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翻译观映照下的儿童绘本汉译探微

2018-01-23马秀美

校园英语·上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儿童绘本

【摘要】根据德国功能主义理论,所有的翻译行为都带有目的性,是为了改变现行事物的某种状态。结合撒林娜·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儿童绘本属于视听性文本,图画与文字的完美结合,为儿童创造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激发了阅读兴趣。本文以阿甲翻译的李欧·李奥尼的《田鼠阿佛》为例,探索绘本汉译是在目的驱动下以儿童为主导的翻译行为、既忠实原著又忠实目标语文化及目标读者的翻译行为、跨文化交际障碍的翻译行为。

【关键词】儿童绘本;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李欧·李奥尼; 田鼠阿佛

【作者简介】马秀美(1980-),汉族,江苏泰兴人,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翻译,二语习得。

韩礼德对功能主义语言观的发展,当代翻译理论深受其益。具有德国特色的翻译功能学派,从创始人弗米尔,到响应者赖斯,到追随者诺德的支持,形成了理论成熟且有影响力的译学流派。其基本理论主张是语言脱离了交流功能及丧失了活力,因此交流的目的和效果是语言的中心问题;意义受制于交流目的和效果,离开了它们去追求意义是毫无意义的;翻译中的意义转换——表现为文本转换,是被翻译目的限定或预定了的一种翻译行为,目标文本是有预期目的的语言交流的产物。

在功能翻译理论关照下的英语绘本汉译,充分考虑到绘本的阅读对象及其文本功能,为广大中国孩子提供语言简洁生动,情节有趣,易引起共鸣的译文,丰富其阅读体验。

一、文本是交流目的的体现者

在翻译功能学派看来,翻译不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文本形式的转换,而是为文化的受众创造出能够在不同语境中 实现特异功能的目标文本的生产行动。它是从源文化到目标文化的一个连续体,两者之间的任何方式都可能是翻译。由此可见,翻译不仅仅是语言活动,而且首先或更重要的是一种有目的的语言交流活动,而文本正是交流目的的体现者。

撒林娜·赖斯认为目标文本的形态首先应该是它在目标语境中需要完成的功能和目的决定,翻译是一种互动的语用行为,目的原则有二,其一,互动由目的决定,其二,目的随接受者的不同而不同。因此,翻译应该采取适当的策略,以满足目标文本特定目的的需要。

作为德国翻译功能派的奠基人,赖斯还在卡尔·布勒语言功能模式(表述、表达、呼吁)的基础上提出了其著名的文本类型理论:内容型文本、形式性文本、呼吁性文本、视听文本。它们分别强调表述功能、表达更能、劝说功能、音响和视觉功能。

不同文本的翻译方法也不尽一致。内容性文本要求在内容层面上的忠实性;形式性文本要求形式和审美效果的相似性;呼吁性文本意味着要获得相同的反应;相应地,视听性文本依靠非语言的媒介作用与文学形式复杂成分的结合上符合原文程度而评判。

二、儿童文学与儿童绘本

《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儿童文学定义为“为娱乐或指导年轻人而写的著作及其插图”。 中国著名作家、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获得者曹文轩则认为儿童文学是给儿童带来快感的文学,包含喜剧快感和悲剧快感,而悲剧快感可能更重要。

鉴于儿童文学只是儿童本位的,周作人认为其必须兼备教育性、形象性、趣味性等重要特点。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认为:“儿童文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在身体、精神、社会方面均未成熟的儿童培养引导为健全的社会人”。所以,儿童文学在儿童的教育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陪伴和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的重要资源。另外,其语言的形象性要求比成人文学更加具体、更富有现场感。形象化的语言能帮助儿童把亲身经验和语言提供的信息结合起来,比如,“拇指姑娘冻得像风中的秋叶似的抖个不停”。最后,儿童文学一定要适合儿童的趣味。孩子们总是喜欢阅读那些充满趣味性的作品,厌恶那种枯燥乏味的东西。所以趣味性就成了儿童文学的重要特点之一。趣味性主要指内容、结构、表现手法和语言上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儿童读者的阅读注意力,让他们饶有兴趣地看完作品。

繪本最早起源于欧洲,中文“绘本”一词来源于日文对“picture books”的翻译。三联责任编辑刘扬认为绘本是用视觉步入文学的一种阅读方式,绘本充满灵魂的语言充满生命力的图像,让我们的世界更温暖,更真实。以阅读对象区分,绘本可分为两类:儿童绘本和成人绘本。

儿童绘本是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目标读者的特殊性等特征在儿童文学领域独树一帜。儿童绘本对于儿童的语言能力培养、心智发展、认知能力及创造力形成等起着重要作用。虽然,儿童绘本在中国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已经成为广大儿童的主要阅读素材。随着儿童教育受重视程度的提升,中国引进并翻译的儿童绘本也与日俱增。近年来爱心树绘本馆、启发文化、信谊文化均引进了不少经典的国外绘本,使得00后,10后从小就能徜徉在绘本无限的想象空间里。

