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书法创作的形式化、娱乐化倾向刍议
2018-01-24傅德锋
文︱傅德锋
毋庸置疑,我们现在早已进入到了一个浮躁而疯狂的“读图时代”。从早期的各类影视、画报,到现在的电脑、手机乃至QQ、微信,人们每天都无一不是生活在充满图片的海洋里。这个时代的最大特点是时间节奏快,一切都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娱乐化、快餐化,是追求“视觉冲击”“感官刺激”的集体亢奋。
中国书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都受到了哪些影响呢?我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思考,认为至少受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从事人员大众化。教育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都有可能接触到书法,并且将书法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甚至是事业追求。也就是说,书法早已从以前的文人士大夫的书斋雅玩逐步走向普及化、平民化。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不同的方式切入书法、从事书法。有在各级文联、书协和大学里面的专职书法家和书法教授,有在各个政府部门、文化及企事业单位兼职的书法工作者,有民间从事各类书法培训工作的各级书协会员,还有更多的社会各界的书法爱好者。
因此,这个时代从事书法的人口基数还是相当可观的。仅中国书协会员就有近两万人。这么多人从事书法,其艺术氛围肯定与过去大不相同。既然从事书法者的社会成分比较复杂,那么书法界出现形形色色的各类怪异现象就毫不奇怪了。有的人他要通过书法在社会上立足,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以搞怪的手段博取别人的眼球才能达到目的,那他不去搞怪还能做什么?还有的人没有真才实学没有正规头衔,就只好利用花拳绣腿再加上各种吹嘘来为自己鸣锣开道了。
二是展赛活动的竞技化与选秀化。自从出现了书法展览和书法比赛之后,竞技化与选秀化的味道便越来越浓。除了个人展览和多人联展之外,凡是规模较大的书法展览一般都会有比赛和选秀的性质。因为从事书法的人数较多的原因,所以每次活动在作品的征集方面都肯定会有相应的规定。从数量和质量上就会有一定的限制和要求。所以,随着展览比赛规则的出现,书法的竞技化和选秀化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这既是一种作品展示的特殊方式,也是一种书法人才的选拔方式。但既然是比赛,就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书法作品的评选毕竟不同于体育和武术较量,可以非常明确地一决高下。再加上一些人为因素,在推出一部分人才的同时,也很有可能造成对另外一些人才的埋没。
三是书法创作的形式化与娱乐化。这一点是三点之中的重中之重,但这一点恰恰是由前两点的原因造成的。从1993年全国第五届中青展上广西的四位作者以形式和色彩新奇的作品获奖形成所谓的“广西现象”以来,人们在进行书法作品的创作时,对作品形式感的追求越来越强烈,甚至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各种裁剪拼贴、染色做旧手段,该尝试的基本上都尝试了,能用的基本上都用上了。有人甚至提出了“书法作品的形式即是内容的主张”,认为对形式的把握就是情感的抒发。这种论调,在很大程度上于一定的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持有这种观点者,将书法的三要素:笔法、结构和章法人为地与所要书写的文字内容相剥离,武断地认为,一件书法作品所要书写的文字内容与书法作品本体意义上的“内容”无关。他们认为,书法作品的内容仅仅是指点画、线条、行气、章法、墨色以及各种矛盾的制造和对比。甚至是很多大腕名家都赞同这种观点,为这种观点鼓与呼,这就从很大程度上形成了误导。他们以西方的研究思维把书法理解为“构图形式”,以为只要有一个好的构图,就可以出奇制胜。以各种几何图形来分析古人作品的原理。我感觉这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未必是古人作品之奥妙所在的全部。
以这种方式来作为创作书法作品的根本方法,再经过他们以学术研究的名义进一步推波助澜,就把书法引向了“惟技术是从”的境地。
技术固然是一切艺术的基础,必不可少。从书法的点画、结构、章法、气势以及墨色变化等等各种矛盾对比的形成,无疑都需要高超的技术。这一点,从古人的作品当中也完全可以得到验证。但书法作品的意境、格调和精神气象的营造却绝不是仅仅依靠技术。如果说,仅仅依靠技术就可创造出一件与古人比肩的了不起的书法作品,那书法作品的创作未免太过于简单。
我们这个时代之所以没有出现伟大的艺术作品,其根本原因就是这种形式大于一切的思想所导致。比如我们现在的影视娱乐文化,包括电影、电视等舞台艺术,也包括文学作品,正因为太注重形式,而忽略思想、忽略文化品位和艺术格调,越来越倾向于快餐化、低俗化。一味地去迎合大众口味,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导致庸俗、无聊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尤其是这些年的相声、小品等文艺形式低俗化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
反映到书法作品的创作上,我们的作者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除了放在临摹学习古人作品上之外,就是关注作品的形式构成,关注如何刻意去制造作品里边的各种矛盾对比。一下笔来,心里想的不是“修齐治平”,不是“家国情怀”,不是所书写的内容所营造的那种情感和意境,而是第一个字要怎么、第二个字要怎么,第一行要怎么、第二行要怎么。这一笔要怎么、那一笔要怎么,这一幅要怎么、那一幅要怎么。一句话,心里想的永远是这些技术因素。为了营造一种表面的气氛,就在宣纸的颜色与作品款式的拼接以及墨色的变化和题款、钤印的花样上大做文章。
于是乎,当下流行的书法作品便统统流于技术化和形式化。有人将此类作品称之为是“展览体”,其特点是: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性。其实,说白了,这无非还是一种“讨巧”的手段,而非是创作的根本目的。将艺术创作的手段当做目的,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如果再将这种错误进一步以学术的名义进行大肆的鼓吹,就更是大错特错。我想,古人在书写他们的那些具有代表意义的优秀作品时,想的一定和这些专家们的分析迥然不同。毫无疑问,古人书写书法作品,也特别重视技术(即技法技巧),但他们更关注自我思想情感的自然抒发。他们临帖也严谨,但他们读书做学问更是重中之重。就书法本体而言,他们认真临摹学习前人作品,自然而然地就掌握了技法技巧,而他们在文学以及其它方面的造诣和修养,才为他们真正提供了创作伟大作品的保障。
创作一件优秀作品,技术因素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决定因素。书法家要具备“统帅”的思维,才可能出现好的作品。而要具备“统帅”的思维,首先就得具备“统帅”的学养和才识。不读书不做学问,只知道临摹和研究形式,恐怕永远都不可能具备这个条件。
特别是文学修养的匮乏,使得当下的“书法家”们大多沦为技术型的“写字匠”,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问题也许不是很大。但是从气息、格调和意境以及精神气象上来看,却无法与古人相提并论。从这个意义来看,书写内容绝对与书法作品的内容有关。如果人为地将文与墨互相分离,那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水准还将会在一个“从技术到技术”的怪圈里打转,从而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