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茎弱草,端举群山”
——浅谈竹笛曲《姑苏行》演奏中气息的运用

2018-01-24曹泽男

北方音乐 2018年24期
关键词:引子竹笛苏州园林

曹泽男

(中北大学艺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气通则百通”,不管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吹管乐器,还是西洋乐器中的铜管和木管乐器,气息可以说是它们的灵魂,是它们的根本支撑。而中国本土民族乐器中的竹笛就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乐器。

我国早在八千年前就有了骨制的笛子,[1]随着时间的推移,笛子从材质到演奏技巧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这其中竹制笛子以及其中的气息是被更加重视的,正所谓“强而不燥,弱而不虚”。[1]笔者以《姑苏行》为例,浅谈该曲中各个部分气息的运用。

《姑苏行》竹笛南派乐曲,是江先渭先生取材于昆曲音调创作于1962年的一首乐曲,该乐曲描绘了精巧秀丽的苏州园林美景、游人观赏美景的愉悦心情、游人嬉戏、情溢于外的激动心情,以及游人沉醉于美景中流连忘返的心情。[3]这种情与景的交融,用竹笛中的曲笛来呈现,实则不易,原因在于曲笛管身粗而长,讲究运气的绵长和该曲悠长的曲调,需要强大的气息作为支撑。

一、平稳气息勾勒宁静的引子

因此,笔者认为,该乐曲引子部分所描绘的是一幅清晨亭台楼阁被晨雾笼罩的朦胧画面,若使用气震音会使这幅朦胧的画卷变得清晰可见,而所谓的宁静则会凸显出一丝丝的忙乱,尤其是在乐曲引子部分的开头地方(如谱例所示):,这其中有PP很弱出现,所以气震音的使用则显得很唐突,给人一种没有遵循游览景物时那种渐入佳境的感觉。因此,这一部分长音的吹奏以由弱到强和由强到弱的平稳演奏即可,吹奏时气息下沉至小腹部,腰部力量稳重些,呼气匀称且呼气速度要慢。以平稳气息来勾勒这宁静的引子。

二、微弱的气震描绘优雅的行板

这一部分意在体现游人在观赏精巧秀丽的苏州园林时惊喜不断、美不胜收的愉悦心情。而强拍会给人以惊喜,弱拍给人以平淡,因而在强弱交替中将这一心情体现。诸多乐谱中会给出一些强弱变化的符号进行标记,但都不相同。

笔者认为,每一乐句中时值较长的音可做强后突弱而后渐强,可使惊喜与平淡的情绪得以表达。例如这一部分中的第十七和第十八小节中,第十七小节中的最低音小字组A处应处理为弱吹,在这之前的六十四分音符以及附点的三十二分音符的吹奏如若强奏,而在第十八小节中的小字一组的E则应该处理为弱后渐强其音响效果和情感的表达则会更为活灵活现。又如第二十三小节第一个六十四分音符和第二个附点三十二分音符在演奏时看似很急促,但与之后的三十二分音符的连线处的演奏若奏成先弱后渐强则更能凸显出平淡与惊喜的转化。

强音作为音头可以采用吐音吹奏的方法,随后应立即弱下,气息一定下沉小腹部,靠腹部的支撑力将弱音体现出沉稳的音响效果,做到弱而不虚,做渐强也尽量避免过多的使用气震音,而是延续腹部的支撑力进而将渐强凸显,因为此部分为行板,大约为66的速度,过多气震音的使用依旧会显得很仓促。

因而只是在个别音处稍加点缀,以微弱的气震描绘这优雅的行板。

三、气息的弹跳性演绎热情的小快板

“江南美景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5]这都是世人给予苏州园林的美誉。如此历史悠久、美不胜收的胜地,游人的心中不禁生出的喜爱、赞美等心情应该是一气呵成的。在这一部分当中,首先应该是手指的灵活度。竹笛南派乐曲中大量的叠音,颤音在该乐曲的快速乐段中体现较为明显。在筒音作5的情况下,通常是A、D和E会是使用到叠或颤,例如乐曲第三十九小节和第四十小节,小字一组B会用到颤音,小字二组的E会使用到颤音,小字二组F会使用到叠音。这要求演奏者在演奏快速乐段的叠、颤音时一定要灵活而准确,不漏音,不多音,音与音之间的衔接要非常的连贯清晰。但更重要的应该是气息的把握,所谓一气呵成重在气。

