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客家山歌唱出客家新韵味
—— 东莞清溪新客家山歌发展初探
2018-01-24文|
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
客家山歌是广东的优秀传统音乐之一。自南宋末年客家人第三次南迁进入粤东和粤北,客家山歌成为广东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广东客家山歌主要流传于梅州、河源、惠州和东莞等地。继承和发扬客家山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广东音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广东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
广东客家山歌吸取了岭南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自成体系,风格独特。早年,客家人男女老少都能在出门耕作、上山砍柴或者一些盛大的喜庆场合,以拉唱、对唱的形式,唱出独特有趣、质朴婉转的山歌,其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情歌、民俗歌、劝世歌、家庭山歌等。曲调丰富,主要有号子山歌和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板山歌、五句板山歌等,旋律非常优美。
广东客家山歌的唱腔约有几百种,因受到地域、语言、生活习惯及外来因素的不同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格,有独唱、对唱、群唱、说唱、山歌剧等。解放后,客家山歌从山间地头登上了文化艺术舞台。1956年首届山歌手在中山纪念堂登台演出,《谷穗笑他矮姑娘》、《千年松柏万年青》等客家山歌还被收初中课本。改革开放之后,广东客家山歌得到重视,各地的客家山歌发展渐有起色。2006年5月20日,梅州客家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客家山歌的“演唱经历了从真嗓演唱到科学发声方法演唱以及从客家方言到普通话、再从普通话到客家方言的过程。”[2]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山歌创作和演唱也随着人们欣赏习惯的变化而变化,以传统客家音乐为核心,融入各种新的表现手法的新客家山歌,成为客家山歌发展的主流。
清溪客家新民歌发展
东莞地区有众多的客家人,清溪、大朗、凤岗等镇对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创新显示出蓬勃的活力,其中尤以清溪镇成绩最为显著。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清溪镇就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山歌擂台。1997年,清溪镇就成立了客家山歌协会,协会会员常年组织或参与客家山歌的创作、展演活动,成为传承发展客家山歌的中坚力量。在他们的带动下,客家山歌不仅没有在流行音乐的冲击下迷失自我,反而突破发展瓶颈,走向了更广阔的群众舞台。
近年来,清溪把客家山歌作为本镇压轴文化品牌来扶持、推广,成功举办了粤、赣、闵、桂四省客家山歌(东莞清溪)邀请赛,并多次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客家山歌大赛屡获佳绩。以客家山歌《劳动谣》为原型创作的客家风情舞蹈精品《绣》于2010年6月获全国第十五届群星舞蹈金奖,作品于2012年10月代表广东省赴台湾交流演出,向台湾同胞展示了大陆客家文化的迷人魅力。2013年7月清溪镇成功承办了广东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汇演,全省21个地级市62支队伍参赛,规模空前。2013年10月31日,清溪镇荣获广东省音乐家协会授予的“广东省客家新民歌创作基地”牌匾;12月20日,“广东省客家新民歌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在清溪镇文广中心举行,广东省首个客家新民歌创作基地正式落户清溪。
2014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梦·客乡情”广东省首届客家新民歌作品征集活动。其中基地成员创作的作品《禾雀花开》《我是客家人》获得“最佳歌曲”,《莞香花》获得优秀歌曲。基地成员彭海燕创作的客家风情舞蹈《禾雀花开了》获东莞市首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舞蹈金奖、广东省第四届岭南舞蹈大赛金奖、广东省第六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舞蹈银奖。基地成员刘雅新创作的歌曲《出发了》,参加东莞市首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音乐类比赛分别荣获音乐类金奖和舞蹈类金奖。同年参加广东省群众音乐舞蹈花会分别获音乐类银奖和舞蹈类银奖。由客家山歌衍生出的姊妹艺术客家风情舞蹈也正成为清溪的另一张文化名片,走向全国乃至海外,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
清溪镇大胆对客家山歌传统唱腔进行改革创新,创作了一大批曲调更加优美,老年人喜欢演唱、年轻人也更乐于接受的客家新山歌。如今,山歌组织者、创作者和参与者刘国权、曾福兴以及杨玉文、刘汉娣、刘秀英等一批山歌老歌手依然活跃在舞台上,刘志才、黄文开、曾炫皓等一批年轻人又接着唱响了客家新山歌。2017年,《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名单》已于近日公布,清溪镇文广中心申报的传统音乐项目客家山歌(清溪客家山歌)成功入选该名单。
几点思考与做法
已故著名词作家阎肃认为,客家山歌极具艺术开发的潜力和价值。他说:“客家山歌的即兴演唱和含蓄的意境、多达100多种的曲调触动了大家的灵感。我们将运用客家山歌的音乐旋律,创作出一批兼具时代感和客家风味的新山歌,将客家山歌发扬光大。”
著名作曲家徐沛东认为,客家山歌流传了千百年,保留了很多古语的成分,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应该与时俱进,要在原来山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用今天的眼光和时代的特征来审视山歌,以此为灵感,把客家风情融入到歌曲的创作中去。
当前,要振兴和繁荣客家山歌文化,应当走双管齐下的路子:既要整理和保存原腔原板的山歌资料,又要鼓励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山歌。把传统和时代的东西糅在一起,使传统山歌焕发出时代的艺术魅力,从而带动和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1、资料的搜集整理,建立信息库,做好客家山歌的研究。在政府的角度,应建立有效机制,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山歌生态环境。创新基于传统。客家山歌成为新时代老少咸宜的新客家山歌,必须做好新旧资料的搜集整理,对客家山歌进行系统性整理,对客家山歌曲词进行改革,抢救山歌传统文化;回到田野;进行多视角研究,把共时性研究和历史性研究相结合,进行比较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为新客家山歌奠定丰富的创作材料元素。
2、新人的挖掘培养,不定期举办创新性客家山歌培训班,使客家山歌成为乡土教材,走进校园。“客家山歌受传统文化濡染的痕迹,是雅文学对俗文学的浸润,是文学雅俗互动的另一种反映。”[3]新的客家山歌已初步形成其独有的特性,无论在创作还是表演上,要厘清其特性本质,才能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中保持特质而不迷失方向。
3、继续办好客家山歌创作与展演比赛或国际客家山歌研究交流大会,积极把发展旅游经济与推广客家山歌结合起来。要创作,更要展演。比赛是音乐创作成为有声作品并获得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要做好研究交流,以使作品质量不断提升,影响不断扩大。
精神引领时代,文化创造美好,清溪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不进则退的转型关键期。文化繁荣兴盛是助力发展的奠基石、助推器,是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生动注脚。实践证明,文化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软实力可以转化为经济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