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曲《壮乡组曲》的教学与演奏分析*

2018-01-24杜丽蓉

黄河之声 2018年4期
关键词:壮乡画面感壮族

杜丽蓉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倪洪进先生早期在壮族聚居的地方采风后创作了《壮乡组曲》,他在壮族人民的音乐基础上进行钢琴音乐的创作,抓住壮族人民独特的性格和生活状态,其钢琴曲《壮乡组曲》充分展现出了壮族人民的热情豪迈和他们生活中载歌载舞的风俗特点。作为中西音乐相融合的音乐作品,其演奏技法运用和作品音乐意境是息息相关的,演奏者不仅要有很好的技法表现,更要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十分了解,才能在演奏中很好的展示作品精髓。

一、《壮乡组曲》的塑造与形成

1980年初期,结合不同的映月载体类型,实现了民族风格的音乐风格,进而产生了《壮乡组曲》和音乐形式,组成《壮乡组曲》的《船从远方来》、《歌墟》、《摇篮曲》和《酒歌》四部乐曲中的内容呈现出一种相对立,却又具有融合性的情况,乐曲的内容体现出壮族民族的普通生活,并且能够让听众感受到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节日庆典、宗教等画面,也展示出了广西大美的自然风光。

《壮乡组曲》的创作者倪洪进是我国少数集音乐教学、演奏和创作于一身的音乐家,倪洪进先生在祖国的各地采风写生后创作的曲子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每一部作品都能很好的表现出当地特色和风情,是不可多得的机具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倪洪进先生在钢琴教育事业和钢琴艺术文化的传播发展贡献了毕生的力量,《壮乡组曲》不仅开启了我国钢琴作品的创作之路,也为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奠定了走向世界的基础。

二、《壮乡组曲》的分析

《壮乡组曲》一共有四首乐曲,每一首曲目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其教学和演奏都需要分部进行分析。

(一)《船从远方来》

《船从远方来》的乐曲为听众呈现出一个现实的景象,雾霭蒸腾的清晨,游走的船只从远处划向进出,这样的一个过程展出一副生活化的画面,创作者通过自己的描绘手法循序渐进的表达,减退的力度进行展现,在教学时一定要让学者身临其境体会画面感,掌握好关键的节奏点,演奏呈现的过程中能够选择具有层次的表达方法呈现出更为细致的画面感觉,辅助的意境呈现出一种审美。

《船从远方来》这部乐曲中存在三个部分,整体的乐曲借助右手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流水的三个连续音节成分,然后与琵琶融合实现构建乐曲背景的需求,在最开始的阶段有一个引子,然后通过降G的方式呈现出琵琶音乐的下行。仿佛感受到船只从远方驶来却未见船只其身,只能隐约听见船只的声音。第三小节进入了主旋律,右手应该尽量地贴近琴键,力度要轻柔,仿佛船只渐渐驶近,发音点从三个连续的音节提升到六个、七个,然后调整手臂的运动,保证乐曲的流畅性,进而营造良好的音乐背景氛围。使用左手进行演奏,让演奏更为精准,深沉的音乐呈现出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左手和右手之间的合作形成了弹奏的力度表现,进而展现出流水与船歌之间互相融合的状态。

采取右手演奏的方式能够丰富音乐的节奏和内容,然后拉近音乐的画面感,这个段落的演奏应相对激情,通过现代钢琴的演奏形式能够展现出更为洪亮的声音效果,就像是画面中的船只慢慢的划近,正好体现出船夫勇敢的状态。通过右手的琵琶演奏方式能够让演奏更具有灵活性,达成了中音部和高音部的结合,良好的融合达成了艺术的审美价值。

然而后半部分的音乐趋于平静,演奏的力度也降低了,营造一种虚无缥缈的画面感,仿佛船只渐行渐远,唱歌的声音在山涧中回荡,在结尾部分的G音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精心的控制能够展现出轻柔而又响亮的声音,使整曲余音围绕。

(二)《歌墟》

《歌墟》这部乐曲应用了回旋的乐曲模式,展现出壮族人民歌墟的节日活动氛围,要强调出场景画面切换式特点。《歌墟》这部乐曲展现出壮族人民对音乐热爱,其中存在的两个插曲部分展现出舞蹈乐曲的欢快场景,在乐曲结束的部分将舞蹈和歌曲统一为一体,呈现出节日的氛围和画面感觉。因此,在演奏的过程中也需要做好良好的准备,满足转换演奏的情绪培养需求,在手指上控制好音色。

