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民族音乐中的拉丁美洲音乐

2018-01-24

北方音乐 2018年23期
关键词:拉丁美洲印第安人乐器

孙 波

(星海音乐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在世界民族音乐中,拉丁美洲音乐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音乐。地理范围系指从北起美国和墨西哥交界的格兰德河直到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之间的广大区域。实际上,拉丁美洲这个名称是法国人在十九世纪根据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和语言等状况所提。由于这些因素的深刻影响,又加之这个名称在使用中已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故拉丁美洲就成为这一地区的通称。

拉丁美洲历史悠久,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中印第安人创造的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卡三大文化。15世纪末,随着世界新航路的开辟,拉丁美洲地区经历了长期被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等欧洲国家的殖民统治,以拉丁语族为主的文化开始在此强势蔓延。期间,黑奴贸易又带来了非洲文化。19世纪拉美人民掀起了摆脱欧洲宗主国的解放运动。在发展至当代的历史进程中,各种文化之间经过了几百年长期的碰撞、冲突和融合,最终形成了主要以印第安文化、欧洲文化和黑非洲文化多元一体的人文背景。表现在音乐方面,以宏观的视域角度来看,拉丁美洲音乐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别体系,即以原住民为主的印第安人音乐;以土生白人和印欧混血人为主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以黑人和黑白混血人为主的美洲-非洲音乐。

一、原住民印第安人的音乐

原住民印第安人的音乐情形多有不同。在人口散落的偏远地区,音乐较为简单朴素,如热带丛林地区的印第安波拉人(Bora)在庆祝时歌唱曲调自由,节奏随意。又如印第安西法罗人(Jivaro)的音乐通常多围绕三个音展开。而在安第斯高原地区,印第安人的音乐伴随着古代文明进程而获得了较高的发展。其中,排箫和盖纳笛代表了音乐特有的风情,而活泼欢快的瓦衣诺、抒情忧伤的亚拉维则是家喻户晓的知名音乐体裁。高原印第安人的音乐继承了古代印卡先民的音乐传统。

安第斯高原的排箫是印第安人最古老的传统乐器。排箫的种类繁多,制作多用植物茎类材料构成。通常,排箫发音管最短的尺寸只有一两厘米,最长的可达近两米,音色高音亮丽,中音柔美,低音雄浑宽厚。人们演奏排箫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在高原的的喀喀湖地区,排箫有雄性和雌性之分,排箫多以乐队组合的形式参与风俗性的演奏。而在高原的其它地区,排箫演奏的形式则多种多样,既有众人参与的乐队形式,也有两三个人结合的小型组合,还有个人的独奏。排箫音乐情感浓郁,常用来表达人们美好的心情。

盖纳笛是安第斯高原印第安人的另一种极具特色的乐器,笛身一般有6至7个音孔,多采用竹类材料制作。盖纳笛音色明亮中带有温和底蕴,是民间常用的乐器。安第斯高原上盖纳笛的种类较多,音乐优美,演奏者常常吹出如歌的旋律,以此流露出安第斯人内心的细腻情怀。

除此之外,海螺号、脚铃、科拉林(Clarín)、邦波鼓(Bombo)和蒂亚鼓(Tinya)等也是印第安人常用的传统乐器。

印第安人的音乐中突出五声音阶,高原上的音乐中瓦衣诺是他们的传统音乐主要体裁之一。瓦衣诺音乐轻快活泼,既是歌舞音乐,也是歌曲种类,音乐中2拍子的结构布局规整,人们常从中寻求音乐的快乐和美好享受。

亚拉维是印第安人伤感的情歌,常用来倾诉爱情的不幸和忧伤、生活的挫折和艰辛,音乐的情调伤感忧郁,音乐歌唱多为2拍子结构,但散拍结构常贯穿其中,构成了亚拉维特有的音乐抒怀。

二、拉丁美洲民间音乐

在拉丁美洲,主要受到欧洲音乐影响的土生白人和印欧混血梅斯蒂索人的音乐很有特色。这类音乐直接源自欧洲的伊比利亚半岛,经过几百年的漫长岁月逐渐适应了拉丁美洲的风土人情,音乐主要采用七声音阶。旋律进行相对平稳,常使用变化音。和声中喜欢使用平行三、六度结构,节拍中以3/4、和6/8居多,音乐常使用转调并且乐段结构对称规整。可以说基本保留了欧洲音乐的结构特点,但风格上变得热情洋溢激荡人心,同时又表现出思念的淡淡忧郁之情,和伊比利亚半岛的音乐形成了极大的差异。这类音乐中墨西哥的马里阿契(Mariachi)、墨西哥歌曲以及秘鲁圆舞曲等特别为人们所推崇。

马里阿契原先是一个民间四重奏组合,19世纪下半叶逐渐在墨西哥风靡全国。早期的乐队有小提琴、吉他和竖琴组成。后来加上了低音大吉他,继之以后乐队中又加入了小号,与此同时,女歌手进入乐队,最终形成了当今人们见到的乐队组合形式。马里阿契音乐热烈,多用于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乐队演奏的乐曲最具特点的是松(Son)、哈拉贝(Jarabe)、瓦班戈(Huapango)等音乐。

歌曲是墨西哥音乐中十分重要的音乐载体之一。歌曲中的音乐情感常常表现为热情和淡淡的忧愁色彩。墨西哥的歌曲主要受到意大利和西班牙抒情浪漫歌曲的影响。音乐结构方整,主要以独唱和重唱形式为多,唱法近似于意大利的美声风格,常用吉他和小竖琴伴奏,有的伴奏也以小提琴和其它各种吉他组合进行,代表曲目主要有《燕子》《小星星》等。在墨西哥,类似的歌曲还有如乡村歌曲兰切拉等。兰切拉曲调注重叙事的朴实风格,歌词内容广泛,音乐结构短小精炼,其中流传较广的主要作品有《华金娜》和《一个老汉的悲伤》等。