为了在演奏中更有穿透力,笔者认为还应该注意到拍号。二拍子的强弱节拍特点应该有所突出,通过小腹部的伸缩对气息进行控制来凸显强弱拍交替中气息的弹跳性,例如旋律线较为明显,更能体现出强弱与旋律走向中气息弹跳的感觉,这一吹奏也能很好地弥补气息不足这一问题。如此一来快板的欢快会表达得较为真切,更加活灵活现。在该段中反复的部分第一遍需要强奏,第二遍需要弱奏,强,顺应上文,而弱则是一种淡淡的回味,如谱例所示。因此,更应体现出“强而不燥,弱而不虚”的音响效果。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快速乐段中的最后一个乐句,如谱例所示的五个小节的内容 ,十拍的时长,强奏并且需要加花演奏,并且大部分音处在高音区,无疑会消耗大量的气息。而笔者以为,这样的情况,也并非每一个音都应强奏,抓住每小节强拍的音,做出每一小节的强弱对比。

气沉于小腹部,通过气的冲击力达到强弱的对比,以这种气息的弹跳性来演绎热情的小快板。

四、较夸张的气震勾起回忆的尾声

如此的美景,总是会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久久不愿离去。回味当然是从踏进这里开始,而不至于每一个细节都回忆的那么仔细,因此,这一部分是一个缩减再现部分。

在这一部分,笔者认为,值得注意的是结尾处的渐慢渐弱处,这里的气息处理可谓是一个难点。旋律从中音区跳进到低音区后反向再跳进到中音区的主音结束,在这其中音符在两个音区的频繁跳进,渐慢渐弱的处理再加之吹奏低音区的音本身气息消耗就比较大,所以此处的气息处理不需要加入较多的气震音,低音区的两个音加入一些即可。一般在时值较长的单音持续时会选择在该音结束前三拍子处使用气震音。对于最后一个音,笔者认为,已是主音、结束音,应是渐弱至极弱,同时考虑到写作的意境与情感的表达,要给人一种归属感,恋恋不舍的心情和意犹未尽的感觉,所以,应先使用气震音,再做保持音高不变,平稳渐弱的处理,最终结束全曲。

此曲也正是曲作者江先渭先生对生活的一种追求。作者出生贫寒,苦难的经历告诉他,必须坚强,乐观面对新生活。同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真正翻身做主人,也是其对新生活的中国充满希望,正是这样的情怀,催生了这首乐曲。[6]如此饱满的情怀,如此细腻的思想,气息的合理运用显得无比重要。引子散板的坚强和长短音的交错、行板中“行”字的凸显、快板中一气呵成的“舞感”、曲终气息的柔和,曲笛呈现出这样的表现力是基于对气息的要求如同弦乐器演奏一般,是一种悠长的表达而不是单调的音符罗列。

综上所述,并非此曲当中气息的地位如此突出,气息是吹管乐器的灵魂,是其根本的支撑。“细”如蚕丝的表达,“沉”如轰鸣的震撼,“弱”如虚灵的梦幻,“强”如写实的存在,这都离不开气息的变换,笔者仅对竹笛曲《姑苏行》在气息运用方面做了简单的阐述,目的是希望专业竹笛演奏者,抑或是业余爱好者认识到竹笛演奏中气息的重要性,进而重视气息的科学训练,因为气息对竹笛及其他吹管类乐器演奏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也是提高演奏水平的重中之重。

猜你喜欢

引子竹笛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的秋,美得太惊艳
My Mother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巧借“引子” 活用“换元”——一道解析几何题复习案例研究
我的坚守
挖掘文本特色 构建引子课文阅读教学模式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一类导函数流行题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