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语文综合性学习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8-01-23冯文梅

读天下 2018年15期
关键词:学识技艺语文素养

摘 要: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始终贯穿着语文学习与实践,体现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更为深远。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学识、能力、技艺;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那么具体在课堂实践中綜合性实践活动如何有效地开展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 做一个好“导演”,而非好“演员”

“你们在课堂上应该是张艺谋,应该是冯小刚,不要把自己当成巩俐、当成周星驰”,周校长一直这样教育我们。是啊,有人说过“教师最大的悲哀是包办,学生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依赖”,所以我们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因此在设计活动流程时,我会让同学们多出一些金点子,根据他们提的建议和我自己的一些想法编写导学案。如在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时候,同学们就提到要自己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并阐述推荐理由,我觉得这在提高自身学识的同时也促进了班级其他同学学识的提高,而且这种影响会潜移默化渗透人心,用一句“润物细无声”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同学们还提到要课外自己搜集名人读书故事、名人读书方法、关于读书的名言,这些都大大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而且在活动流程中他们自己推选优秀的主持人去主持这场活动,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我注重分层设计,承认个体差异,尊重学生性格、爱好、基础等方面的差异,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最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可以说这么一来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识、能力、技艺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二) 个人与老师、家庭、社会融为一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在课堂上跟孩子们的交往,只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孩子的教养,精神上的发展,道德面貌的形成,所有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在课余时间内进行的、不列入课表的工作。一个教师,只有当他成为孩子们在其中度过其精神生活并建立彼此间道德关系的那些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情况下,才会是一个教育者。”对这句话我深信不疑,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传道、授业、解惑是最基本的职责,更有挑战性的是对学生进行人生引导、心理疏导,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实现由教学到真正教育的转变。前段时间开展“天下国家”综合性活动之前,班级组织同学们去了烈士陵园,那天是清明,却奇怪地下起了雪,同学们冷得瑟瑟发抖,但却无一人缺席,这一代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他们无法感受到战争年代硝烟弥漫,累累白骨的痛,中国共产党为了祖国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也只在一些课本和影视节目中看到,但今天,当他们走进烈士纪念馆真切地看到了历史的真迹,那一座座一眼望不到边的坟墓深深地震撼了他们,触动了他们的心灵深处,在开展“家国天下”综合性活动的时候,他们深情地朗读了自己去烈士陵园扫墓的感想,读到深情处全班同学都抽泣了起来,揉着发红的眼睛。我想到一句话“教育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才有力量”,让学生真正地立足于社会,与社会接轨,才是真正的大教育。在“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活动前,我让同学们在星期天和父母互换角色,做父母的家务,承担父母的义务,过完星期来了后,学生跟我反映“老师,做这么多家务太累了”,“那么天天如此,外加还要按时上班那该怎么办呢?”我问他们,教室里鸦雀无声。我想他们在承担起一部分家庭责任的同时真的长大了,是老师、家庭和社会共同影响着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他们的内心播下一刻美好的种子。

(三) 做好课堂评价、收尾工作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做好课堂评价、收尾工作尤为重要,它是一堂课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步。高尔基说过“凡事皆有终结,因此耐心和宽容是赢得成功的一种手段”,面对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老师必须要进行冷静、理智而有耐心地进行规劝、教育和鼓励,在举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活动的时候,一位同学上来给大家讲卧冰求鲤的故事卡住了,站在讲台上脸涨得通红,我提示同学们给他鼓掌鼓励一下,他憨憨地笑了笑,连说话都结巴了,最后我让同学通过提示来帮助他,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故事。积极鼓励和帮扶后进生,通过课堂评价带给他们继续做好自己的动力。在“文学部落”综合性实践活动结束的时候,我们师生通过投票选举的形式选出了此次活动的故事大王、小小书法家、手抄报最优秀的小组、小小演讲家等奖项。哲人詹姆斯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赏识教育”的核心就在于爱护和发展个性,使受教育者内心深处需求得到满足。通过赏识学生可以发现和发扬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自我完善,树立自信心。在课堂评价和课堂结束的时候应该给予同学们更多的肯定和鼓励,最终使他们成为积极上进和乐观健全的人。在活动中调动一切能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心理情感因素,从而把一个个学生都造就成有抱负、有教养、有高尚美丽灵魂、勇敢自信的合格人才,这是社会赋予我们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

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师,不仅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职责,而且担负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重要职责,事实证明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这些语文素养的形成,应该有效地实施、大力地提倡。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王淑桂著.杜郎口创新改革系列.

[3]李建平著.中国教育寻变[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4]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5]张卓玉著.构建教育新模式[M].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冯文梅,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砂河镇砂河中学。

猜你喜欢

学识技艺语文素养
传授技艺
传统技艺:匠心传承 技精艺湛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高校教师自我学习的方向探究
做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黄杨木雕的传统技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