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双钢琴艺术传播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2018-01-24陈瑾
陈 瑾
(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天津 300387)
1978年世界著名双钢琴演奏组合——德国的康塔尔斯基兄弟在华举办了双钢琴和四手联弹音乐会。首次将双钢琴和四手联弹的钢琴重奏艺术展现在国人面前,从此也标志着双钢琴艺术在我国传播的开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双钢琴音乐文化交流加强,国内创作了为数不多带有鲜明中国风格的双钢琴作品。1997年,全国青少年首届双钢琴比赛举办,开始面向全国推广双钢琴表演艺术。2007年厦门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卡瓦依杯”钢琴比赛,一方面将更多的西方双钢琴作品推荐给我国听众,另一方面也创作出一些优秀的本土化的双钢琴优秀作品。使双钢琴演奏逐渐走向民众的视野,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凭借独特的表演形式与表演特点,受到大众的欢迎。大众逐步认识到双钢琴的艺术魅力,我国也开始逐步重视双钢琴的艺术发展,但囿于多种因素,双钢琴在我国的传播过程稍显滞后,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针对此种情况,以传播学为视角,通过对于我国双钢琴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研究制约我国双钢琴发展的因素。
一、制约我国双钢琴传播的因素分析
(一)传者角度
作为独奏的表演形式,钢琴音乐文化已经在普通市民阶层深入传播,尤其是业余教学遍地开花,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钢琴文化的传播奠定了人才的基础。面向广大大众,在音乐厅,剧场,电视,网络等领域的广泛传播,促使我国的钢琴音乐文化传播呈现出的一派繁荣景象。而双钢琴表演和钢琴独奏相比,在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层次等方面的变化更为复杂多样。在表演过程中,双钢琴既要求演奏者具备一定的演奏技巧完成好各自的声部,同时又要做到声部协调,默契配合,浑然一体。因此,无论是教学水平与教学规模,还是专业教学、业余教学范畴,双钢琴演奏教学均无法和钢琴独奏教学相比。
1.缺少专门教师队伍,无法提供双钢琴发展的基础
由于双钢琴教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滞后,目前钢琴教师队伍主要由教授钢琴独奏的老师构成,我国缺少专门且过硬的双钢琴教学的师资队伍,这是传统钢琴教育导致的结果。因此,一方面要以继续教育方式改造原有教师队伍,完成钢琴重奏师资队伍的改建;另一方面还需要培育专门的钢琴重奏教师队伍,逐渐改变现状,不断壮大、优化师资队伍,为钢琴重奏发展和传播提供支持。
2.缺乏成熟的教学体系
对于我国双钢琴教学而言,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拓展与完善。在教材方面,由于过往对双钢琴表演认识不足,目前缺乏有统一、成熟的教材体系。当务之急就是要在我国双钢琴的现有发展历程中,广泛收集相关曲目,同时结合国外双钢琴表演的成熟经验与成果,根据实践经验探索出一套系统性的实用教材。双钢琴教学是对演奏者全面能力培养的过程。双钢琴的演奏需要两个人协同动作,高度默契的配合,既有独奏表演的基本要求,更需要对合作精神的全面要求。因此,双钢琴教学可以超越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师生合作或生生合作交融的形式。其益处在于:施教者和受教者可以展开充分的互动,在交流配合中完成教学,使教学的针对性得以强化,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世界著名的朱莉亚音乐学院、比利时皇家音乐学院等著名音乐学府都将双钢琴合作训练纳入课程体系。而国内只有少数音乐专业院校的钢琴表演专业设立钢琴重奏课程,但课时量设置明显不足,无法达到双钢琴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钢琴重奏人才以及双钢琴艺术在国内的发展壮大。
(二)受众角度
1.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与利益驱动,使双钢琴教学受众弱势分布
独奏作为传统的钢琴表演形式已经深入人心,大部分学习钢琴的学生都把独奏作为自己学习与表演的最高境界。同时,双钢琴的训练和表演在一定程度上较之独奏更费时费力,所以很多钢琴教师认为独奏易赢得成绩,在观念中也存在“金牌效应”的衍生。现阶段,虽有个别高等学府将双钢琴表演纳入教学体系,也只是作为“协调合作,共同提高”的一种有效训练方式。因此,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与利益驱动的影响,使双钢琴教学受众弱势分布。
2.普通大众对双钢琴知识的匮乏,欣赏水平偏低