秘鲁圆舞曲是受到欧洲维也纳圆舞曲影响并具有秘鲁浓郁乡土气息的一种音乐舞蹈体裁。其中的音乐旋律活泼优雅,节奏明快轻盈,曲风直抒爱情的甜蜜美好韵味,音乐进行当中常不时地夹杂着人们热情的高调欢呼以烘托气氛。人们熟悉这种音乐风格,舞曲中的《我的秘鲁》和《利马姑娘》是人们熟知的著名曲目。

此外,还有如古巴的哈巴涅拉、秘鲁的瓦衣拉斯、智利的库艾卡、委内瑞拉的霍罗波、哥伦比亚的班布科以及阿根廷的探戈等体裁都是深受人们欢迎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歌舞形式。

拉丁美洲民间音乐表现在乐器领域,马林巴最值得一提,这种乐器源自非洲,历史上传入拉丁美洲后人们因地制宜发展成了“马林巴”乐器。如今,马林巴已流行在包括拉丁美洲在内的整个世界各地。而在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国,马林巴已属于典型的民族乐器。

在拉丁美洲民间音乐中关于乐器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方面是,许多小吉他形制的乐器如秘鲁的恰朗戈以及如今遍布拉丁美洲地区的阿尔帕竖琴等弹拨乐器都是欧洲音乐文化和印第安音乐文化巧妙结合衍生的新品种,是拉丁美洲民间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乐器。

三、美洲-非洲音乐

拉丁美洲的美洲-非洲音乐是指拉丁美洲黑人以及黑白混血人的民间音乐。其主要分布在加勒比海以及秘鲁、巴西、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的沿海地区。在这些区域,加勒比海的海地和苏里南保存了较纯的非洲音乐,秘鲁、古巴、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等国的黑人音乐受西班牙文化的影响较多,巴西的黑人音乐受葡萄牙文化的影响较大。美洲-非洲音乐的最重要特点主要表现在节奏方面的多线条组合律动。而旋律和乐段结构等均处于从属地位。

在美洲—非洲音乐中,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钢鼓音乐具有重要意义。钢鼓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显示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人民艺术智慧的独特创造能力。钢鼓乐器由工业品中的汽油桶经过打造处理制成,其形制尺寸多样,一套钢鼓主要有男高音、倍男高音、女低音、倍女低音、吉他、大提琴、混合低音和敲击乐器等八个声部组成。其中,每种钢鼓所发出的音高音色都不相同,钢鼓的音阶排列特殊,其音位排列与一般的敲击乐器和键盘乐器都不相同。

钢鼓演奏的基本组织方式为乐队形式,组成规模不一。在拉丁美洲,钢鼓经常演奏卡里普索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各种民间音乐。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诸多狂欢节更是为钢鼓乐队推波助澜。在节庆期间,人们总是以激昂的心情,通过演奏美妙的音乐和强烈的节奏共融于节日的喜庆氛围当中。钢鼓及钢鼓音乐为拉丁美洲的美洲-非洲音乐增添了色彩斑斓的耀眼光环。

同样,美洲—非洲音乐在古巴有一种称为伦巴(Rumba)的民间歌舞很有意思。这一体裁是古巴废除奴隶制后黑人创造出来的歌舞品种。伦巴是音乐舞蹈的集会之意。主要有瓜关果、果仑比亚和扬布三种舞蹈表现形式。其音乐方面主要表现为节奏重于旋律,2拍子结构,演唱方式多为独唱者即兴的方式开始,乐器进入后,独唱者和合唱才开始正式进行连续的交替应和演唱。

令人欢心鼓舞的美洲-非洲音乐中还有巴西的国舞桑巴体裁。桑巴音乐以非洲节奏为基础,大调式色彩中辅之于2拍子的结构并且速度轻快。舞蹈中人们热情奔放,舞姿尽显柔美骄态。巴西的桑巴种类多样并广泛流传。如今,桑巴已成为巴西大众娱乐必不可少的重要音乐舞蹈体裁。

诸如秘鲁的宰牛舞、加勒比海的卡立普索、曼波、恰恰恰和雷盖等,这些体裁都是比较典型的美洲-非洲音乐。

在美洲—非洲音乐涉及到的乐器中,鼓类乐器为人们所钟爱。嘎洪(Cajón)木箱鼓可以说是黑人献给拉丁美洲最重要的敲击乐器。而古巴的邦果鼓和康加鼓对于加勒比的音乐来说则是美洲-非洲音乐演进中产生的主要乐器。

四、结语

当今频繁的社会交往和文化互动促使我们必须去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拉丁美洲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音乐,他们音乐中所具有的情感和精神展现了这些民族的灵魂和思想精髓。拉丁美洲音乐的价值就是这一社会事实。从文化层面看,拉丁美洲音乐和当地人民的劳动生活、宗教、以及舞蹈等密切相关,隐含着与其社会文化深刻的种种关系。其中内涵的丰富多样性各自之间有其色彩缤纷的独特音乐风格,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它们之间又彼此共存吸收,互为融合。在这块“血液共存”的土地上,拉丁美洲音乐色彩丰富的美妙旋律和各具特色的节奏音韵使人们眷恋并陶醉其中,并以感人的情怀使人们对之倍感亲切。显然,我们从拉丁美洲音乐当中感受到了其充满意义的真谛内涵。

猜你喜欢

拉丁美洲印第安人乐器
学乐器
美国首次统计印第安人寄宿学校死亡人数,但关键问题悬而未决
乐器
印第安人布克
拉丁美洲正进入低速增长周期
READINGS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