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学术研究文脉 展世界音乐风采
——“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第六届年会”述评

2018-01-24刘东兴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民族音乐

刘东兴 [毛]马 丽

为了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理解,促进世界音乐文化的和谐共处,推动中国世界民族音乐的研究与发展,2017年12月1日至3日,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与南京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第六届年会”在南京艺术学院隆重举行。来自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泰国吞武里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台湾南华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内蒙古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中山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等39所院校及研究机构的100多位学者及在读博硕研究生参会。学者发言围绕着“世界民族音乐与‘一带一路’战略”“世界民族音乐与跨学科研究”“世界民族音乐与跨文化/跨界族群研究”“世界民族音乐与教学研究”“世界民族音乐与区域文化研究”等五个议题展开。

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会长陈自明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宣布了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首席学科带头人管建华教授为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代会长,随后举行了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东方音乐系揭牌仪式。这是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及南京艺术学院,对以管建华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近年来在世界民族音乐教学与科研领域高度认可的重要标志。

会议中,陈自明会长和德国维尔茨堡大学马克斯·皮特·鲍曼教授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陈自明会长在题为“放眼世界 展望未来——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在前进”的主题发言中,首先介绍了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历程,并提出想要获得世界民族音乐的真谛,不仅需要读万卷书、听万场音乐,还须走出国门,深入体验世界各地民族音乐的要求。其次,陈自明会长认为,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近年来呈现出了蓬勃发展之势,多个单位成立世界音乐研究机构预示着中国的世界民族音乐研究与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但同时,陈自明会长也明确指出了学会发展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世界民族音乐普及推广工作做的还不够;二是世界民族音乐研究工作需要整体规划,学科的学术水平有待提高。对此,陈自明会长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尽快开展世界民族音乐的师资培训;第二,按照世界民族音乐种类划分,着力召集有识之士充实到学会中,建立各区域学术召集人,积极策划学术活动。

鲍曼教授的“跨文化合作语境中的‘世界音乐’研究”主题发言,以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促进欧亚大陆紧密合作的目的为切入点,一方面探究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另一方面依托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区域性文化、间性文化、跨文化有意识地融汇在一起,使音乐研究出现了方法论的转折,形成了多范式、多方法的结合。鲍曼教授认为,音乐研究者不仅应该具有全球性视野,在各地区内部、边缘与中心之间建立起持续发展的文化交流活动,还应在各自的社会语境中用自己的表达方式,通过音乐民族志记录本土音乐。同时,音乐研究者还需在最广泛的基础上进行跨学科、跨区域、跨文化研究,保护和促进“世界音乐”发展,关注世界各地区音乐间的融通性。

为更好地体验与理解异域文化,在开闭幕式和会议期间,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参会者纷纷表演了各具特色的世界民族音乐。例如,南京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赞比亚留学生表演了非洲仪式性鼓舞、蒙古国留学生表演了蒙古民歌,泰国吞武里大学表演了泰国传统音乐,广西艺术学院甘美兰音乐工作坊与泰国吞武里大学泰国传统音乐工作坊更是带来了多场演出。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成为了此次会议的一大亮点,而留学生通晓两国语言的便利条件,更使与会的部分中国音乐学者“足不出户”就能在“家门口”进行“远方”田野的初期考察。因此在会议上,与会学者不仅能进行深刻的学理辨析,还能较深入地体验异域文化,加深了对异文化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学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①引自陈自明会长在开幕式上的发言。

会议期间,共有69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五项议题进行了发言,以下笔者将对此逐一进行述评。

议题一:世界民族音乐与“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是国家经济发展与政治合作的重要策略,各国间的经济与政治合作必然会带来文化上的交流。本次年会中,学者们在“一带一路”视野下,关注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音乐传播路径、音乐个案研究以及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等课题。学者们不仅从学理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也从实践层面进行了个案分析。

