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新课程书法教师的文化素养与能力结构
2018-01-24吴新春
文︱吴新春
书法教材是书法课程内容的具体化,是进行书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如何看待书法教材的作用,是新旧教材的分界。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无论是教学观念还是能力要求,都是新课程赋予书法教师的一种挑战。
一、教材与教师关系
教材是根据一定学科的任务,编选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一般以教科书的形式来呈现;它指的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书法教材是承载了书法课程标准中的知识的各种媒介的统称,是书法课程内容的具体化,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书法教学活动的中介和依据。
书法教材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教学观的转变过程,即从“教教材”到“用教材”,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对师生的经验资源,尤其是学生的视觉经验和生活经验空前重视。编写的教材应具有基础性、趣味性和开放性。教材既不是知识体系的浓缩与再现,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教师与教材的关系,也应体现一种双向建构,即一方面教师应主动学习课标精神,研习教材,完善教学知识储备与能力要求,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发展、补充教材,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与情感经验的实际,与时俱进,把师生宝贵的经验资源吸收到教材中来,使之不断丰富和完善。
二、新课程下教师与文化素养要求
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学习的能力,这体现了教学理念的根本变化。从上述对人教版教材的学科知识与技能、涉及的边际学科梳理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新课程对教师应具备的文化素养有较高要求:
第一,扎实的专业基础,包括书法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书法理论包括书法史、艺术概论、书法家研究、书体研究以及考释辨伪等,书法专业技能包括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等。当然,由于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所限,在书法技能上不可能门门精通,但应追求“一专多能”。“一专”指的是教师在一个书法领域有较高程度的纵向发展;“多能”指的是具有相对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适应中小学课程的要求。
第二,全面的教育理论知识,包括现代教育理论、课程论、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等。教师只有具备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才能运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有效教学。
第三,广博的人文知识,包括哲学、美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等。
第四,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教育本身是复杂的,是不可预测的,而新课程又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与创造性,从事新课程的教学意味着要面对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不是仅凭教育理论知识所能够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勤于反思,善于总结,以便不断获得知识与经验的积累。
三、新课程下教师能力结构要求
(一)教育交往能力
教育交往是一项基本的能力要求,但至少书法教师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它既包括课堂内的交往,即教学语言的传达;也包括课堂外的,即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等。一个优秀的书法教师,除了专业基础过硬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将学科知识准确而流利地传达给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更为重要。因为专业技能是个人的修为,而教育传承是关乎青少年未来发展的事情。一个书法教师除了需要与学生打交道外,还需要与同行、学校领导乃至社会其他成员交往。书法涉及到的学科内容多样,包括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综合等,一个具有较强交往能力的书法教师,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诉求,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职业成长环境,提高职业成就感。
(二)教学创新能力
创新教学是指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突破常规思维,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教学理念或教学方法。新课程新教材给了教师自由发挥空间,为教师提供了超越既定规范进行再创造的可能性。一些书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了积极探索,提出了一些新的元素和结构,开发了一些新的课程资源,要鼓励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超越规范,才能不断促进书法教育的发展。新的书法课程标准教科书,应构建出很多前所未有的课题新内容,甚至可以脱离现有教学大纲或教科书创造出来。
(三)课程开发能力
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教材是这样表述的:“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同时也应该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由此可见,教材具有动态性、发展性和建设性。书法教科书不仅仅是书法知识与技能的载体,更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平台,是师生交流的共同“话题”。教科书是灵活的、可以发挥的,这为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各种校外书法资源,包括书法展览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都可以加以合理利用,开展多种形式的书法教育活动。此外,还应尽可能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校园及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开展书法教育活动。
(四)活动组织能力
由于专业性质的缘故,不少书法教师崇尚自由,追求浪漫,在理性思维和组织能力方面存在不足之处。这是需要改进的方面。活动组织能力要求教师具有全局观念和谋划能力,能按计划逐步实施,使教学活动向预期的方向发展。它有几个要点,即计划性、干预性、与执行力。在校园(或社区)文化环境设计、课堂书法教学、校外展演、比赛等活动中,是否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会直接影响活动的有效、有序的开展。以活动带教学,将书法知识、技能渗透于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方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教育的差距归根结底体现的是教师之间的差距。新课程对教师在书法专业知识素养及对其他边际学科的了解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教育交往能力是基础,创新教学能力是发展,课程开发能力是重点。只有提高教师的能力与素质,才能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