相对于钢琴独奏,双钢琴拥有更为丰富的表现力。在双钢琴表演中,每位演奏者都是重奏中独立声部,但同时还是一个表演整体。无论作品还是表演,都表现出强烈的复杂性和协调性。由于国内钢琴表演市场独奏表演“一边倒”,双钢琴表演还属于较为新生的事物,存在提升的广阔空间。特别是由于双钢琴作品引入不多,本土作品创作不成熟,相关知识还不够普及,因而无法优势地推广双钢琴表演,导致普通大众欣赏水平偏低。
(三)传播介质
1.缺少带有鲜明中国风格的表演曲目
中国的双钢琴表演曲目的选择空间较小,多选材于外国名家作品,缺少我国人民大众耳熟能详的本国作品。1964年殷承宗和储望华首开双钢琴曲创作,其作品《农村新歌》独具时代特点,对于我国双钢琴曲目的创作具有开拓意义。之后的《东北大秧歌》、《春晓》等双钢琴作品,塑造出丰满宏大的音响效果与丰富的表现力。步入21世纪后,双钢琴作品虽然相对前面两个时期有显著增长,但总量依然匮乏。据统计,从2000—2007年,我国公开出版和演出的双钢琴作品共有32首,其中主要是现有音乐作品的改编、源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创作,但是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原创双钢琴作品稀少。
2.缺少有影响力的双钢琴演奏比赛与音乐会
在国际性双钢琴演奏比赛领域中,像迈阿密国际青少年双钢琴比赛、舒伯特国际音乐比赛(双钢琴、四手联弹)和慕尼黑双钢琴比赛等都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级赛事。相比之下,国内双钢琴演奏比赛,除了到2013年共举行了8届的“双钢琴、四手联弹邀请赛”之外,其余皆是乏善可陈。这种对比充分地显现出,我国的双钢琴表演与国际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而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之一,则是缺少传播双钢琴表演的优势载体,没有充分发挥双钢琴演奏比赛和双钢琴音乐会的传播介质作用。
二、促进我国双钢琴艺术传播的策略
面对上述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双钢琴表演之路还很漫长,可以通过下述策略加速双钢琴艺术的传播。
(一)将传者、受众、传播介质形成有机有序的传播链条
在我国双钢琴表演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从提高双钢琴表演的认识、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体系的建立、中国特色双钢琴曲目的创作等方面加强发展,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寻求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进而实现教、学、演相长的发展过程。
(二)更新观念,大力发展双钢琴专业教育与业余教育
打破对钢琴表演的原有传统认识,改变钢琴独奏一枝独秀的局面,将双钢琴表演作为一个必备且重要的内容,纳入到现有的钢琴教育体系中。甚至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双钢琴表演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将其和传统的钢琴独奏表演分离开来,使二者并驾齐驱。
(三)拓展渠道,搭建多元的艺术实践平台
通过组织高规格、高水平的双钢琴大赛与音乐会等方式,寻找传播双钢琴文化的最佳载体,逐步拓展双钢琴表演市场,传播双钢琴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社会民众对于双钢琴文化的认知水平,提升对于双钢琴表演的美誉度。总之,我国现有双钢琴表演市场,空白较多,可以提升的空间很广阔,我们要积极拓展双钢琴表演市场,使更多的社会民众了解欣赏双钢琴文化,进而提升民众的音乐文化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双钢琴音乐在我国的发展,开拓了中国钢琴音乐文化传播的新视野,同时也影响了我国双钢琴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双钢琴艺术的民族化发展历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需要更多的艺术工作者敢于创新,勇于创造,探索出一条双钢琴艺术发展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 何冰.中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双钢琴创作[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7:92-94.
[2] 吴启健.1996-2010年双钢琴文献综述[J].安徽文学,2001,04:140.
[3] 张蓓,钢琴二重奏的源流[J].钢琴艺术,1999,06:41.
[4] 王昌逵.揭开我国双钢琴比赛的序幕-评97全国青少年双钢琴比赛[J].人民音乐,1998,06: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