南京艺术学院杨曦帆题为“穿越文化圈与走向世界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发言认为,“一带一路”文化观念贯穿了人类学家王铭铭提出的“三圈理论”,使得原本在行政区划上属于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集聚区,成为了面向更为广阔空间的文化中心。边疆少数民族和“一带一路”沿线跨境民族语言相通,有着文化心理上的亲近感和认同感,这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和世界音乐研究都是新的机遇。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张应华在“文化认同视域下东南亚华族及山地跨境民族音乐教学的几个问题”的发言中提出,当下文化背景中的东南亚华族及其山地跨境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策略应架构在“互视—互赏—互惠”与“共在—共享—共建”的双维视域中,突出从“认知到认同”“习得到对话”“体验到理解”“创演到创新”四个方面的转换。广西艺术学院陈坤鹏作了题为“论‘竹制管状琴·弦鸣类’海上丝路的传播”的发言。他认为,“竹制管状琴·弦鸣类”乐器随着中国一波又一波的移民从中国西南渐次传播到越南、菲律宾、台湾、印尼等地区,这是我国海上丝路乐器传播的见证。华侨大学贾怡在发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族传统音乐的固守与再造——以新加坡华族歌谣为例”中说到,新加坡华族歌谣不仅记录了罪恶的“猪仔贸易”和番客“下南洋”的痛苦历程,还从“过番”到“落番”的主题变迁反映出华族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生存状况的变化。上海政法学院曾嵘的“‘一带一路’战略下来华留学生音乐教育的策略与实施”发言认为,做好留学生教育教学工作能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国际关系、智力支持和人员支持。音乐教育作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他专业教育所没有的独特价值。

此外,广西艺术学院代悦说到,“一带一路”政策的逐步实施加速了音乐教育联盟的建立,推动了互派留学生、提升了国际文教交流的水平。河南大学陈文革认为“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交流为正在上演的“文化冲突”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哲学方案。南京艺术学院毛里求斯留学生马丽介绍到,世嘉是毛里求斯的身份代表和民族象征,在文化旅游中促进了文化认同和民族团结。南京艺术学院马来西亚留学生廖佳蔚认为,马来西亚华乐在越来越受到“华社”关注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马来西亚华乐发展需要政府、教育界和社会携手共建,使华乐在艺术教育界健康发展。重庆师范大学侯婉秋说到,“一带一路”战略为当今世界民族音乐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新出路。

学者关注“一带一路”战略,体现了他们在潜心学术研究的同时,还关注国家发展大计,希冀通过音乐研究促进国家战略格局的健康发展。

议题二:世界民族音乐与跨学科研究

音乐事象作为“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和美学的现象”②张伯瑜等译:《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既需要艺术学科的知识,也需要借鉴非艺术学科的知识。因为“非艺术学科加入对艺术的研究,并不会伤害艺术研究的品格,相反,只会不断扩展艺术研究的空间,以使其顺应社会与时代不断发展的学术需求。”③杨曦帆:《为什么要研究文化中的音乐》,《中国音乐》2016年第1期,第101页。此外,即使“最孤立的细小行动,彼此之间也有某些系统性的联系”④[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吕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4页。。因此,孤立的研究音乐本体并不能深入阐释音乐的意义,增强跨学科研究能力是学术发展的需要。在学术发展过程中,“音乐学借鉴其他学科的治学方法所形成的跨学科特征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能够主动借鉴其他学科实际上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⑤杨曦帆:《在“不息的变动”中发展——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建设反思与展望》,《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5年第4期,第160页。在本届年会上,学者们依据研究对象实施针对性的跨学科研究,体现了跨学科研究方法对于完善音乐研究的重要意义。

