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诸暨市公益林建设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

2018-01-24王瑜袁蔡燕

自然保护地 2018年1期
关键词:镇乡诸暨市护林员

王瑜袁蔡燕

(1浙江省诸暨市环境绿化工作站;2浙江省诸暨市东白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311800)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释氧、改善生态环境等重要功能,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生态系统。公益林是处于生态区位重要或生态环境脆弱的森林,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

诸暨市地处浙江中部偏北,会稽山脉与龙门山脉之间,钱塘江支流浦阳江流域中段,区域面积2311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24个镇乡,常住人口115万左右[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较多,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3℃,常年平均降水量1373.6毫米,年均降水日约158.3天,相对湿度约82%,日照年均约 1887.6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5%。林业用地 219.08万亩,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丘陵地区。

1 建设现状

1.1 建设规模

至2017年底,诸暨市有省级公益林68.8万亩,分布在全市26个镇乡(街道),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31.4%。主要分布在浦阳江及其主要干流两侧、主干道两侧、大中型水库周围、生态脆弱地带、保护区、保护小区、森林公园和斯氏古民居等文保单位周围区域。拥有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五泄国家森林公园、香榧国家森林公园)、2个省级森林公园(杭坞山省级森林公园、三界尖省级森林公园)和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东白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公益林面积按行政区域分:马剑镇82882亩,占12.05%;东白湖镇65137亩,占9.49%;应店街镇61340亩,占8.92%;枫桥镇57770亩,占9.39%;次坞镇54237亩,占7.88%;店口镇46614亩,占6.77%;牌头镇45901亩,占6.67%;五泄镇41304亩,占6.00%;赵家镇38675亩,占5.62%;同山镇25491亩,占3.70%;直埠镇 24040亩,占 3.49%;陈宅镇21469亩,占3.12%;岭北镇18734亩,占2.72%;暨阳街道17643亩,占2.56%;安华镇15300亩,占2.22%;大唐镇15079亩,占2.19%;浣东街道 13367亩,占 1.94%;江藻镇 9439亩,占1.37%;里浦镇8644亩,占1.26%;陶朱街道7517亩,占1.09%;璜山镇7253亩,占1.06%;街亭镇4361亩,占0.63%;草塔镇3541亩,占0.52%;王家井1662亩,占0.24%;山下湖镇691亩,占0.10%。

按生态区位分:干线两侧214865亩,占31.22%;省级以上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187763亩,占27.28%;饮用水源保护地108142亩,占 15.71%;36度以上生态脆弱区 54958亩,占7.99%;大中型水库湖泊45574亩,占6.62%;主要河流源头及两岸35245亩,5.12%;省级自然保护区32813亩,占4.77%;自然与人文遗产地8859亩,占1.29%。

按林木权属分:国有权属 18528亩,占2.69%;集体权属284415亩,占41.33%;个人权属385276亩,占55.98%。

1.2 建设成效

2001年诸暨市开始进行林业分类区划工作,共界定公益林92万亩。2004年,按照《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在2001年区划界定范围内划定省级公益林64万亩。2015年又将两个省级森林公园增划入省级公益林,达到现有68.8万亩省级公益林规模。

诸暨市对公益林建设遵循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科学经营和严格管护的原则,市、镇、村层层签订管护责任书,落实管护责任。各镇乡根据公益林建设规模大小,划分一定的监管责任区,责任落实到人。同时组建护林员队伍,按公益林面积大小和地域分布情况,公开选拔护林员,每个护林员的管护面积在 2000-3000亩之间。

同时,结合珍贵彩色森林工程、松材线虫综合防治工程、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等,分别对林分基础较好,有较多阔叶林幼树生长的公益林实行封山育林;对林分郁闭度低、乔木数量较少的林分通过实施人工补植改造等多种营林措施,使公益林的林相明显改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比重显著提高。据测算,2010年诸暨市省级公益林森林生物总量为 273.67万吨,生物生长量19.83万吨,年增长率7.04%;重点公益林涵养水源量3.54亿吨;年减少土壤流失144.79万吨;年固定二氧化碳367.87万吨,年释放氧气235.48万吨;年储能量511.25亿兆焦耳,年发挥生态效益13.6亿元。

