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围观
2018-01-24
个别村落乡村振兴出现“样板化”倾向
据《半月谈》报道,当前在个别地方,乡村振兴有“样板化”的错误倾向。为彰显“村容整洁”,个别村落被精心塑造成示范点,而在另一些地方,乡村“产业兴旺”被刻意标识为一个个产业园区。在一些地方主政者看来,产业园区多,乡村振兴自然“差不了”。
乡村振兴并不是不需要示范或样板带动。但有的乡镇看到别的地方树立样板,为避免“矮人一头”,不顾自身条件,“硬着头皮也要上”,项目摊子也越铺越大。其中“样板化”流于“同质化”“铺摊子”易变“烂摊子”的风险不可不警惕。《半月谈》记者走访一些乡镇建设项目发现,不少村庄的民居和街道风格统一,样式造型设计思维单一。走在街道上,大都有刻意打造出来的古风古韵的店铺,很少正常营业,门庭冷落。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王德福: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政府应合理使用公共财政资源,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是一项基础工程。一味样板示范的马太效应造成的资源分配不均甚至不公,背离了公共资源的属性,削弱资源使用绩效,而且会影响政府公信力,造成政府与群众关系的疏离。
网友:城乡融合发展不是将农村变为城市,城乡一体化也不是城乡“一样化”。尊重村庄自然肌理,尊重乡土文化,回归乡音乡味乡情,让村庄各显其美, 才是农民熟悉的、想要的乡村。
《中国国土资源报》记者景明:好的东西本身就有示范效应,倘若一个乡村项目,有规划、有产业、有市场,相关机制健全,适宜本地特色,能在未来的运营中持续盈利,形成良性自循环,当地的村民也能就业、增收。那么,这样的项目即使不宣传,示范效果也会很好。但若是为了政绩而示范,要面子不要里子,不仅会错配、浪费资源,更会伤了群众的心,最终也会沦为闹剧一场。
福建省每年新增逾千亿元信贷支持乡村振兴
日前,福建省银监局出台《福建银行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就未来3年内持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创新、增加乡村金融供给等对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要求。《计划》提出“服务乡村振兴的收费3年减免100项以上,让利20亿元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乡村振兴的人民币信贷规模每年新增1000亿元以上”。《计划》安排,福建银行业“线下”农村服务网点的“智能化”改造将于未来3年内每年增长10%以上,服务农村新业态、新模式、新主体的金融产品创新将达到100个以上。
广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启动逾5000亿集体资产将被盘活
近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广东到2018年底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到2020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力争2021年底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此次改革涉及广东各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4.4万个,涉及集体账面资产(不含资源性资产)5000多亿元(不含深圳),占全国的1/6,平均每村2100多万元。
海南结合本地特色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海南多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要把与打造海南特色高效农业结合起来,与打造海南“王牌”农业结合起来,要突出海南特色“烙印”。《意见》提出,市县可结合本地实际,将现有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综合开发等相关项目资金,向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内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当倾斜。鼓励具备条件的龙头企业发起组织农业互助保险,降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