南京艺术学院张振涛在“作为学科建设多棱镜的音乐博物馆”的发言中认为,音乐博物馆表面之乐器展,实际上却是深层“学术共同体”的培植。音乐博物馆要充分利用收集来的乐器充分阐释更多的人类学理念;要从新理念出发,让更多人于参观之际获得对文化族群的整体印象;要让一般人接触的乐器和其使用仪式相关联的碎片化知识,贯穿于历史纵线和民俗横切面的影视人类学纪录片中,让人看到挺举祖先灵魂的乐器与祖先“肉身”以及祖先吐唱之间的关联。因此,音乐博物馆的建设需要跨学科知识,使其整体性、立体化、深层次的展示于世人面前。上海音乐学院应有勤的题为“世界各民族音阶的广义概念”的发言认为,人们对自然泛音和人工泛音存在认知上的偏差,他提出了原生态泛音乐器演奏的泛音音阶是根据乐音的法则自然形成的,它也是世界各民族音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结论颠覆了埃利斯“音阶并非只有一种,也并非自然形成”⑥转引自俞人豪:《音乐学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第176页。的论断。南京艺术学院麻莉的发言“‘世界音乐’中的文化间性”认为,“世界音乐”是全球化进程中多元文化对话的一个产物,它打破了时空界限,将传统与现代涵盖其中,达到了文化重构的意义,同时也有意无意地引导人们超越自我、跨越地域与国家疆界,进入全球化、多元化的平等互助与双赢共享模式中,揭示了“世界音乐”中的文化间性对主体与主体的共在,主体间的对话交流与文化融合起到的作用和意义。中央音乐学院安平依据教学与研究实践,作了题为“世界音乐教学和传播中的跨文化理解”的发言。他提出,世界音乐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交流与传播,其前提是文化的尊重与理解。跨文化理解力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具有共享和共建的意义。

就本议题进行发言的还有重庆师范大学齐江,其主张在世界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运用民族音乐学价值观念来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世界民族音乐。西南大学胡晓东认为世界民族音乐教学应借鉴并引入表演人类学的理念,由客位到主位,建构三重文化认同,逐步实现音乐文化的深度认同。南京艺术学院郑隽逸提出了泰国传统器乐合奏中“声音的交互连锁性”、“重叠交织的结构形式”以及“文化聚合力”等方面的美学价值。泉州师范学院陈敏红在口述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南音与华人及其社团在异域文化间的关系。兰州城市学院张燕认为,陇南文县白马人传统歌舞艺术与白马人的民俗风情融在一起。重庆师范大学杨丰盛、广西艺术学院田珂源、山东师范大学王旭等结合自己的研究对象,认为当下音乐研究需要借鉴相关学科的知识而形成跨学科研究。

议题三:世界民族音乐与跨文化/跨界族群研究

学术界一般认为,跨界族群(或称跨界民族)是由不同国家行政疆域分治而使传统聚居的族群比邻于不同国家而形成的。当前,跨界研究“打破了地域与世界的关系,其本质是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认识。世界在走向一种历史的过程中,形成了‘后现代’的认识论。”⑦杨民康:《跨界族群与跨界音乐文化——中国语境下跨界族群音乐研究的意义和范畴》,《音乐研究》2011年第6期,第18页。在本届年会中,学者们不仅对跨界族群和跨文化进行了学理辨析,而且对中国周边跨境民族进行了跨界研究,也对外国音乐的跨文化形式进行了探讨。