回旋的乐曲模式呈现出演奏的技巧,即是ABACA的节奏,当演奏主体不出现变化的情况下,中间的位置也呈现出插曲的部分。乐曲第一部分是琵琶音乐的引子部分,在主旋律进行中,体现出对歌的特征感觉,高音与低音相互交换的模式,也展现出男女活动的氛围。在第二部分的旋律中呈现出回音的效果,多个音节结合在一起,达成了回音展现的模式,在整个山谷回荡。

第三部分中的旋律资料来源于第一个部分,但是第三部分的调性音乐比较多,升高的情况比较多,后面又呈现出八度形式的重叠演奏,一般是三个声部,产生的复调比较明显,在第四部分展现出八度的音乐演奏过程,即整体第四部分表现出活泼热情的情境,突显出民族风格。整体的演奏要特别注意声音逐渐清晰,并且产生了连接的旋律。

(三)《摇篮曲》

《摇篮曲》这部作品中呈现出年轻母亲的生活情况,描绘的正是她生活中轻晃摇篮的场面,为小宝宝唱一首催眠曲的温馨场景,整首作品结构是一部曲式,其旋律柔和恬静。整首曲子弹奏力度较弱,需要有轻柔、细腻的触键,音乐疏密相间,关注旋律中呈现出的趋势,能够更高的感受和音及音乐的倾向性,并且呈现出演奏者内心非常细腻的情感,这是一种哼唱的表现形式,把握好语气。而左手的伴奏不容忽视,必须体会到一些微妙的变化。演奏这首曲子需要内心十分宁静,用心去营造温馨的场景画面。

(四)《酒歌》

《酒歌》这首作品是三个乐曲最大的特征就是舞蹈,恰恰展现出壮族人民的豪放性格。要注重整体场景的描绘和把握,不仅局限于一个特定局部描写。乐曲从F的力度入手,并从低音的位置开始,展现出一种充满力量的演奏模式,这样的画面描述方式切好展现出人们酒后一种豪放的状态,在演奏的过程中需要演奏者指尖灵活的准备,实现演奏的坚定和力量感觉。从第九个章节开始,运用托卡塔的演奏形式展现舞蹈的模式,然后以双手交换的方式进行演奏,以左手演奏呈现出明确音乐感觉,进而展现指尖灵活的节奏效果。而在第十九~三十二节时,虽然同样是采取双手交换的演奏形式,然而节奏中却更为灵活和丰富,以左手呈现高音演奏审美,体现女性舞蹈的魅力,再由左手转换右手的方式呈现出声音的结合,完美衔接。

《酒歌》必须表现出男性舞蹈的坚定有力画面感,热情奔放,也要表现出女性轻柔飘逸的舞蹈画面感。整首曲子最高潮的地方也是整曲结束处,运用钢琴反向八度,力度从mf推向ff,在演奏时身体上半身倾向于钢琴的键盘位置,在乐曲演奏最后三部分和旋的过程中,展现出演奏的全部力量,实现演奏的审美展示,呈现出一种酣畅淋漓的狂欢画面。

三、结语

《壮乡组曲》包含四个不同的乐曲展现出差异化的民族日常和节日氛围,都是采用相对简短而民族旋律突出的形式,曲子的最开始都是进行场景和气氛的铺垫、渲染,随着情绪和画面的递增递减,充分控制好前后和强弱的对比,作者还利用了旋律插部的手法,使得旋律声部更加突出,让整个曲子流动起来而清晰。《壮乡组曲》是一首钢琴作品,却不只是一首钢琴作品,它运用钢琴的演奏技法还原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采用了大量的拟人拟物手法进行创作,很多片段也模仿了民族乐器而进行处理。

完美的结合西方乐器与东方民族音乐文化是一件快乐而不简单的事情,演奏者必须经过反复了解和琢磨,从音色、力度、技巧等许多方面进行拿捏,才能更好的呈现出场景的意境和钢琴的表现力,让听众认可并将中国民族音乐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 林冬.广西壮族民歌元素钢琴作品探究[N].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6.

[2] 陈刚.倪洪进钢琴作品《壮乡组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 蔡韧.键盘上的壮乡音画[N].云南艺术学院院报,2010,3.

猜你喜欢

壮乡画面感壮族
壮乡美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幸福吉祥伴壮乡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壮乡三月春光美
梦飞壮乡
巧设“主问题” 赋予古诗词教学画面感
壮族山歌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画面感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