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旅游英语教育探讨
2018-01-23朱艳芳
【摘要】随着我国加快实现现代化的进程,本科高校院校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内容、方法、手段的一系列教学改革,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及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构建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现代课程体系,对本科高校院校教育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旨在具体阐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在旅游英语教育探讨,并进行总结和交流。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 ;旅游英语
【作者简介】朱艳芳(1981.09-),女,河南开封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英语,英语教育。
“工作过程导向”为主的理论是我国教育专家针对我国国情深入探讨所总结出的教育理论,通过向德国等发达国家借鉴关于该行业的专业教育经验,并结合当下的国际发展趋势而探索出具有特色的教育理论。并通过以强调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实现职业技能为辅的教学活动内容,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旅游英语职业技能、相关的工作方法、为人处世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变,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体系框架,以保证进入社会之后能够很快的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在工作过程中能够解决岗位中的问题,为社会、为企业创造价值,凸显自己的能力。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论基础
德国著名的职业教育专家曾经指出,工作过程主要指企业指派人员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为取得成果而进行的有条理的工作程序。这个过程是需要工作人员具备高素养并综合各种学科才能够完成,此过程是虽然一直处于运动状态但并不会对项目整体或最终结果造成影响。
旅游英语专业教育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在旅游工作环境下能够运用与英语相关的专业能力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同时在学校的期间就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组织创新能力,力求帮助学生能够尽快掌握与工作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例如导游、旅游管理以及餐饮服务等,在进入企业后能够很快投入工作中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想要做到这些,就需要高校在课程体系开发中建立完整的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进行课程教育改革,争取在对课程改革期间将工作过程系统化,让工作过程导向理论真正迎合旅游英语行业。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旅游英语教育整合
1.旅游英语工作任务分析。对旅游英语教育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之前,首先要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充分了解学生需要掌握的工作点,对旅游英语企业中相应的岗位以及岗位中的典型工作要求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提前接触到职业中具体的工作领域项目。旅游英语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学生将会接触到的岗位主要有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服务外事接待、文秘、公馆营销方案;旅游企业中的关于旅行社、旅游幕后供应部门以及当地游的服务接待、管理、开发等工作还有旅游相关部门的接待、管理、开发以及公关营销等。
2.确定旅游英语的领域,认识行动领域。很多高校虽然有设立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但是对于旅游英语专业的定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学生在校所学到的内容极为广泛,很多学科对学生融入社会并没有帮助。所以高校应总结之前的教学经验,借鉴其它高校的成功案例,对本校的旅游英语教育进行创新。将职业、生活和公众三者之间有意义的情境相互结合,让学生从旅游英语教育中掌握这一职业在完成具体任务所需具备的所有技能。教师在授课时要要求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够涵盖完成岗位中的所有工作的所有技能,充分了解旅游英语相关的知识,例如旅游市场调查,与旅游市场相关的周边产品的开发,对外社交,英语导游以及当地文化的推介。
3.将行动领域转为学习领域。将行动领域转为学习领域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旅游英语中最重要的一步,主要通过设计高强度的学习性工作任务,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旅游英语的重心。按照典型岗位的要求,將旅游英语课程标准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技能与典型工作中的任务相结合。本科旅游英语与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本科的旅游英语课程教育除了要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更需要突出学生的理论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学会旅游英语的业务操作的同时,还要能够学会在闲暇时间中自主研究新的技能、与时俱进学会如何将旅游英语与信息网络结合并提高自我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旅游英语教育探讨
1.确定旅游英语教育目标。本科院校旅游专业的毕业生更多会在旅游企业一、二线工作,主要从事导游、旅行社的管理、当地导游或英语翻译等工作。国家的对外开放让旅游行业的发展以及旅游人才需求的导向从一开始的低要求到现在至少本科为起点。本科高校的学生在占有基础优势的情况下,在校期间还需不断提升自我的职业素养。本科高校英语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要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读、说、写以及理解,同时还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无障碍使用英语与人流畅的交流的日常英语交际能力。这里的日常英语交际能力指的是与外国游客富有情感的交流,并能够了解外国游客的日常需求。例如,外国人在不同场合下的英语问候方式是有很大的区别,“ American businessmen are welcome to make investment in Beijing.”、“ Your valuable advice is most welcome.”、“Hope youll come again”这些都是在正式场合中使用的用于。当然,学生还需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能够运用英语完成旅游服务中的每项工作,例如旅游产品的宣传、旅游合同的谈判、各处名胜古迹的全英语讲解等,保证外国游客的日常出行能够顺利进行。对于遇到的突发事件也能够具有应对能力。学生在学习旅游英语课程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多学习当地名胜古迹的英语口语表达方式,因为很多名胜古迹的名称是直接借用当地方言命名的,我们需要将其转换为外国人能够理解的英语单词,例如“Suzhou botanical garden”苏州园林、“Mt. Huangshan ”黄山、“Three Gorges of the Yangtze River”长江三峡等,教师要以解决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为出发点去确定旅游英语教育目标。
