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奇才张静江的经济活动述论

2018-01-24谭备战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档案 2018年7期
关键词:淮南委员会煤矿

谭备战/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谭浩然/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张静江(1877—1950),谱名增澄,字静江,又名人杰,浙江省湖州南浔人,出身江南丝商巨贾之家。1902年10月随驻法公使孙宝琦出国任驻法商务参赞并开始在国外经商,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结识后便积极从经济上襄助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1927年4月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后,倡导成立中华民国建设委员会并领导工作。抗战爆发后移居美国,晚年逐渐淡出政治,转而信佛,又名“卧禅”,佛名智杰。1950年9月3日病逝于美国纽约。张静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被中华民国的缔造者孙中山称为“革命圣人”[1]。尤其为后人所称道的,是其经济方面的才华。陈果夫称之为中国现代史上的“理财第一人”。台湾历史学者曾把张静江、张之洞、张謇并称中国近现代史上发展经济的“三张”,认为三人“同为中国近代以来,致力建设中国,发展实业的三个关键性人物”,实际上张静江领导建设委员会时期的建设成果,“不仅树立国家的建设规模,并且为日后抗战八年,奠定深厚的物质建设之基础”[2]。那么张静江到底有何种经济才能,使后人对其有如此高的评价?本文拟以1928年为界论述张静江从事经济活动的概况,希望对解决此问题有所帮助。

1928年之前经营商业:巴黎通运公司与上海证券交易所

张静江的一生大致以1928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跟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是一个具有革命热情的热血青年。张静江早年在法国经商,盈利颇多,他不但从经济上资助孙中山进行推翻满清帝制的革命活动,而且和蔡元培、吴稚晖、李煜瀛等人在法国巴黎创办《新世纪》周刊,大力宣传反清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国同盟会在日本创办的革命报纸《民报》遥相呼应,是清末在东西方宣传民主革命的两大舆论阵地。

1902年张静江在离开浙江南浔之前,仅为一个富家子弟,但其行侠仗义的性格,深受人们赞扬,以至于罗家伦说他“在国民党里面,是柴大官人——旋风柴进”[3]。南浔张家资产颇大,为南浔“四象”之一[4]。南浔有“四象八牛,七十二只小金狗”的谚语,据《湖州风俗志》载:“象、牛、狗,其形体大小颇有悬殊。以此比喻各富豪聚财之程度,十分形象。民间传说一般以当时家财达百万两以上者称‘象’;五十万两以上不足百万者称‘牛’;三十万两以上不足五十万两者叫‘狗’。”张家与张静江的外祖父庞家均被列为“四象”之一。其祖父张颂贤与外祖父庞云矰“均为丝商巨贾,个性又都开朗豪爽,冒险进取且热心公益,人杰自幼受熏陶”[5],两人对张静江一生的事业影响很大。这说明张静江一生能够从事经济活动,与自己的出身颇有关系。

1896年,张静江的父亲张宝善为其捐银10万两取得江苏候补道衔,是年12月与苏州道员姚炳然的女儿姚蕙结婚。由于李煜瀛的帮助,1902年10月19日随驻法公使孙宝琦一起出国,做驻法商务随员,12月17日到达巴黎。按照孙宝琦的分工,李煜瀛研习农业,张静江研习商务。张静江的这次法国之行,彻底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他不但经营商业,还投身革命,开始成为一个坚强的资产阶级革命主义分子。张静江通过对巴黎商业市场的考察,发现经营中国货的商人多为日本人,张在其父张宝善出资30万元的支持下,于1904年3月16日在巴黎马德兰广场4号筹建了中国通运公司,专营中国商品,如龙井茶、辑里丝、金石字画、瓷器玉器与绸缎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张静江发现法国人特别喜欢中国的古董字画,而这也正是张静江的特长,因为张静江自从得了腿疾后,便潜心研究中国的古董字画,经营中国古董字画可谓轻车熟路。因此张静江在大哥张弁群于国内筹措货源、安排运输的帮助下,在巴黎经营中国古董字画的工作有声有色,不但打破了日商长期控制欧洲市场中国古董字画的局面,而且还将法国古玩市场的规模逐渐扩大,并在英国伦敦与美国纽约分设了两个分公司。与此同时,由于巴黎的牛奶市场供应紧张,张静江与李煜瀛联合在巴黎开办豆腐豆浆公司,因为豆类产品物美价廉,深受巴黎市民欢迎。可见其经营商业的眼光十分敏锐,也初步显示了张静江的经商能力。

