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电视综艺的危机与出路

2018-01-23田龙过轩峰

出版广角 2018年1期
关键词:综艺明星

田龙过?轩峰

【摘 要】 2012年至2016年,我国电视综艺市场发展迅猛,快速增长的综艺内容、大量涌入的资本、天价的明星及节目强烈的感官体验,形成了当下综艺市场的奇观。本文首先从资本与明星的催化、电视台与电视消费者共谋、新技术与新媒体助推三个方面,对电视综艺奇观现象做出归因;其次,指出电视综艺狂欢式跃进背后遭遇的资本危机、原创危机和合法性危机;最后,根据2017年综艺市场呈现的新特点,提出从小处着眼,即从大题材中提取小题材,寻找垂直细分领域,从美中发力,提高综艺节目的营养与能量,促进中国综艺的精品化发展。

【关 键 词】媒体奇观;电视综艺 ;危机 ;垂直细分

【作者单位】田龙过,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轩峰,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1.018

近年来,中国的电视市场掀起综艺狂潮,各大卫视均增加了综艺节目的制播量,节目的产量激增,综艺制造的神话让观众徜徉其中,不亦乐乎。这其中出现了《中国好声音》《奔跑吧》《我是演说家》《我是歌手》《欢乐喜剧人》等现象级综艺,它们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成为电视媒体相互竞争的收视王牌和赚取利润的利器。此外,电视综艺构建的游戏文化、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产生了强大吸引力,成为大众文化的核心议题。综艺节目的影响力逐渐增大并传达至社会文化层面,政府管理部门也出台多项政策引导、规制电视综艺的发展,构建了一幅典型的媒体奇观图景。

一、电视综艺奇观的成因

20世纪60年代,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在他的著作《景观社会》中提出了“景观”这个概念,描述的是“当代社会存在的主导型本质主要体现为一种被展现的图景性”的传媒世界、消费社会[1]。在景观理论的基础之上,美国传播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用“媒体奇观”来界定复杂的媒体现象。“媒体奇观”主要指“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念、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加以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2]。电视是当下重要的媒介之一,其观众多、影响大,擅长制造媒体奇观。《中国好声音》掀起的歌唱选秀热潮,《奔跑吧》带动的户外竞技潮流,《欢乐喜剧人》引领的喜剧潮流等奇观景象轮番登场,让观众目不暇接。在这喧嚣的图景中,我们需要透过表面现象探寻形成这种媒体奇观的背后原因。

1.资本与明星的催化

当前,传统媒体正遭遇生存危机,而电视综艺的发展异常火热。据CSM媒介研究的数据显示,与2015年相比,2016年上星频道的电视综艺的产量、节目时长、收视份额和收视率均明显上涨,电视综艺呈现逆势上扬的发展态势。由于电视综艺相较于其他内容形态具有更强的广告吸附能力,因而,各大卫视纷纷加强了综艺的制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出现了更多的热钱,发展态势好、投资回报快的综艺节目对资本产生了巨大吸引力,大量资本纷纷涌入综艺市场。在资本的助推下,动辄数亿的综艺节目冠名费已成常态,大量社会化综艺制作公司纷纷出现,进而导致各个综艺品类的内容快速增长,形成综艺井喷的盛况。同时,电视台为了规避风险不愿创新,以明星阵容保证收视率的策略成为多数卫视的选择。以明星吸引观众,保证收视率即可揽来资本,以资本争抢流量明星,增强节目吸引力进而提高收视率,资本与明星一拍即合。