三、李欧·李奥尼及其作品

1910年5月,李欧·李奥尼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犹太商人的家庭。因为父亲是位珠宝设计师,母亲是女高音歌唱家,加上家在美术馆附近,舅舅们又是建筑师、画家和艺术品收藏家,所以他从小就得已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之中成长。他还热衷于采集动物和植物标本。自然和艺术,成了他童年生活的重心,在他人格的形成以及生涯的设计上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求学的道路,反犹太人的浪潮,以及对故土的眷恋,使得李奥尼一生辗转于美国和意大利之间。

李奥尼的事业在美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1959年首作绘本――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小蓝和小黄》)诞生。李奥尼被誉为儿童文学界的寓言大师,以深入浅出、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传达出隽永的人生智慧。其作品不仅脍炙人口,也获奖无数,是一位当代颇为重要的图画书大师。他的绘本获奖无数,其中《一步一步》(Inch by Inch,1960)、《小黑鱼》(Swimmy,1963)、《田鼠阿佛》(Frederick,1967)、《亚力山大和发条鼠》(Alexander and the Wind-Up Mouse,1969)分别于1961年、1964年、1968年及1970年四次荣获美国凯迪克大奖。尽管他开始创作图画书时已经49岁了,但却开辟出了一个图画书的新时代。

人们常常更多底谈及李奥尼的绘画,其实他对文字同样考究。编辑们将他誉为“二十世纪的伊索”,除了赞叹他创作的故事寓意深远之外,也在赞美他的文字简洁,清晰而富于诗意。他的文字简单,文法严谨堪称范本,在字眼的选择又富于个性。他似乎更倾向于选择一些更有原始趣味、更富象征意味的字眼。

四、Frederick及阿甲译文《田鼠阿佛》赏析

李奥尼大部分绘本都是在与自然十分亲近的农舍里完成的,从自然天地间获得创意。据说,Swimmy 的灵感来自一池米诺鱼,Frederick 的原型最初就出现在其花园里。

他曾表示,众多绘本中,他个人最喜欢Frederick,因为阿佛就是儿时的他,总是不太在意别人眼中重要的事,而整天坐在一旁静静的冥想、做白日梦、独享一些心灵的美好。他为了给和他一样爱思考的孩子一点心有戚戚焉的认同感,他带着一点点自传的意味,写下Frederick。

阿佛是一只诗意十足的小田鼠,从他口中吟诵的四季充满了诗情画意。

“Who scatters snowflakes? Who melts the ice?

Who spoil the weather? Who makes it nice?

Who grows the four-leaf clovers in June?

Who dims the daylight? Who lights the moon?

Four little field mice who live in the sky.

Four little field mice… like you and I.

One is the Springmouse who turns on the shower.

Then comes the Summer who paints in the flower.

The Fallmose is next with walnuts and wheat.

And Winter is last … with little feet.

Arent we lucky the seasons are four?

Think of a year with one less … or one more! ”

儿童是儿童绘本的主体读者。要做好儿童绘本的翻译,译者在翻译儿童绘本时要把目标读者放在首位,也就是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儿童心理去揣摩作品,处理好图文关系,处理好音、形、意关系。

“谁在天上撒雪花?谁融化地上的冰块?

谁会把天气变好?谁又会把天气变坏?

谁让四叶幸运草在六月里生长?

谁熄灭了阳光?谁又把月儿点亮?

是四只小田鼠,他们都住在天上。

是四只小田鼠……就和你我一样。

一只是小春鼠,打开雨露的花灑。

跟着来的夏鼠喜欢在鲜花上涂画。

小秋鼠跟来时带着小麦和胡桃。

冬鼠最后到……冷得直跺小脚。

想想多幸运,一年四季刚刚好?

一个也不多……一个也不少!”

阿甲作为一名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创立了红泥巴读书俱乐部,积累了多年的儿童阅读推广经验,著有《帮助孩子爱上阅读——儿童阅读推广手册》等书。他曾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翻译了九本李奥尼的绘本。其译文简洁、流畅,散文化的语言,读来有诗一般的韵味,尤其是这首童诗的翻译,阿甲的译文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实现了与原诗的对等:保留了重复和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近十年来,国内各大出版社以从所未有的力度大力引进西方儿童绘本,要保证为儿童提供高水准的翻译,需要译者殚精竭虑,充分考虑到儿童的思维特点,在保留原文风格的基础上,又要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参考文献:

[1]Christian Nord.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梅子涵.阅读儿童文学[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4]胡丽娜.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传统与拓展[J].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8).

[5]李欧·李奥尼.田鼠阿佛(阿甲译)[M].海口:南海出版社,2010.

[6]狄蕊红.绘本:成年人的童心盛宴[J].华商报,2011(5).

[7]松居直.幸福的种子[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儿童绘本
民间美术视域下“拙”在儿童绘本创作中的运用分析
浅谈“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儿童绘本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探讨
美国儿童绘本出版中的性别理念研究
引进版少儿绘本给我国绘本出版带来的启示
儿童绘本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结合“儿童绘本”的小学美术教学
幼儿园绘本教学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