1905年,张静江与孙中山轮船相识时,表达了他对孙中山革命的向往之情:“余亦深信非革命不能救中国。近数年在法经商,获资数万,甚欲为君之助,君如有需,请随时电知,余当悉力以应”[6],且和孙中山互约通电号码,商定A、B、C、D、E的含义,A为一万元,B为两万元,C为三万元,D为四万元,E为五万元。孙中山因与之是萍水相逢,对张静江出资襄助革命并不信以为真。当张静江和他在分手后,张静江送给孙中山一封信,让其到美国纽约市第五街566号他所开办的纽约通运公司领取资助革命的活动经费3万元。孙中山将信将疑,至美国后将信交与黄兴,使其办理以探真假。结果分文不少,如数领取。此举令孙中山大为惊讶和感动,认为遇到了革命“奇人”。自此以后孙中山“每遇困难,辄得其巨资相助”[7]。

张静江为革命筹措款项计,便有意扩展商业经营范围,遂将眼光转向办理银行赢利。1908年筹组“通义银行”。按照张静江的设想,该银行采用“中法合股”方式,合计招收股本约100万法郎,其中中国股东占75%,法国股东占25%,由法国银行在法国发行债票,筹集办理银行的资金,张静江在国内筹集办理银行的资金。后来虽然张静江在国内已筹足资金,但因法国汇理银行等四家银行的背信弃义致使成立该银行的计划流产。一年后法国汇理银行按照张静江的设计方案,办理了“义品银行”,赚利甚多,令张静江十分生气,也逐渐认识到外人对华经济掠夺的本质。

辛亥革命后,由于袁世凯的复辟帝制,孙中山遂举起了反袁二次革命的大旗,在日本筹组中华革命党,因张静江对革命贡献巨大,孙中山任命他为中华革命党财政部部长,让其为革命继续筹措款项。此时张静江在欧洲为二次革命筹资,部长职务由副职廖仲恺代理。1920年,受孙中山委托在上海办理证券交易所以筹集革命经费,张静江即联络四明银行负责人虞洽卿、戴季陶、陈果夫等人在上海办理证券交易所,这是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由虞洽卿为理事长,周湘聆、周延礽、文兰亭、盛丕华、郭外峰、周佩箴等人为理事,张静江为监察。张静江在其中设了恒和泰经纪字号,由其侄张秉三与陈果夫为经纪人,戴季陶、蒋介石等人均先后在所内任职,蒋介石虽然入股,但并无资金注入,所入股份亦由张静江替他交。1920年至1923年,张静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经营三年,获利不少,后因亏损停办。但办理上海证券交易所显示了张静江在经商方面的卓越才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孙中山进行革命的经费困难。

1928年之后经营事业:主政浙江与建设委员会

1928年之后,张静江主持浙江省政与中华民国建设委员会的工作,将自己的平生志愿即建设现代化的国家逐步实现。

1928年2月15日,在众多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的支持下,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讨论设立“中华民国建设委员会”。据张静江所言,该会负责事务较多,凡属国营事业如交通、水利、农林、渔牧、矿冶、垦殖、辟港、建设商埠,发展其他生产事业的设计、开办、创建等运作的事务,均应归其管辖。由于张静江任职浙江省政府主席时与蒋介石发生过矛盾,担心蒋介石对其主持建设委员会一事进行阻挠,于是声言:“总理说过的,革命要建设,不建设,革命就要失败。因此我党政军都可不管,惟有建设,我是一定要干的!”“谁不同意,就是有意破坏建设。”[8]在张静江提出以孙中山的建设主张作为建设委员会的指导思想后,大家都绝无异议,纷纷赞同成立建设委员会。同年2月18日,在南京市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举行建设委员会成立大会,张静江被推选为主席(一年后改称为委员长)。张静江又任命曾养甫为副委员长辅助自己从事建设事业,之后又从全国各地调集各个方面的建设专家,如无线电专家李范一、王崇植,水利专家孙辅世,矿业专家孙昌克等人,以对全国的各项建设事业做一长远规划。

