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我国现代歌剧的早期艺术特征

2018-01-24

乐府新声 2018年2期
关键词:逻辑性现实主义歌剧

宋 艳

20世纪初期,欧洲歌剧艺术传入我国,我国的现代歌剧艺术发展也正式由此起步,至今已经历了百年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创作出很多原创歌剧作品,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但同时,我们也更应该认识到我国歌剧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面对现实,客观来讲,与我国一直引以为傲的深厚文明历史相比,我国现代歌剧的发展并不够理想,甚至可以说在中国现代歌剧的基本概念理解与认知上仍然较为模糊。而这一看似基本,浅显的问题对于我国的现代歌剧艺术发展可以说是一个最为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对于歌剧艺术这一项学术课题来说,“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的问题是重要的研究内容,而在当前我国的歌剧研究过程中,多多少少总会给人一种“头轻脚重”之感,我们在我们的现代歌剧“向何处去”的问题上着墨甚多,但在“从何处来”的问题上却显得单薄,而对于概念,抑或理念的理解与认知问题,“从何处来”的作用和意义往往要大于“向何处去”,因此,要想更早、更准确的解决我国现代歌剧发展中的这样一个概念性的问题,有必要对我国现代歌剧发展初期的艺术特征研究予以更多的重视。20世纪上半页,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时年代,这一阶段既是我国歌剧历史的早期阶段,也可以说是我国歌剧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包括以下艺术特征:

一、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征

我国的现代歌剧源自于欧洲歌剧艺术,因此与我国的传统戏曲有着全方位的、十分鲜明的差异与不同。从主题、精神、思想内涵方面,现代歌剧已经基本脱离了我国传统戏曲中的“教化”的主题,而更倾向于现实主义的题材,如民族主义主题、战争题材等等,同时也更加侧重与人性的描写与表现,当然这与当时特定的动荡的、战乱频仍的社会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千百年来,与歌剧能够对应的我国戏剧艺术中所宣扬的很多传统理念与意识不可避免的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到我国现代歌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我国现代歌剧的艺术主题与表现重心自然而然的、不可避免的落在了人性刻画与表现一边。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的主题在这一时期基本与我国现代歌剧艺术无缘,取而代之的是现实主义的题材与主题。从黎锦辉的试验性儿童歌剧《小小画家》中的十分“接地气”的儿童主角,到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歌剧院创作《秋子》中的日本军官与军慰安妇角色,现实主义始终贯穿于始终。这些歌剧角色都可谓时代洪流里的一粒微尘,同时又鲜明的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现实。这种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在欧洲歌剧艺术中早有先例,但这类主题在欧洲歌剧中亦绝非主体,甚至可以说是欧洲歌剧中的绝对少数派,只有在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法国拯救歌剧”中曾经出现过此类近似现实主义题材歌剧,而且数量较少,影响也十分有限。可以说,法国的拯救类歌剧在现实主义的表现主题与表现方式上较为单一。但我国的现代歌剧却在自身现代歌剧艺术发展的初期便将这一题裁发扬光大,同时也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使这现实主义题材的歌剧有所发展。因为这一时期我国正经历着巨大的文化变革、激烈的思想冲突,同时又饱受战乱之苦,文化的巨大变革固然会使人们的思想与精神经历一场严峻的考验,动荡与战争的时代也固然会使人饱受磨难,但同时这也是思想进步的温床和优秀艺术作品生产的土壤。因此,在这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我国的现代歌剧艺术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人文主义为主题,表现出了鲜明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征。