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题为“试析跨界族群音乐研究与世界民族音乐研究的异同关系”的发言认为,跨界族群音乐研究与世界民族音乐研究同属于民族音乐学学科领域,两者既在课题性质上紧密相关,又在对象和方法上存在一定差异。跨界族群音乐研究外联世界民族音乐研究,内接汉族传统音乐研究,显示了跨界族群音乐研究既与世界民族音乐研究相关,又与之有所区别的显著的自身学术特点。因此,两个学科应加强互视交流,以便互补互惠。台湾南华大学明立国在题为“跨领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几个案例的经验与反省”的发言中认为,台湾阿美族不同的年龄阶级和社会结构联系密切,并发现在阿美族禁忌较强的巫师祭祀活动中也存在跨族群的音声交流活动。上海音乐学院赵维平在发言“中国与东亚古谱研究中心的工作及其展望”中提到,中国与东亚古谱研究中心将中国历史上流失于海外的大量古谱收集于上海,为专业的音乐研究者提供可靠的学术性原始音乐资料,期待以此解决中国古代“哑巴”音乐史的现状以及试图重构中国古代音乐。南京艺术学院钱建明题为“塞舌尔群岛的克里奥尔乐舞文化”的发言认为,该国首都维多利亚市中心矗立的巨大城市雕塑,不仅是克里奥尔人族群构成和历史文化方面与欧洲、亚洲及非洲等地历史文化紧密联系的标志之一,同时也为外族人认识克里奥尔乐舞及其文化形态提供启示。四川大学尹锡南在“印度古典名著《舞论》的乐舞特色”中说到,《舞论》是印度早期音乐理论、舞蹈理论和戏剧理论的代表作,该书对当代印度艺术理论建构和表演实践的作用不可忽视,其也可对构建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河北师范大学赵书峰作了题为“跨界·区域·历史·认同——当下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四个关键词”的发言,他认为区域音乐文化的形成与文化圈语境下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积淀关系密切,它们是建立在彼此文化身份认同的基础之上,呈现出多维立体、复杂互动的关系。内蒙古艺术学院魏琳琳在题为“跨界族群视野中的世界民族音乐——以呼麦艺术研究为例”的发言中提出,“蒙古呼麦”“图瓦呼麦”“中国蒙古族呼麦”所具有的诸多差异会受到受众者自身局内/局外文化身份的影响。

另对跨文化/跨界族群进行研究的还有:云南艺术学院的朱海鹰认为中国西南民族乐舞文化,在邻邦南传佛教国家受时代、地域及不同民族文化等影响而产生了变异。广西艺术学院楚卓认为,中越边境的布傣族群对歌成为跨界族群“和平跨居”模式最明显的外化事项,其差异性也呈现出多元认同的建构过程。德宏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钟小勇认为,滇西中越交界地区是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各民族和谐发展对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南京艺术学院陈国符的研究说明了原始宗教和基督教,对东马卡达山族宗教信仰及音乐文化有着种种影响。南京艺术学院谭婧慧对马来西亚多元音乐文化进行了考察,并对高校中的教育传承进行了积极探索。

议题四:世界民族音乐与教学研究

教学,是让更多学子理解世界各地丰富的音乐文化及其背后厚重的人类学意义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加速世界音乐的传播,促进人们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这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本届年会上,学者们围绕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理念、范式、意义、实践等方面展开了论述。

首都师范大学张玉榛在题为“建构中国之世界民族音乐学科的话语目标与发展愿景”的发言中认为,中国之世界民族音乐的学术研究话语权问题,其实质是学术精神、学术认同的问题。但是,我国世界民族音乐研究的学术研究目前还处于基础阶段,因此,中国之世界民族音乐学科的认知与建构、学科历史与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学科教学与资源平台建构、学科传播与共享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这是一个学科在未来实现理论自觉和学术独立的基础。盐城师范学院朱玉江作了题为“基于理解范式的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建构”的发言,其认为从“开发范式”走向“理解范式”已成为当前国际课程范式发展的走向。“理解范式”的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是一种跨文化对话与理解的过程,它把音乐课程作为一种多元文本理解,并显示出了对音乐文本的多层次意义的理解,这有利于树立一种文化多样性的思维,从而推动人们与不同文化中的音乐进行正确而有效地交往。江苏师范大学马淑伟认为,师范专业的“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教学既要重视专业知识,又要发展实践能力,还要强调教学能力的培养,三者有机结合方可体现高师“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的师范性特徵。

河南大学胡斌通过对美国密西根大学甘美兰教学进行观察与体验,以期对国内世界音乐教学提供个案参考。合肥师范学院李劲松认为,外国民族音乐方面的课程可运用合作探究模式,展开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理解和探究世界音乐的多样性的学术品格。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尚永娜论证了木卡姆在国内外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及其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意义。运城学院杨高鸽针对当前“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教学中的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资源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期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陕西师范大学于彤对作为文化理解性和反思性研究者的教师,应如何设计哈萨克斯坦音乐的课堂教学等问题进行了反思。陕西师范大学王一钦论述了作为文化理解的乌兹别克斯坦的音乐教学状况。