为了筹集建设事业的经费,1930年3月,张静江在建设委员会众多委员的支持下,向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提出“确定全国建设经费保管支配方案以利建设案”,这无疑是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的极大反对,因为张静江试图限制蒋介石对经济建设事业经费的挪用。这无疑加剧了蒋介石与他的矛盾。1929年3月,在中国国民党“三大”上,张静江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改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顿时失去了在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发言权。1931年6月,中国国民党三届五中全会上,蒋介石又操纵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建设委员会应将属于各部主管之事业分别移交各部主管”案,随后成立的全国经济委员会与国防设计委员会也逐渐排挤张静江领导的建设委员会的职权范围。但张静江并不气馁,反而更加努力,对建设委员会管理的各项事业,如电力、交通、煤矿、无线电与水利等方面开拓进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电力方面,张静江领导的建设委员会开创了中国电力工业的新时代。张静江意识到电力工业是一切现代工业的动力,1929年6月,他在中国国民党三届二中全会提案中提出:“动力和交通是促进与推行一切农工矿业的基本要素,必须首先在全国各地建立适当的大小型动力厂,方能有原动力推动机械、代替人工、增强工作效率。”[9]因此在建设委员会成立后,张静江首先注重的即为电力工业的发展。建设委员会首先接管的是金陵电灯厂。该厂原为官办电灯厂,因管理不善导致供电不足,以至首都南京路灯昏暗,影响首都形象。1928年4月,建设委员会接管金陵电灯厂后,易名首都电厂,经过改组、扩充机量等,首都电厂发展成为当时全国著名的五大电厂之一。稍后接管的震华电厂则是一家私人电厂,其前身是私营震华电厂和耀明电灯公司,两厂因产权纠纷致使当地电力供应时时中断。建设委员会认为无锡、常州乃苏南经济发达之地,不可一日无电,故迅速接管该电厂并加以整理。两年之后,电厂不但解决了无锡、常州地区的工业用电问题,还提供廉价电力供应当地农田灌溉,是当时中国农田电力灌溉最为发达的地区。因其成就突出、影响甚远,波兰曾专门向建设委员会请教电厂的农田电力灌溉经验。因为苏南一带电力较为发达,张静江曾积极筹划实现京沪杭一带电力联网,只可惜抗战很快爆发,该计划无法完成。张静江领导的建设委员会不但对于江苏一带的电力工业进行整顿,对全国其他地方亦是如此,如杭州电厂、贵阳电厂与安庆电厂等。为响应中央政府开发西北的号召,1935年建立了西京电厂与洛阳电厂,给西北带来了现代照明与动力。除了上述的整顿与加强全国的电力工业建设之外,还积极规范中国电力工业的各项标准,力争与国际接轨,不使中国落伍。在建设委员会掌管全国电力工业后这一时期,中国电力工业突飞猛进,成效显著。

