窄长度选择相应的球囊及支架。使用球囊将狭窄的静脉窦区域进行扩张后,置入支架。再次行DSA检查,确定静脉窦狭窄消失后结束手术。

1.3 结果 16例患者术后颅内高压症状缓解,10例患者的视力好转。1例患者术后出现颅内高压症状缓解不明显伴失明,DSA显示支架内闭塞,予以抗凝及降颅压等治疗,症状没有好转,患者放弃治疗。术后患者继续口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并每3月复查1次头部MRV,以确定颅内静脉窦是否畅通。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严密监测病情变化 患者入院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颅内高压症状,所以入院后立即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确定患者的意识状况,视力改变程度,观察瞳孔的直径及光反应,并每天定时检查,认真记录。本组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平均收缩压大于 160 mmHg(1 mmHg=0.133 kPa)],7 例患者出现嗜睡等意识改变,11例出现视力下降。2例患者出现入院后视力严重下降,1例患者入院后由嗜睡转为昏迷,经脱水治疗无效后,急诊行支架成形术。术前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并确保患者及时完成各项化验、胸X光及心电图等检查,确定患者无手术禁忌证。

2.1.2 及时完成术前准备 静脉窦狭窄支架成形术患者需要分别穿刺两侧的股动脉及股静脉,我科要求备皮范围从脐下到达双侧下肢的膝关节,两侧平腋中线,以备术中双侧下肢穿刺置管。患者术前常规导尿,并建立至少两条有效静脉通道以方便麻醉师快速进行麻醉及全身肝素化处理。

2.1.3 心理护理 患者颅内高压,往往存在严重的头痛,部分患者视力进行性下降,因此患者均存在严重的恐惧感。同时,患者由于对手术过程的不了解,对手术本身的恐惧,造成患者的抵触心理。术前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手术过程及必要性,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安心接受手术治疗。

2.1.4 用药护理 患者术前遵医嘱口服5~7天的阿司匹林100 mg qd及氯吡格雷75 mg qd,敦促患者按时服药,并记录。如患者没有按时服药,必须向医生汇报,确定是否延期手术。患者需要急诊手术,术前必须确定患者服用300 mg阿司匹林及300 mg氯吡格雷才能手术,做到专人发放药品。本组1例患者昏迷不能配合服药,予以鼻饲给药,并完整记录。

2.2 术中护理 颅内静脉窦狭窄支架成形术难度大,要求器械护士与医生密切配合。因为术中需要分别穿刺左侧股动脉及右侧股静脉,器械护士须提前准备两套穿刺器械及导管系统。术中当医生使用压力导丝进行静脉窦狭窄两端的压力检查时,器械护士记录压力导丝连接的压力仪显示的压力读数,准确向医生汇报并记录狭窄两侧的静脉窦压力,并帮助手术医生计算狭窄两侧的静脉窦压力差数值。由于该手术要求尽量短时间内完成球囊扩张静脉窦及安置支架,要求护士快速准确地提供医生所需要的手术器械,尤其是要提供准确型号的球囊及支架,防止因为准备器械而延长手术时间。

2.3 术后护理

2.3.1 生命体征监测 静脉窦狭窄支架术后患者收缩压要求维持在90~140 mmHg范围内。血压太低容易使支架内形成血栓,不能达到改善脑血流的效果,甚至完全闭塞脑血流的流出通道,造成颅内压急剧升高的严重并发症。而血压太高又容易造成患者颅内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术后采取24 h持续生命体征多参数监测,并保证5~10 min观察1次血压变化,保证患者血压处于安全范围。患者床边常规准备好控制血压的药物。本组4例患者术后收缩压大于140 mmHg,3例予以降压药物好转,1例因支架内闭塞,单纯降压药物治疗无效,予以抗凝及降颅压等处理不能使血压下降到正常范围,患者自动放弃治疗。

2.3.2 意识及视力观察 术后每小时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同时记录患者视力的改变。本组1例患者术后头痛加重伴视力进行性下降,经DSA检查确定为支架内形成新的血栓,造成静脉窦闭塞。予以降颅压及抗凝治疗,症状未能缓解,患者自动放弃治疗。

2.3.3 术后严格按医嘱使用抗凝药物 颅内静脉窦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每日口服阿司匹林100 mg qd及氯吡格雷75 mg qd治疗,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术后要求做到专人定时给药,并进行记录,防止患者术后不能按医嘱服药,影响支架治疗效果。

2.3.4 穿刺点的护理 术后双侧下肢制动12 h,并定时观察双侧穿刺点情况。本组1例患者穿刺点出血,予以压迫治疗后好转。由于患者需要长时间口服抗凝药物,穿刺点有再出血风险[4],术后7天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并每日检查穿刺点愈合情况。

2.3.5 心理护理 颅内静脉窦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患者的颅内高压症状需要1周以上才能缓解,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反复向患者说明支架治疗的必要性,术后颅内高压缓解的时间及治疗成功对患者的益处,使患者能够配合术后的医疗及护理工作,以最好的状态完成治疗过程。

3 小结

由于颅内静脉窦狭窄支架成形术操作难度大,治疗过程复杂,所以对围手术期的护理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护士必须掌握该病的基本病理生理知识,能够在术前完成各项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手术医生完成手术,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指标,准确细心地完成术后的各项护理工作。

〔1〕Baykan B,Ekizo lu E,Alt okka Uzun G.An update o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alias pseudotumor cerebri[J].Agri,2015,27(2):63-72.

〔2〕李宝民,梁永平,曹向宇,等.脑静脉窦狭窄的影像解剖特征与临床诊治的探讨[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43):3505-3508.

〔3〕Farb RI.The dural venous sinuses:normal intraluminal architecture defined on contrast-enhanced MR venography[J].Neuroradiology,2007,49(9):727-732.

〔4〕吴雪影,陈淑良,任晓棠.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2,11(12):1142-1143.

猜你喜欢

成形术氯吡阿司匹林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氯吡格雷在预防和治疗冠心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