二、在戏剧上更加具有逻辑性与完整性

歌剧的戏剧性并不是一个我国原创的理念,欧洲歌剧在进入浪漫主义时期时便已经十分注重歌剧的戏剧性。但在戏剧性的微观理解与表现方式上,我国早期的现代歌剧艺术却与欧洲歌剧有着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欧洲歌剧,即使是浪漫主义歌剧,虽然已经十分注重歌剧的戏剧性,但更多是体现在戏剧的冲突性与张力表现上,而在歌剧戏剧的一般逻辑性上却并不十分严谨,或者说并不十分注重。如《图兰朵》、《蝴蝶夫人》、《波西米亚人》,甚至伟大的,一向以重视戏剧性的歌剧大师威尔第的很多作品,如《茶花女》、《弄臣》等等。这些作品虽然都充满了冲突性与戏剧的张力,但如果用现实主义与戏剧逻辑的标准去衡量,恐怕这些剧情很少能够真正的站住脚,而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气质和情怀。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并不是要否定欧洲歌剧的戏剧性属性,事实上这种歌剧戏剧理念和创作方式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人物情感的描写与表达是有一定的实用之处的。而这一时期我国的歌剧在戏剧创作、或者说歌剧脚本选择与创作上十分注重戏剧本身的逻辑性,要求歌剧的戏剧情节必须要严密的符合逻辑性,故事情节也要具备完整性。这首先是受到了我国话剧艺术的深刻影响。话剧艺术与歌剧艺术一样,对当时的我国来说同样是一门外来艺术,二者在我国基本同时起步,但就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和影响范围来说,话剧具有绝对的压倒性的优势。因此,这一时期我国的现代歌剧艺术也同样受到了我国话剧艺术的全面的、深刻的影响。话剧艺术最早源自与古希腊,也可以说是古希腊文明的艺术成果之一,而古希腊文明一项十分注重理性与逻辑性,因此,我国的话剧也必然会具有这种文化基因与艺术特征。可以说,这一时期我国现代歌剧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是依附于我国的话剧艺术而发展的。更有甚者,这一时期一个十分主流的现代歌剧创作理念便是“话剧加唱”,从歌剧本身的艺术规格与审美标准角度来讲,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荒诞不经,但却可以说是我国现代歌剧发展早期的主流歌剧艺术创作理念与表现方式。甚至可以说,这种歌剧艺术理念从始至终,时至今日仍然在潜意识深处影响着我国的现代歌剧创作与实践活动。我们暂且不论这种歌剧创作理念的正确与否,和对于我国当前歌剧作品创作与表现方式的影响,但这确实使这一时期我国现代歌剧作品在戏剧或歌剧脚本上更加具有现实主义的逻辑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从深层次的文化属性与文化个性层面上来说,我国早期歌剧在戏剧上的逻辑性与完整性彰显同样也受到了我国传统戏曲的深刻影响。与欧洲歌剧相比,我国的传统戏曲更加重视文化的传承与民族思想的教化功能,因此,每个传统戏曲剧目除了要具有基础的娱乐功能以外,更要通过完整的故事和戏剧情节传承自身的民族文化,并使人们能够从中受到诸如“仁义礼智信”的传统道德教育,因此,戏曲作品的戏剧性与逻辑性就显得更加的重要。因此,我国的传统戏曲,无论是京剧、昆曲,还是越剧等等,其在戏剧的故事性、逻辑性与完整性上都十分注重,并且都十分完善。我国的现代歌剧虽然源自于欧洲歌剧艺术,但也必然会在深层次上具有我国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的基因与属性,同时也就必然会表现出我国传统戏曲的艺术性征。因此,歌剧戏剧的逻辑性与完整性的彰显成为这一时期我国的现代歌剧艺术的一个鲜明的艺术特征,同时也对我国歌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三、表现出较为鲜明的线性音乐艺术特征

艺术研究的宗旨和方式在于挖掘和批评,而不在于歌颂。20世纪上半页固然是我国现代歌剧艺术的一个发展高峰,同时也取得了很多时至今日仍然无法超越的艺术成就,但也绝非尽善尽美。我国的歌剧艺术从音乐学的角度来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歌剧包括借鉴欧洲歌剧艺术理念与创作方式创作的现代歌剧以及我国的传统戏曲,狭义的我国歌剧艺术则更多是专指我国的现代歌剧艺术。而我国的现代歌剧艺术虽然脱胎于欧洲歌剧艺术,但也必然会不可避免的受到我国戏曲艺术的深刻影响。而我国的传统艺术理念与欧洲歌剧艺术在有些方面有着鲜明的差异与不同。欧洲文明本身就十分注重整体性与立体性,因此,这种思想、意识与理念也鲜明的体现在了歌剧的音乐层面上。歌剧的音乐无论是从器乐还是声乐的角度都十分注重整体性与立体性,是一个具有完整结构的体系。由于文化不同,我国的传统艺术体现在我国的戏曲,乃至音乐艺术层面上表现为线性音乐为主体,同时也就更加注重单旋律的美感与表现。因此,在这一时期,由于受到深厚的传统意识影响,同时也加之对于西方作曲技术掌握的不够纯熟,就使得这一时期我国的现代歌剧艺术往往在某唱段旋律上较为突出、唯美,但在音乐的整体性与立体性上却略显单薄。当然,这也可以说是一个特定艺术发展阶段必经之路,并不用过分苛责,我们要做到的是以此为鉴来不断的改进和提升自己,而不是使其成为永被忽视的问题。

回眸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展望未来。我国的现代歌剧艺术在早期阶段有着至今都值得称道的成就,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新生艺术形式的幼稚与不足。对于今时今日的我们而言,要用一种理性、科学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我们的现代歌剧艺术,以史为鉴,依此找出当前自身的缺失与不足,廓清我们的思维、拓宽我们的思路,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现代歌剧艺术找到一个正确的、清晰的发展方向。

[1]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C].上海: 华乐出版社,2003:235-236.

[2]刘再生.西方音乐史[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111-112.

[3]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4.

[4]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154-156.

[5]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3.

猜你喜欢

逻辑性现实主义歌剧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走进歌剧厅
逻辑性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浅谈法律解释的重要性和方法
歌剧
新现实主义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