2.课程教育方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旅游英语教育方法目前有三类,任务教学、模拟现场教学以及案例教学。下面我们对这三类教育方法进行分析。
(1)任务教学。任务教学就是通过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旅游英语行业的特色,将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融入到综合课程中,提升这些理论课程的可操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旅游专业知识。在实际任务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项具体的任务让学生融入其中,在这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多合作,尽量采用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将所学的知识在脑海中进行框架的搭建。在任务教学中,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任务进行详细的点评,特别是使用的语法、语调以及常用语的表达。让学生更了解外国人的口语表达方式以及交谈的思维,帮助学校在校时期就形成英语交流思维。教师还可以通过安排学生自行设计一条旅游路线或根据自己选择的旅游路线将这一条线路的吃住行游购排版成文字,在课堂上通过全英文方式的介绍,让在场的其他学生以游客的角度对路线进行点评与修改,帮助学生学会通过其他角度认识旅游英语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还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旅游线路不单单只是简单的吃住行购就能够吸引游客,更多是要对当地文化进行深入了解,这样才能够向外国人展现当地最有特色的一面。
(2)模拟现场教学法。模拟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模拟社会中旅游英语行业的场景,结合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分配业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业务能力。模拟现场教学法主要依靠学校的资源,这也是本科高校的优势所在。高校通过与外部企业的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为准毕业生的实习提供最佳的实习场所,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由旅行社中优秀的英语向导老前辈对毕业生们进行现场实际教学,经过短时间的培训之后,为实习生提供短线跟团、全陪或地陪或领队等不同岗位,同时聘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管理人员,直接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通过现场的学习以及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的锻炼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不断的模拟演练以及实际考核获得企业的认可。模拟现场教学不仅可以帮助提高本科高校的就业率,还能够为企业寻找适合的潜力型人才并对其进行栽培。这是双赢政策。同时模拟现场教学还能够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将在课程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整,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利用实际工作中的典型例子或是当下的实时热点案例进行具体教学情境模拟,例如旅游中出现应急事故处理等,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应对特殊情况该如何进行处理。案例教学法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让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时遇到问题不会手足无措。
学生在进入实习期间是实施案例教学最佳时间。教师可以通过现场考察对不同岗位的学生进行观察,对学生遇到的突发事件进行实际的指导并将问题记录,引导学生学会将问题与大家一起分析。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收集更多的典型案例,提前让还未步入社会的在校生在课堂上学习相关的理论应对方法,提升他們的应变能力。
3.针对性的点评。所有的旅游英语教育课程结束后,教师都必须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点评,指出不足之处的同时也要对表现好的地方进行表扬,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兴趣与信心。每一次教育课堂的结束,都是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消化的过程,教师除了做出点评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进行点评,让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对对方的成果进行点评,因为旅游行业的特殊,更多的是需要照顾到外国游客的旅游感受,只有学生通过第三人设去感受才能够有最直接的感悟,对往后的工作打好基础。通过具有针对性的点评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针对自己的缺点进行修改。将旅游英语行业做到更好。
四、结束语
许多本科高校通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旅游英语教育模式对旅游课程进行改革之后都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对学习旅游英语有了浓烈的兴趣,更加积极地区探索研究,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期末学习的最终效果大幅度的提升就是最好的证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旅游英语教育模式以学生步入社会的具体发展为主,通过老师的不断引导,对学生在完成项目时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从教师填鸭式的教学变成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也为社会的旅游行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邓秋萍.浅议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 2010(01).
[2]夏美莲.基于工作过程的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开发[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3]罗长欣.就业导向下高职旅游英语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思考[J].职业时空,2010(12).
[4]赵芸.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旅游英语”课程设计[J].黑龙江史志,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