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困生教学要“三化”

2018-01-23王新文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三化学困生高中化学

王新文

【关键词】学困生;教学策略;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91-0071-01

当前,高中学校分班授课的模式难免会使学困生相對集中在个别班级。纵然,执教这样班级有很多不易——难管理、难出成绩、易被差评等,不过这样的相对集中也有利于因材施教。笔者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力图让学生“做得少学得好”。

1.考点串联简练化。

例如,在离子方程式书写教学中,只让学生掌握“可拆”的物质,并将其概括为“三酸四碱”,“三酸”即盐酸、硫酸与硝酸,“四碱”即钾钠钡钙等,在此书写过关基础上,变形为记忆与H+能大量共存的阴离子(Cl-、NO3-、SO42-),和OH-共存的阳离子(K+、Na+、Ba2+)。这样以离子方程式复习为核心,解决了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书写两个必考点。测试不仅合格率达到了100%,而且学生学得快。除了化繁为简抓住核心知识与观念的策略,具体和抽象相结合也是教学的好方法,如学生普遍反映方程式记不住,则可引导学生从具体案例中抽象出规律(如图1),再从规律理解走向元素化合物应用。对“原电池”“吸放热反应”等考点,采取只记负极判定与放热反应的“半边”记忆法,也是简化妙法。

2.问题解决程序化。

学困生学习困难的根源在无法在知识间建立起多点联结,表现为对于稍复杂的试题无法正确解答。采取“分台阶、小步走”的解题思维则可事半功倍。比如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可简化为“标变价、算升降、配系数”三步;阿伏伽德罗常数问题可简化为“圈数字、想公式、做判断”三步,等等。“动作分解”是对陈述性知识的程序化,是对知识间对应关系的分批落实,能有效减少盲目性。程序化有助于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难点,步步为营地推进有助于学生自我测评并形成积极心理效能。

3.知识建构策略化。

框图推断及物质应用等考查内容,需要学生拥有较系统的化学知识,这就需要抓住反应原理将教材进行整合,依据考纲内容和要求将复习内容结构化层次化。例如以氧化还原反应为抓手切入,在复习掌握反应的(概念、表示、关系)基础上,落实认知物质氧化(还原)性的科学方法,掌握氧化还原型反应的书写技能,并能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构建物质转化关系,形成“横向酸碱纵氧还”的二维转换图式;在梳理物质转变途径时打破教材壁垒,将基础知识融入实际应用情境,将反应原理编织成立体网状,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综合推断能力。

(作者单位: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三化学困生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三化”党员评议工作 打造合格党员队伍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