2 存在问题

2.1 补偿标准偏低

公益林所有者(经营者)取得的补偿金额与林地蕴含产值差额较大。特别是近年来诸暨全市发展香榧、水果等商品林的态势积极,林农经营商品林获得的收入比以前大幅增加,产生的经济价值远大于公益林的补偿,两者存在巨大的收益差距,挫伤了农民对公益林保护的积极性。

2.2 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公益林的森林消防、病虫害防治、林相改造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建设管理上,投入资金主要依赖于省级和地方政府财政,缺少合适的资金筹措渠道,难以吸引更多的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到公益林的建设保护上来。

2.3 林分质量总体不高

公益林林分总体质量不高,林种树种结构较为单一,林龄结构不够合理,森林资源增长缓慢。同时,森林火灾和病虫害依然是威胁公益林安全的两大因素,人为活动频繁的公益林区火灾隐患比较大。对森林病虫害特别是松材线虫病,虽然每年投入资金用于防治,但仍在扩散漫延,严重危害公益林区的松林安全。

2.4 基层管理力量薄弱

公益林建设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包括区划界定、资源管理、资金发放、日常管护等多方面工作,而镇乡(街道)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只靠林业站管理,面积大、人员少、任务重、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制约着公益林的日常建设保护,甚至导致部分地区存在乱砍滥伐公益林、违法征占用林地和毁林开垦现象发生。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大公益林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对林农的损失性补偿,以弥补因林地被划入公益林后带来的实际经济损失,调动群众对公益林建设保护的积极性。完善公益林补偿机制,多渠道筹集公益林补偿资金,探索社会资金参与公益林建设的途径,如森林彩票、水资源反哺、生态税收等形式。同时在不影响公益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鼓励发展林下经济、开展森林旅游等方式综合利用,提升公益林自我补偿能力。

3.2 提升公益林建设质量

对林分质量不高、防护效益差的公益林,结合森林抚育和珍贵彩色森林建设,进行珍贵树种补植。加大对高速公路、省道、浦阳江流域两侧和主要森林旅游景点周边公益林的林相改造和生态景观林建设力度,结合松材线虫病防治、废弃矿山复绿整治等行动,及时恢复火烧迹地、病虫害迹地和采矿迹地的植被,消除对公益林景观和生态功能的损害,提高公益林的建设质量。

3.3 提高基层管护队伍水平

重视镇乡林业人员短缺、老龄化等短板,加强专业技术力量和管理队伍的培养,进一步落实镇乡具体管理职责,增强服务公益林建设的能力。加强村级护林员队伍建设,调整优化护林员队伍规模,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资待遇,增强日常巡护和重点时段的管护能力。

3.4 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

强化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监测工程,建设森林火险自动观测站系统、森林防火数字超短波通信系统、森林病虫害防治测报系统,特别是松材线虫病的治理,要治理与防控并举,减少松树损失。加大对公益林区盗伐、滥伐、乱占滥用林地等各种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森林资源,保护公益林区生态安全。

[1]浙江省诸暨市林业局.2011诸暨市公益林建设十周年成效公报[R].2016.

[2]浙江省诸暨市统计局.2016诸暨统计年鉴[R].2016.

猜你喜欢

镇乡诸暨市护林员
珙 县召开生态护林员视频培训会
护林员巡山路上“偶遇”猕猴
浅析生态护林员政策在助推扶贫攻坚的作用
宁波加快打通基层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
光影视界
党政领导干部述责述廉“红脸出汗”
1—4月份怀柔区地方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诸暨市学勉中学
诸暨市浣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