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别再走粗放式发展老路

2018-01-24舒心萍

中州建设 2018年4期
关键词:老路人口经济

文 / 舒心萍

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徐林指出:未来20年,中国在城市地区居住的人口将达到80%左右。如此多的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无疑变得更加重要。(8月8日《经济日报》)

城市的发展,与其说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容和现代化,不如说是城市经济的再发展、再延伸,可以说城市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有效带动了与城市密切相关的上下游行业、产业的协同发展。一座城市,就是一个最大的经济实体。不过,伴随着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一方面是“大城市病”开始显现,有的已经非常严重。比如,北上广深等大城市,这些年来高度依赖房地产业,城市扩容,人口扩容,而实际上,目前一些城市的资源饱和、人口饱和、就业饱和、交通饱和,城市运转的负荷越来越大。甚至一场暴雨、一场大雪、一次停电、一次断网,就足以让整座城市全面瘫痪。这样的城市,实际上累积的风险已经很大。

另一方面是近年来的粗放式发展,导致城市发展更加不平衡,城市与城市之间,差别越来越大。比如,有的城市规划设计落后,有的新建项目没过几年就面临淘汰;有的城市垃圾处理跟不上发展节奏,垃圾围城问题日益严重。此外,涉及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也滞后。有专家估计,未来20年,将有8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按照目前我国14亿人口测算,未来就将有11亿人口居住在城市里。

城市经济的确是未来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永动机,其中也的确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但既然未来20年,城市经济仍将继续独领风骚,还能持续释放发展红利,那么就绝对不能再走过去粗放式发展的老路,而应当对未来20年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更加科学、理性、法治化的规划。

城镇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而每一座城市也都应当拥有自己的主流产业和特色产业,如果产业规划不科学,也会导致城市千人一面。所以说,经过40年改革开放,我们的城市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一些沉重的教训,绝不能再抱着“摸石头过河”的思维去搞城市经济,更不能总是等到出了问题再去想办法治理,因为治理的成本会非常之高,甚至会蚕食改革发展的成果。

猜你喜欢

老路人口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世界人口日》
在海一方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在海一方(中篇小说)
老 路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