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小组日记谈习作起步指导策略

2018-01-23冯盈盈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8年12期
关键词:指导习作策略

冯盈盈

【摘 要】习作教学应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段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开展解决以下教学问题的策略研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观察周围世界,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注重方法指导,通过建立读者意识和开展专项训练,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开展创新评价,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解决“为何写”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写作,学会习作,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组日记;习作;指导;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要“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如何让学生爱上习作,这是每个语文教师迫切想解决却又感到苦恼的问题。二年级第二学期,笔者在班级中开展小组日记活动,即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将其分成几个组,4至5人一组,每组有一本公用日记本,组内的学生轮流记日记。同组的学生不仅可以自由阅读他人的日记,还要对其进行评价,写下自己的评语。从学生写日记的情况来看,笔者发现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題材单一,不知道如何选材。日记的内容,来源于学生对生活的观察。笔者对班上46个学生的第一轮小组日记内容进行了分类,结果叙事44篇、记人2篇、状物和写景均未涉及。写得最多的就是去某个地方玩,或者在家里学着做了一件什么事。为了写而去制造素材,不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素材,是造成学生不会写的重要原因。

二是泛泛而谈,不知道如何写具体。学生的日记往往没有主题,没有可以让人眼前一亮的亮点,只是平淡地记叙罗列事情。他们虽能文从字顺地记述事件发生的过程,达到第一学段写话的目标,但记述时只是记录了当时发生了哪些事情,具体的场景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都没有。如何把画面描绘得具体、生动,这正是第二学段习作教学要解决的难点之一。

【策略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题材,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亮点的眼睛。

比如,有一次,负责管理餐厨垃圾桶的学生生病请假,结果由一个热心的学生代替他的工作。当天下午,这个学生写了一则日记。

今天,×××请假了,我帮助他拎水桶,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我吃完饭,把水桶里的垃圾倒进垃圾桶之后,就准备回教室了。忽然从什么地方飘来一阵恶臭,嗯,好臭。我伸长鼻子往四周闻了闻,臭味又不见了。我继续往前走,忽然又有一阵臭味飘了过来,让我一阵恶心。我放下水桶闻了闻自己的衣服,不臭,又闻了闻自己的裤子,也不臭。于是我拿起水桶闻了闻,哦,天哪!太臭了!原来刚才那股臭味是从水桶里飘出来的。于是我拎起水桶往水槽走去……

这则日记虽然只是写了一件十分平常的事,但是小作者对于那股臭味印象十分深刻,就把它写了下来。日记中对于寻找臭味的过程描写得十分生动,让人读了忍俊不禁。于是,笔者利用课堂上的一点时间让该生读读自己的习作,并让其他学生说说这篇日记写得怎么样,好在哪里,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要写好文章,首先要学会观察,要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来观察生活。春天到了,教师就带学生去找找春天,这里钻出几棵小草,那里开了几朵小花,都能带给他们惊喜;冬天的天空飘起了雪花,教师就让学生接住几朵观察观察……渐渐地,学生越来越喜欢观察,天上的云朵,地上的蚂蚁,甚至是下过雨后叶片上遗留下来的水珠,都能成为日记的题材。通过读同学的日记,点评同学的习作,以及教师有意的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留意生活中的素材,将更多的“小事”写进自己的日记。

【策略二】注重方法指导,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一)建立读者意识

从写作教学角度看,读者意识是一种作文教学观,它是一种倡导在近似真实情境中进行写作的作文训练方式。教师在习作教学时应提倡建立读者意识,以此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以及表达的欲望,真正做到让学生有话可写,写出真心话。

如班上有个学生的父母在外地工作,只有节假日才回来一次。这个学生在日记里写道:

……在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日子里,我觉得很孤独,我常常想:要是爸爸妈妈能天天陪着我,那该有多好啊!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爸爸妈妈要让我过得更好。每当到了晚上要睡觉的时候,我都跑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去睡觉,我多么希望早上醒过来,就能看到爸爸妈妈,能让他们抱着我给我讲故事啊!……