议题五:世界民族音乐与区域文化研究

区域音乐研究是音乐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它通常是指对一个特定地理文化区域内全部的传统音乐进行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无论是从地方到空间、音声景观到文化整合、人地关系到社会认知,还是从地域到地域转换、本体论到认识论等流动于学科内外的多元阐释与格局,都为区域音乐研究带来了新一轮的学术发展空间。”⑧杨红:《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区域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2010年第4期,第110页。在本届年会上,区域音乐研究不仅受到了众多国内学者的关注,也受到了国外学者的关注。

南京艺术学院管建华在题为“亚洲音乐观的当代意义”的发言中指出,亚洲三大文化体系的音乐观有着内在的相似性。在全球化过程中,亚洲音乐观受到来自西方音乐观的影响,也产生了不同的反应。亚洲音乐观与西方音乐观不是一方取代另一方,而是相互取长补短、平等对话、和谐相处、差异并存的,这对促进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与共生、面向人类生态文明的音乐建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澳大利亚学者赵佳梓以芬兰民族音乐为研究对象,作了题为“波罗的海沿岸的音乐文化”的发言。作者认为,芬兰人性格内敛、行事低调,内心却充满着民族自豪感,交响诗《芬兰颂》是芬兰人音乐方面芬兰精神的象征。此外,芬兰康特勒琴也几乎成了现在芬兰传统音乐的象征。中央音乐学院陈朝黎在题为“坦桑尼亚给巴尔百年塔若卜乐团易瓦尼·萨法研究”的发言中介绍到,易瓦尼·萨法乐团是历史最悠久、最具代表性的塔若卜乐团。这种音乐以阿拉伯音乐为根源,同时融合了西方因素、印度风格、非洲节奏的跨文化音乐种类,具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福建省艺术研究院曾宪林以台湾“江之翠剧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台湾‘江之翠剧场’的现代南音艺术与海外传播”问题。作者希望通过研究南音现代化发展与海外传播的经验,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现代化发展与海外传播提供借鉴。陕西师范大学尚建科在“波斯古典音乐的审美特征”的发言中认为,波斯古典音乐以其特定的音调结构,通过丰富的音乐实践展示了东方音乐独有的审美内涵。中央民族大学庄静对北印度塔布拉鼓的格拉纳进行了介绍。格拉纳是印度具有家族性质的行会组织,但由于当今北印度塔布拉鼓的演奏受到了不同门派的影响,而导致了门派间的界限日益模糊。

以区域音乐文化视角展开研究的还有南京艺术学院的宋敏、冯心韵、陈紫嫣、吴梅芬、张鸾、张思齐,山东师范大学的司道峰,首都师范大学的刘芯、杨元,广西艺术学院的王俊,内蒙古艺术学院的包青青,中山大学的张伊瑜、何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饶文心,乐山师范学院的周特古斯,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的薛雷,淮北师范大学的张大军,星海音乐学院孙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王丹等。

结 语

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自建立之初,至今已走过了21个春秋,由最初的不足20人发展到了现在的数百人。学界前辈将丰富多彩的世界音乐呈现给国人,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学人加入世界音乐的研究队伍。在本届年会上,老中青三代学者汇聚一堂,热烈研讨,温情互动。学者们围绕着“世界民族音乐与‘一带一路’战略”“世界民族音乐与跨学科研究”“世界民族音乐与跨文化/跨界族群研究”“世界民族音乐与教学研究”“世界民族音乐与区域文化研究”等五个议题展开讨论,集中展示了与会中外学者近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

纵观本次年会的学者发言,其研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团结与继往开来的大会。由于陈自明会长年事已高,经他提议,部分副会长及会员原则上同意由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管建华教授任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代会长,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张玉榛教授任秘书长。至此,学会基本完成了领导交接,这为学会的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第二,研究队伍年轻化。在本届年会上,老中青三代共71位发言学者中,40岁以下学者有35人,占发言总数的49.3%;40岁至60岁之间的学者有25人,占发言总数的35.2%;60岁及以上的学者有11人,占发言总数的15.5%。可以看出,40岁以下的青年学者比重最大,几乎占发言学者总数的1/2,青年学者为主的发言使本届学会充满了“青春气息”。

