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林业生态建设对策
2018-01-24赵鹏
赵 鹏
(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阿勒泰分局,新疆阿勒泰836500)
1 林业生态建设现状
1.1 加快推进重点林业工程建设
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依托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三北防护林等国家重点林业建设工程,启动实施禁牧封育、退耕还林还草、人工更新、湿地保护、飞播造林等生态工程,以生态修复、飞播造林为重点,全面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每年完成营造林面积10万hm2以上,促进了全区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覆盖率达到46%,全区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1.2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
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重点公益林建设与管理,加强林木和林地资源保护和限额管理,实行严格的林木采伐审批制度,133.529万hm2林地纳入天然林保护工程,18.672万hm2重点公益林纳入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范围;全区8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实施了一批湿地保护恢复工程,湿地面积十年间增加了近2万hm2;全区连续30年没有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
1.3 大力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建设
按照“把阿勒泰地区打造成‘两个可持续’示范区,建成代表新疆现代化的重要‘会客厅’”的功能定位,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成立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委员会,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阿勒泰地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阿勒泰地区“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及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专项规划方案。在全疆率先制定了《阿勒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编制了《阿勒泰地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实施方案》,建立了“5+1”工作机制。“十二五”期间,规划实施生态环保项目71个,投资2 884亿元,为阿勒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保障。
1.4 深入推进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
围绕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林业产业发展和国有林场改革等重大课题,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调动了全民参与生态林业建设积极性、主动性,激活了林业发展活力。
2 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认识不足
阿勒泰地区属西部偏远、欠发达地区,在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中,许多人对林业生态的本质缺乏正确认识,单纯认为林业生态建设任务就是植树造林,增加植树造林面积,错误的思想观念导致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未能更深入开展。
2.2 部门间缺乏沟通协调
林业生态建设是一项整体性的工作,通过各部门有效的沟通协调,才能配合良好,提高建设效率。目前,各部门间尚处于独立运作状态,缺乏沟通协调,不能及时传递信息,致使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处于无序性、随意性状态,影响了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结果。
2.3 生态功能整体性不强
全区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数量少,面积小,已划定的生态公益林特别是水源涵养林质量不高。人工纯林比重大,森林景观效益不高,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基础保障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同时,全区生态约束机构、生态补偿机制等有待健全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生态建设进程。
2.4 缺乏完善的应急措施
许多地方在大雪、暴雨、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等方面无完善的应急措施,在遇到自然灾害时无法及时预防,只能在灾后进行重建,不仅造成树木资源的浪费,而且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甚至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 对策及建议
3.1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将绿色经济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标准,加强领导。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环境质量责任制、行政问责制,把林业生态建设纳入政府及有关部门绩效考核,明确考核指标,确定考核标准。
3.2 建立并实行生态补偿机制
林业生态建设投入大,见效慢,为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建议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建立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城市对农村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措施,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林业生态建设加大补偿力度。
3.3 实行生态建设红线制度
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实行林地保护红线,严格保护优化开发区的绿色生态空间。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发挥生态自然修复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落实管护投入、责任和制度,巩固好生态建设成果。加强湿地资源保护与恢复,实施湿地恢复保护项目,建设湿地生态系统,改善人居环境。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建立健全防治机构,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防控能力,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3.4 加强各部门合作与交流
积极推进林业部门与国土、行政执法、规划等部门的沟通交流,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加大人工林培育面积,不仅要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而且要不断创造新的森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