笔者将这篇日记内容转述给她的父母,父母在这篇日记后面写下了几句话:我的宝贝,爸爸妈妈都是爱你的。看到你孤独地等候着,我们的心里难过极了。对不起,孩子,爸爸妈妈没能陪在你的身边,我们一定会争取早点回来。在这里,爸爸妈妈答应你,以后尽量每个星期都回去看你。

看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真情对话后,笔者尝试在一次家长会前后布置了这样的连环习作:要开家长会了,学生可谓是百般滋味在心头,于是布置习作《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在家长会结束后,让学生写写父母最近有什么改变,题为《爸爸妈妈变了》。经过这两次习作练习,笔者发现全班的作文水平都有提高,表现在情感真实,语句通顺,错别字很少,连以往作文写不长的学生都写了许多心里话。

这两次习作的成功之处在于,学生在写作时建立了读者意识,明确自己的习作是写给谁看的。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能够真实地表达自我,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充满了真情实感,很容易打动人。

(二)开展专项训练

潘新和先生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中提出了“写作本位说”,他提出,“阅读,指向言语表现,指向写作”“写作是阅读的目的”。将阅读课与习作课有机地结合能有效地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大大降低写作的难度。

人教版语文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每个单元都有统一的主题。每个主题内的选文语言规范、文质兼美、内涵深刻,在内容、结构、表达、体裁上都具有典型性,能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其实细细解读文本,我们就能发现单元中的课文除了内容上有统一的主题外,在表达形式上也有一定的规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中出现了许多人物对话,在语文园地“我的发现”中也有相关的内容。可见,这一单元的一个训练点就是关于语言描写。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笔者不断重复几种对话形式,让学生对提示语的变化有一定的认识,接着请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对话形式进行想象补白。在他们基本能正确运用几种对话形式之后,笔者继续深入训练,让学生观察生活,记录与父母之间的对话。接着趁学生把试卷带回家这一时机,布置写一篇以《考试以后》为题的日记,要求当爸爸妈妈检阅试卷时要仔细观察并记下他们的表情、动作,特别是语言,其中对话描写的形式要多样,至少使用三种。第二天收上来的习作质量颇高。这些习作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真实上。除了对话描写特别精彩外,学生对于父母的表情、动作也刻画得惟妙惟肖,对于自己的心理活动写得十分生动,写出了他们的心声。

除了对语言描写进行专题训练之外,笔者还根据教材特点相继开展了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按一定顺序(时间变化、移步换景)描写景物等专题训练。学生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拨开云雾见月明,写作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策略三】开展创新评价,解决“为何写”的问题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改变评价制度,开展创新评价,解放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写的欲望。创新评价方式能起到激励作用。

在小组日记活动中,每一篇日记后都至少有两个评价,一个评价来自于教师,另一个则是出自学生或者家长之手。如有的学生写自己忘记带日记本了,心里十分焦急,另一个学生会安慰他说:“我相信经过这次的事情,下次你一定不会忘记了。读了你的日记,我也不会这样了。”有的学生写自己今天的作业终于有了进步,心里十分开心,另一个学生会鼓励他说:“如果你继续坚持下去,你的书写一定能更上一层楼。”有的学生在日记中运用了贴切的成语或者有趣的俗语,另一个学生会立刻发现这个词或这句话,并且给他点赞,有时还会提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改成这样行不行……”

学生之间有共同的话题,有共同的经历与体验,他们乐于交流和倾诉。互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学生的心门,让他们更加乐于写日记。而家长的参与则让学生想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愿望更加强烈。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读他人的习作并思考何处写得好,哪里还需要修改,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评价者的鉴赏水平,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一举两得。

陶行知先生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习作教学应该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入生活的元素,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世界,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教师在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基础上指导方法,能使习作教学更加扎实、有效。

参考文献:

[1] 管建刚.我的作文训练系统[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2] 余琴.习作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怎么写”的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4(10).

[3]卓丽杰.从习作选材谈习作指导[J].新课程(下),2014(1).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中河街道宋诏桥小学315101)

猜你喜欢

指导习作策略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Passage Four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