张静江在交通事业的贡献并不亚于电力方面。1927年至1937年间,中国铁路建设受张静江建设铁路的思想影响很大。张静江建设铁路的重要思路即为“发展交通,开发地方,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在其主政浙江时期修建杭江铁路(修成一个月后扩建为浙赣铁路),即为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它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的第一条省营铁路,对浙江的经济发展影响很大,杭江铁路建成后,“四方交通便利,货物运输,商旅往来,都比往日便利快捷”[10]。虽然张静江两次主政浙江任期不及三年,但其建设成就“为浙江省留下新建设规模”,后人认为“在半世纪来的民国历史上,张是浙江省历任省政府首长致力于建设最有成绩的人”[11]。杭江铁路也开启了国内银行界投资铁路的先例,以后山西省阎锡山修筑的同蒲路,以及四川刘湘所欲修的成渝路均是仿照杭江铁路的筹款模式。1930年开始修筑的淮南铁路是张静江领导修建的第二条铁路,淮南铁路对安徽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为淮南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促进了安徽内陆腹地的开发,密切了安徽不同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加强了各方交流;淮南铁路也改善了合肥、芜湖两城市的发展环境。淮南铁路建设之快、造价之低、运营之良好,实为国内铁路建设的楷模。张静江领导建设的最后一条铁路——江南铁路也很有代表性,因为这是一条私营铁路,为张静江与宋子文等人合组的江南铁路公司所修建。由于完全是私营铁路,因此在经营方面十分接近民众要求,发展颇快。纵观张静江的所修的三条铁路,一为省营(杭江铁路),一为国营(淮南铁路),一为私营(江南铁路),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张静江发展交通与电力工业的同时,还注意对国内煤矿业的开发,对淮南煤矿的经营即为典型事例。开发淮南煤矿前,建设委员会曾接管了浙江长兴煤矿。这是个私营煤矿,但该矿股东不愿被浙江省政府没收,因此对该矿的管理权一直想方设法收回。他们不但上书浙江省府,而且还上书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要求退回长兴煤矿的经营权,在各方压力之下,建设委员会只好退回长兴煤矿的经营权。为解决所属几个电厂的用煤问题,张静江领导的建设委员会在安徽大通煤矿附近修建了淮南煤矿。当时建设委员会的矿业处长为许粹士,淮南煤矿局局长是程士范,采矿工程师兼工务科长是谢季纲,三位均是从美国留学归国的专业矿业人士。淮南煤矿经过开发经营,出煤十分顺利。淮南煤矿“尽管所用设备如锅炉、绞车、水泵、水管、钢丝绳、铁轨等,无一不是搜集来的外国制造的旧货(这些东西当时国内不能生产),但毕竟和大通的二号井一样,是由中国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从凿井到出煤独立完成的”[12]。淮南煤矿的成功不但为建设委员会所属电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廉价燃料,也为淮南城市的形成以及推动皖南一带的经济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建设委员会自对淮南煤矿进行开发后,淮南一带迅速得以发展。如田家庵“昔为荒辟之区,自本局(淮南煤矿局——引者注)邻矿大通公司成立后,煤斤循此地出口,逐渐繁盛。今为本路(淮南铁路)北端之起点,淮北各地货物之出入,或将集中于此,来日之发展,殊为可限量,现有人口约6000余人”。再如淮南煤矿局所在地九龙岗发展较为迅速,过去的“九龙岗,隶怀远县,前为三五家村,自本局创立后,人口渐众,今则熙熙攘攘,以呈市镇之雏形焉,人口约1万1千余人”[13],俨然一个小县城。后来淮南铁路筑成后,发展更快,使淮南煤矿所在地九龙岗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变成一个以煤矿为主导产业的中等城市。

对无线电的管理也是张静江领导建设委员会初期的重要成就。1928年7月,建设委员会成立了无线电管理处,任命曾在军事委员会创办军队无线电事业的李范一和王崇植为正、副处长。张静江确定无线电的经营方针为“首在便利民生,而不斤斤于报费收入之多寡”[14]。当时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未及半年,各地电台十分混乱,因此首先整顿的即是外国在华建立的各种各样的电台。通过整顿,无线电事业和清末民初相比有了相当大的改观,也挽回了许多国家利权,“一年内完成(电台)27座,可以通达33处,各方称便”[15]。一年之后,中国国民党三届二中全会决议将无线电事业交给交通部管理。1929年8月2日,建设委员会将未曾完全办好的无线电事业移交给交通部。

水利事业的管理也是张静江领导建设委员会时期的一个内容。张静江意识到“水利关系民生问题极大,应有统一机关,统筹兼顾”,因此任用周象贤为水利专门委员;又为发展全国水利统一研究及指导便利起见,复在建设委员会内部成立水利处,制定组织大纲,分科办事,以专其成。由于历史与现状的制约,水利建设的很多事业无法正常进行。最为制约的因素则是水利建设经费的无法落实,如附属的华北水利委员会,“因在军事时期,经费异常支绌,自本年三月起,迄今八个月内,仅领到一个月之经常费,致该会在本期内所拟举办之各种水利工程及灌溉事业均不能进行”[16]。由于水利建设所需经费很多,因此在建设委员会管理的几个事业中,惟有水利事业不甚突出。

纵观张静江的一生,1928年前虽不在政府中任职,但他从事商业经营非常良好,盈利颇多。1928年后,担任浙江省主席和建设委员会委员长时,为经济发展着想,经济才华得了充分体现。他后来自认为平生得意之作有以下四项:“筹建完了浙赣铁路及芜湖到南京的通车;扩建南京首都发电厂及杭州电厂;重建淮南煤矿和淮南铁路;成立无线电管理处”[17]。

猜你喜欢

淮南委员会煤矿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跟踪导练(五)(2)
编辑委员会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CRADLE OF TOFU BY DAVID dawson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
安徽淮南地区秋冬茬番茄育苗技术探讨
[指导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