2.电视台与电视消费者(受众)共谋

高收视率必然带来丰厚的广告利润和商业资助,这是当代电视运作的一条基本规律[3]。电视台投入巨大成本制作的综艺需要从电视观众的消费中获取回报,而综艺消费者不需要向电视台付费,消费者的注意力就是对电视台最好的回报。看电视的时候,观众成了双重消费者,既是媒介消费者(作为观看者),又是电视展出商品的消费者(作为潜在消费者)[4]。正如戴维·莫利所言:“电视屏幕是一个窗口,电视机本身则是一个仓库。”只要观众愿意看电视综艺节目,电视台就会获得收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消费主义文化得到快速发展,电视媒体受消费文化的影响,娱乐化趋势愈演愈烈。在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中,电视制作者需要不断地引入新模式,变换消费策略,邀请不同明星来展示新商品、时尚的生活和新奇的游戏,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使节目更加符合消费社会的需求。因为消费社会的成员要跟上潮流,每年每月就要对自己的服装、物品和汽车进行再循环,假如不那么做,就不是消费社会的真正成员[5]。电视综艺展示的明星光环、新潮产品与现代时尚生活给电视消费者塑造了一个个神话,强化了观众的消费欲望,于是观众陷入电视所提供的新奇的、虚假的需求中而不能自拔。

3.先进技术与新媒体的助推

正如凯尔纳所言,人类进入新的千年以后,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媒体的不断革新。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更加持久的作用。纵观近年来的电视综艺节目,技术要素不容小觑。据媒体报道,《奔跑吧》各种机位加起来有数百个,且节目组还装备了一个先进的航拍器。此外,《欢乐喜剧人》小品舞台上展现的逼真特效和《我是歌手》中美轮美奂的的舞台灯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先进的拍摄技术、逼真的特效和极致的灯光舞美在综艺节目中被充分运用,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画面吸引力,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试听与体验,技术驱动下的中国电视综艺走向大片化,促成了更多的综艺视觉奇观形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观看型受众变成参与型受众。观众可以在互联网上为自己支持的优秀歌手投票,帮助参赛选手重回舞台,也可以在微博中参加节目组的话题互动,更可以通过微信来摇电视、识别歌曲和抽奖竞猜。综艺节目中制造的话题和一些短视频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被病毒式传播,节目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互联网及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电视综艺可以更好地与观众互动,以更便捷的方式嵌入观众的社交关系圈,电視节目也就拥有了更大的情感动员能力,经过社交媒体的传播发酵后能带动更多的观众关注节目,使节目的影响力超越媒体到达社会层面,形成一种媒体奇观。endprint

二、电视综艺奇观暗含危机

电视综艺的奇观图景彰显了电视综艺发展的繁荣,综艺的繁荣为电视台带来了丰厚回报,促使中国电视综艺的制作水准快速提高,但是综艺奇观难掩综艺危机,电视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喧嚣背后暗藏的危机。

1.电视遭遇资本、明星绑架

资本的注入虽然有促进行业发展的一面,但是资本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资本的逐利性促使其更加关心综艺节目是否有流量明星,是否可以获得高收视率,电视台为了揽来资本必然以资本要求为导向,资本逻辑正在一步步侵蚀文艺逻辑。在当下的注意力时代,流量明星被过度需求和消耗,盲目追求明星也给电视人埋下隐患,明星成本的提高意味着风险的提高,当节目制作费有一半甚至更大比例用来支付明星费用时,更会对节目质量带来影响。被资本和明星绑架的电视,将依赖文化创意与艺术修养的影视艺术作品变成影视产品。当电视台依靠广告的商业模式无法覆盖逐步提高的版权与明星成本时,危机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

2.原创危机

原创能力匮乏一直是困扰中国电视的问题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电视人就开始模仿、抄袭国外节目。这些年,活跃在荧屏上的综艺节目90%以上都能在国外找到原版模型。从2012年浙江卫视引进荷兰版权的《中国好声音》大获成功至今,国外的优秀电视综艺节目几乎被中国一买而空。当前,一档电视节目成功后,兄弟卫视竞相模仿抄袭的现象依然存在。以2017年深受观众喜爱的文化类节目为例,诗词、成语和书信等节目泛滥,同质化问题值得关注。创作力危机的另一个原因是大量的有经验、有能力和有资源的优秀电视人正不断地从电视台离开。电视综艺面临网络综艺追击的外患,更有优秀人员流失的内忧。原创综艺节目跟不上需求,观众逐渐对类型化、套路化和明星化的节目产生审美疲劳。

