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研究资料长编》:致遥远的“我”
2018-01-23由卫娟
由卫娟
“记得住的日子,才叫生活。”
11月25日下午,由亓凤珍、张期鹏编著的《张炜研究资料长编(1956~2017)》在济南山东书城举行新书发布会。现场,张炜引用了马尔克斯的这句话,肯定该书记录了自己记录生活的过程,是“对记录的记录”,让自己个人称得上生活的这一部分得到了膨胀、扩大、充实和巩固。
《长编》很长,共59.70万字,编者“野心勃勃”,尽可能地立体地表现张炜先生这一当今世界重要的文学存在,并由此入手,使读者可以比较形象、直观地感受中国文学40多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长编》中,收录了张炜的这样一段话:人生失去阅读伟大艺术、理解伟大人物的机缘是非常可惜的。人生失去了这样的能力就更可悲。显然,具有这种能力的人将获得巨大的、特异的幸福。我们总是为了使自己能够始终拥有并不断获得和保持这一能力而努力不息。
《长编》一书,就是亓凤珍、张期鹏对这一能力与幸福的努力分享。
1
“在当代人中几乎不可能有人用20余年时间去写一本书……当下难有像张炜那样能静下心来,用20年时间去做一件事。欲完成像《你在高原》如此鸿篇巨制,没有精神和体魄上的超人毅力是根本不可能的事。”《长编》收录了何建明这样的评价。
《长编》的编著,始于2017年1月1日,耗时一年半完成。但其资料的搜集,却可以追溯到1985~1987年两位编者在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读书期间。那时张炜在文坛声名大作,因其毕业于烟台师范专科中文系,成为泰安师范中文系老师们向学生重点推荐的榜样。两位编者从学习、模仿到坚持追踪他的文学脚步,搜集他的各种著作、资料,甚至于以一己之力建立了资料近万种的民间“张炜研究资料中心”。
在《长编》编著最后的几个月,亓凤珍、张期鹏经常在省档案馆“名人档案库”一泡一天,沉浸在张炜捐赠和寄存的上万份资料中。从那些保留完整的手稿、评论、会议代表证、发言稿上,亓凤珍、张期鹏触摸到一个伟大作家的精神之路,忘记了寒暑饥渴。他们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午饭就咬几口月饼或夹着鸡蛋、咸菜的馒头。
这样的日子,对“体魄和精神上的超人毅力”一样有要求。是苦旅,更是润泽。亓凤珍这样致辞:“在搜集、阅读、整理和编写资料的过程中,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走进了张炜的文学世界和精神世界,如此切近和真实地跟一个伟大作家进行对话交流,那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深刻思想、高贵精神和人格魅力,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得到了一次空前的精神洗礼,我们无比幸运地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2
阅读《长编》,就是分享这场长达30年的精神洗礼。该书是国内第一部依年代全面反映作家张炜主要生平经历、文学创作、文学活动、文学评论、文学研究、文学传播等的资料汇编。同时,收录张炜中外各种著作版本书影388幅,各个时期的工作生活照80幅,手稿1幅,画像1幅。它是一部张炜研究的基础文献和重要工具书,也是一本有温度有情感的张炜画传和书影录。编者在该书中采用了张期鹏编著《莱芜三贤书影录》《高莽书影录》的成功经验,让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张炜作品书影次第出现。张炜1800万字的创作以一种极其直接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极大的视觉冲击。仅《古船》一书,《长编》就用5页多,集纳了42幅不同版本的书影,从198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本到2017年长江文艺出版社本,从美国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本到瑞典锦连环出版公司本,甚至还收录了三册盗版书书影。不同时代、不同出版社、不同国籍的书影本身,就是《古船》解读流变的最直观的记录。书末,还收录了长达34页的《张炜研究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简目》。虽然只有题目,但从“生命哲学”“诗意叙事”“人学蕴涵”“精神图景”“苦难叙事研究”等措辞中,我们不难看出学术界张炜研究的向度与深度。《长编》中收录最多的应是关于张炜和作品的诸多媒体报道,它们大多只出现了媒体名称、刊发时间、作者名字、文章题目,却忠实呈现了40年来中国社会对张炜、对文学的情感和认知。