第三,理念、方法、视角多元。学者们从应用民族音乐学、认同、教育、传承、传播、跨界、反思等不同视角对各自的研究对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释。其中既有音乐形态分析与文化内涵剖析,也有定点考察和多点民族志研究方法的应用。学者们的研究显示了其扎实的田野工作功底和较强的音乐文化阐释能力。

第四,研究对象在全球视角引领下以亚洲音乐为主。以全球视角进行研究的发言有14个,占发言总数的19.7%;以亚洲音乐作为研究对象的有44个,占发言总数的62%;以美洲为研究对象的有5个,占发言总数的7.05%;以非洲作为研究对象的有 5个,占发言总数的7.05%;以欧洲音乐作为研究对象的有2个,占发言总数的2.8%;以大洋洲作为研究对象的有1个,占发言总数的1.4%。可以看出,以亚洲音乐作为研究对象的发言超过3/5,这与参会学者的国籍及地缘有密切关系。相比之下,目前针对欧洲与大洋洲的音乐研究相对较为薄弱。

第五,理论研究与实践展示并重。学术研讨会之理论研究是会议的基石,实践展示则是学术研讨会的一大亮点。除了部分学者发言时结合自己的研究对象进行现场演奏、演唱外,丰富多彩的音乐会和工作坊使本届年会更加“艳丽”。其中,鲍曼教授在主题发言中展示了德国学者一百年前对泰国民间音乐的录音,这让与会学者能够跨越百年时空感受泰国民间音乐的变迁,并引发了学者们的反思。

第六,民族音乐学方向的学者成为本届年会的一股“清泉”。虽然往届年会也会有个别民族音乐学方向学者加入,但是本届年会明显多于以往。张振涛、杨民康、杨曦帆、赵书峰、张应华、齐江、胡晓东、魏琳琳等学者的加入,使本届年会更多的融入了民族音乐学的理念与方法。其中,不仅“跨界”“跨学科”“区域音乐文化”等民族音乐学前沿领域成为了本届年会的主要议题,“认同”“应用民族音乐学”等热点话题也成为了学者研究的重要视角。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首先,陈自明会长在2015年第五届年会中曾指出,世界民族音乐的普及推广需要开展世界民族音乐师资培训班,世界民族音乐研究需要落实区域学术召集人并展开相关研究。然而时至今日,相关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其次,个别学者仅对当下的音乐事象进行了静态关注,缺乏持续动态的关注与研究。这就需要我们对历时与共时视角的“双重”甚至“多重”角度予以关注。一切当下都是历史的延续,一切历史都在当下留下遗迹。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当下语境探求历史语境中的“原貌”,深挖音乐事象的变迁历程,力求整体把握研究对象。

再次,有的学者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浅描”,缺乏对其历史语境和音乐表象背后意义的“深描”,这也是不能忽视的。“浅描”告知事物“是什么”,“深描”告知事物为何至此,是探析事物表象背后的意义。所以,对于现存的音乐事象,不仅需要从当下语境进行关注,还需要对其进行历史语境的解读,对其生成发展规律和文化内涵进行“深描”。

总之,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正逐步发展壮大。民族音乐学方向学者的加入,扩大了中国世界民族音乐的研究队伍,推动了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术研究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民族音乐学研究正在摆脱以汉族民间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封闭态势,逐步扩展至少数民族音乐、世界民族音乐等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世界民族音乐为中国民族音乐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视野。中国音乐学者通过探索世界民族音乐了解世界,民族音乐学理念与方法也为中国学者探索世界音乐文化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途径。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发展与建设任重道远,我们既要看到学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也要关注现存之不足。唯有此,才能推动学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民族音乐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音乐学人
南京艺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中国画作品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近期活动掠影
白一路、葛上作品
浅谈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