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偏头痛验方
2018-01-24周玉艳
周玉艳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山东 威海 264300)
偏头痛又称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风,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的偏侧搏动性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患者如受到光、声刺激头痛症状可加重,女性多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运用1则验方治疗偏头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荣成市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48例偏头痛患者,均符合国际头痛学会头面痛分类委员会制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并经CT、MRI等检查确诊。48例患者中,男16例,女32例;年龄16~62岁,平均(32.2±10.8)岁。
2 治疗方法
验方组成:川芎15 g,羌活10 g,细辛10 g,白芷10 g,防风10 g,当归10 g,炒白蒺藜8 g,石决明8 g,龙胆草6 g,焦栀子5 g,薄荷5 g(后下),菊花5 g。辨证加减:偏左或偏右侧痛者,加黄芩片、柴胡;颠顶痛者,加藁本片、吴茱萸;枕部痛者,加蔓荆子;前额痛者,加知母、葛根。
用法:以上药物水煎至400 mL,于每日早晚各服200 mL。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2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治愈:偏头痛及伴随症状完全消失,半年以上没有复发;显效:偏头痛及伴随症状明显缓解,发作次数和疼痛持续时间显著减少;有效:偏头痛及伴随症状有所缓解,发作次数和疼痛持续时间有所减少;无效:偏头痛及伴随症状没有缓解或加重。
3.2 结果 48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34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75%。
4 体会
偏头痛属中医“头痛”“头风”“偏正头痛”等范畴,其病因尚不明确,但多因肝经风火上扰所致。治疗应以祛风活血、清肝泻火为原则。本文所用验方中,川芎既能行散,上行至颠顶,又入血分,下行至血海,祛风止痛,行气活血,效用甚佳;羌活祛风湿,散表寒,止痛作用较好;细辛行水开窍,祛风散寒;白芷活血止痛,祛病除湿;防风胜湿止痛,祛风解表,以上诸药通行各经,俱为君药。久病入络,脉络不通,当归可活血通络,白蒺藜平肝解郁、祛风明目,石决明平肝潜阳,为臣药。龙胆草、焦栀子清泻肝火,薄荷、菊花疏风清热,以上诸药共为佐使。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随症加减药物。经治疗后,4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证明该验方治疗偏头痛效果较好,临床可尝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