龙应台在《艺术有什么用?》一文中写到:“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张炜从不为小我而书写,总是为大我、为时代、为民族而书写。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固然可以从这些文字的题目“索引”中解读张炜的文学世界,也能够反过来,解读这个阅读张炜文学的世界。这是《长编》更为广阔的意义和价值。
《长编》一书,是作家的文学地图,也是其精神发育史。《长编》收录了张炜笔下的渤海湾畔的一片莽原、胶东海边的农家小屋、70年代张炜在海边写作的老屋、当年烟台师范专科的校门、芦青河的上游和入海口、胶东大地的葡萄园、张炜在龙口去得最多的小树林,收录了张炜80年代在“贝壳文学社”、1981年在龙口海滨和渔民交谈、修改《秋天的思索》、在省立医院病房看清样、在法兰克福书展、在第一届世界公民大会……等照片。脸是一个人不可造假的履历表、也是其精神世界的直接呈现。翻阅这些照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张炜从学生时代到人生盛年,其精神世界的逐渐辽阔、深邃、纯粹。当然,我们还可以从真实的芦青河、莱州湾、葡萄园中更好地寻找、体会、解读张炜文学世界的生态密码。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顾广梅认为,该书将史学研究的方法开创性地引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界,提供新的研究向度和新的可借鉴的研究方法,全面、完整地梳理张炜先生的文学生活履历,客观、中肯地呈现作家的文学世界,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详实的资料基础,必将完整当代文学学术研究的谱系。
3
山东教育出版社社长刘东杰认为,这本书已经不仅仅是资料的汇编,汇集了最具代表性的评论,作家本人的回忆性文字和创作缘起的说明等,其编排体例和学术内涵,为编撰此类著作提供了很好的成功的范式。《长编》中的“摘录”简略却并不粗疏地点出了张炜的阅读、写作、思想的闪光之处,也呈现了编者的阅读量和价值判断。
2001年5月25日,张炜与大学生的一场关于纯文学的对话中,编者摘取了这样的观点:“……前二三十年吞食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写《外省书》的前五六年我开始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觉得中国作家,特别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如果受外国文学影响过大,慢慢会失去民族的根性,在整体上陷入一种文化的、文学的焦虑。”
1985年7月,《长编》编录了《萌芽》第7期刊载宋遂良《可贵的独创性——读张炜的小说》,并摘录了主要内容和观点:“他没有勉强去追求重大题材和尖锐的矛盾……一个作品写成后,他常能在抽屉里放上一年半年,反復打磨。他追求这一种高远的艺术境界,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风格。”
2000年,张炜完成随笔《世纪梦想》。在这一条目下,编者摘录了张炜的观点:“ 我们的真正的幸福,有赖于我们亲手去打造一个知书达理的社会。……没有社科工作者,特别是大量艺术家、诗人来平衡这个社会强大的技术主义,我们的民族就会跟随西方,盲目走进一场危险的现代游戏中。”
顾广梅教授认为,张炜将精神和思想的分量引渡进文学的沃土,始终追求厚重宽广又通透清澈的文学品质。他意欲建构并最终建构起了有文化之根、精神之根、生命之根的文学,并以此抵抗世间一切无根之物,抵抗现代性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无根的文化挪移、精神焦躁和生命漂浮。
张炜目前共出版21部长篇小说,同时创作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诗歌作品;张炜1973年开始文学创作,距今45年,每年创作量达40万字;他每天都有大量的阅读,古今中外,无所不包。由此,顾广梅认为,他精神的体量,思想的体量,叙事的艺术高度,挑战了阅读者的耐力和定力。只有我们跟得上,才可能成为他笔下遥远的“我”,才可以与他相互凝望、心灵对话和精神沟通。在这个意义上,《张炜研究资料长编(1956~2017)》是遥远的“我”不可或缺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