3.电视台的合法性危机

科勒认为,每个媒体景观过后,媒体的影响力都会得到强化,与此矛盾之处在于,媒体在景观制造中,也在消解媒体自身的合法性,沦为奇观的渲染者和追捧者[2]。在我国,新闻立台是电视台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新闻功能是电视媒体的本质功能。当前,电视媒体大规模投入制播电视综艺,娱乐风潮席卷社会,导致电视媒体对新闻节目的重视不足。这样注重经济利益、任由娱乐化趋势加剧的做法会对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造成极大损害。我国的电视媒体是主流声音的传递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当下,电视领域出现的综艺狂欢是电视媒体担当精神缺失的表现,长此以往,电视媒体将失去立足的根本。

三、寻找细分领域,促进内容精品化,用小而美的综艺撬动大而广的市场

进入2017年后,综艺市场虽热闹依旧,但是有些情况值得关注,一是明星费用依旧很高,大众节目创新难,而综N代的影响力持续下降;二是疯狂的市场更趋理性,管理部门持续发文,以促进综艺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电视综艺在明星红利、版权红利逐渐消耗殆尽以及政策的规制下,不能再像往日一样仅靠大牌明星就可以名利双收。电视综艺节目制作方必须寻找垂直细分领域,对某一个类型的节目做深度挖掘,并强化节目的精神内核与正能量传递,提升节目内容质量,为观众呈现精品,只有这样才能走出综艺困境。

第一,电视综艺节目制作方要避开大众题材,在大题材中提取小题材,从垂直细分领域中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耳畔中国》是2017年2月在安徽卫视播出的音乐类综艺,不同于其他歌唱综艺中的歌星PK和明星跨界唱歌,该节目在内容上更加专注于呈现和表达中国风,用创新的艺术形式和流行元素对民族音乐演绎包装,用中国风为音乐类综艺开辟新空间,使很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对民族音乐产生了新的认知。《中国有嘻哈》是2017年6月在爱奇艺独家播出的网络综艺,这档节目从音乐综艺中进一步细分至嘻哈音乐领域,虽然嘻哈音乐属于小众音乐,但是避开通俗音乐的竞争红海,节目给观众带来了新鲜感,最终的收视率也证明了这档综艺深受观众喜爱。选取小题材的综艺节目弊端在于其受众面有限,但是其优势在于观众的黏性高、忠诚度高,在观众的强势支持下同样可以扩大自身的知名度,拓展受众面。

第二是电视综艺节目制作方要制作有营养、有内涵的内容,使节目内容传递出精神美,让观众在欣赏完节目之后有收获;其次是强化年轻化、互动化表达,以匠人之心打磨节目,使节目的形态展现形式美。近几年,中国的综艺市场几乎被真人秀完全占领,大量的资本被用来邀请流量明星,但是随着市场越来越理性,观众更渴望看到精致的节目,而不是以明星作支撑的粗糙节目。电视人在经历了数年的综艺发展之后必须更加重视综艺的品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电视综艺已经进入精品化时代。目前,市场上的综艺节目类型多、产量大,但是精良的内容却不多。综艺节目制作方只有从内容着手,把综艺發展的速度放慢下来,提升综艺节目的内容质量,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

电视综艺节目制作方要深度剖析,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寻找细分领域,而不是在跟风模仿的红海中迷失方向,用差异化内容主动开辟蓝海。除此之外,电视综艺节目制作方还要加强节目内容制作,以精品吸引观众,释放强大能量,全力构建电视综艺的新生态,助推中国综艺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 [法]居伊·德波. 景观社会[M]. 王昭凤,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 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 史安斌,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时统宇. 抵制电视低俗化现象[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10).

[4]蒋建国. 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电视消费文化的发展及其娱乐化特征[J]. 社会科学战线,2011(6).

[5] [法]让·保德里亚. 消费社会[M]. 刘成富,全金刚,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综艺明星
明星猝死背后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传统综艺“编导”与新兴综艺“编剧”工作异同分析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扒一扒明星们的
电视综艺泡沫化隐忧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明星搞怪show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