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初探
2018-01-23石涌泉
【摘 要】 该文结合国际教育界提出的主体间性教育理念,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剖析了主体间性缺失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理念、方法、载体、主客体等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平等交往的主体地位、双向互动的影响过程等三方面论述了重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理念的观点;从优化教育方法、提升教师素质、注重同辈群体教育等三方面阐发了优化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路径的对策;并提出了加强学生自我内化教育和探索专业咨询辅导的主张。
【关键词】 主体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高校;教育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界定和高度概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需求,是巩固全民族共同思想基础的客观要求,是高校培养具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崇高理想追求、具有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知荣明耻的大学生的关键所在。
从根本上说,教育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主体间性教育是教育的本性要求。[1]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说服力和认同度,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探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主体间性的教育学涵义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以“现代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来辩驳“传统教育”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拉开了教育学领域的主体间性研究。学者们从师生何为主体的争论转向到师生如何共为主体的研究,实现了教育“主客模式”向“主主模式”的转变,强调了师生如何在交往中促进彼此的进步和提高。国内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张耀灿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有机联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交往实践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积极扬弃。”[2]教育学领域中,主体间性倡导“以人(学生)为本、平等交流、双向互动”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影响,是对传统“主客二分”教育理念的否定,是对教育主体性的积极扬弃。
二、主体间性缺失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方面多将学生定位为绝对的“受教主体”
在传统教育过程中,教师多将学生定位为绝对的“受教主体”,与此相对,教师成为绝对的“施教主体”。绝对的“受教主体”地位必然导致学生话语权的削弱,既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影响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化,又让学生对教育的看法难以反馈给教师,导致教师不能及时改进教育方法。[3]
2、教育方法方面多采用单向化的“灌输”教育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意识形态的特性,要求和决定运用灌输作为主要教育手段。但灌输教育和主体间性本是对立的,灌输的单向化输入模式和主体间性要求的双向互动存在冲突。这并非指责灌输教育的弊端,实际上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然而,单向化的灌输教育必然导致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削弱,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强调培育创新精神的构想相冲突。
3、教育载体方面多重课堂教学主导地位而忽视其他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多是通过课堂教学展开,集中在思想政治课,忽视了对其他载体的有效开发。事实上,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正如海德格尔提出的“共在主体间性论”所言,人不可能孤立地存在,而总是与他人、与社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所以,从广义的主体间性涵义而言,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构成影响的主体是广泛存在的,而不能局限于教师。
4、师生关系方面交往物化造成师生关系疏离
师生交往物化指以电话短信、电子邮件、微博互动、视频通话等方式取代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形成一種新的师生交往形式。主体间性强调师生间平等对话、相互影响,这种对话强调面对面的交流。随着互联网教学的普及和多校区的管理,造成师生地理位置隔离,传统的师生交往对话方式呈现逐步物化的趋势。相对于面对面交往的及时性、真实性和感染力,物化的交往方式难以促进学生对价值体系的真正理解,容易造成师生情感上的疏离。
三、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理念的重构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时而化、因时而进、因事而新,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1、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主体间性尊重人的特殊性,重视人的需求及需求的差异性。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需求为教育导向,很好地改变和改善了传统灌输教育的单一主体模式,这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要求和现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对价值体系的态度,将学生作为重要因素,根据学生的学习意愿和接受情况,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合理改进教育手段。同时,善于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调动和释放学生积极性,注重学生对价值体系的内化和实践。
2、平等交往的主体地位
主体间性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视为平等的教育主体,这里的平等主要体现在师生教育地位的平等和师生对知识交流的地位平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该赋予和尊重师生平等交往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可依仗自己学识、经验、能力、年龄等优势,将自己定位为绝对的施教主体,将学生定位为绝对的受教主体。实践证明,传统灌输教育主体地位差异性的存在不能保证和实现师生的充分交流,难以实现价值体系教育功能的最大化。
3、双向互动的影响过程
主体间性重视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相互影响,致力于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基于对师生平等主体地位的肯定,师生的平等交流得以保障,师生双向互动和交往得以实现。双向互动的影响过程改变了灌输教育的单一主体模式,使学生有效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促进了彼此的共同进步[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应该是单纯的“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单项教育模式,而应该是师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价值体系的一系列问题展开积极、深入的探讨,实现彼此间的相互影响,促进价值体系内化,实现师生思想道德水平和行动改造能力共同提高。endprint
四、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路径的优化
1、优化教育方法
当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课堂式的单向化灌输教育注重对价值体系内容的知识讲授,忽视了学生的理解内化,主体间性强调对话交往。
(1)对话互动式教育方法。主体间性强调主体间的相互对话,在对话中实现共识,即“交往是以达到理解目标的行为”。在传统的教育方法中,多是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模式,单向化的教育方法影响了学生对价值体系的接受。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教师应注意提问,通过主题班会、头脑风暴、辩论和演讲等形式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意见得以充分表达。
(2)理解共情式教育方法。理解共情式教育方法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对价值体系形成内在化的共通情感认识,要求促进学生对价值体系的内化,真正加深对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同;要求师生对价值体系产生共鸣,促进彼此思想认识的提高。教师应注意价值体系和社会生活相结合,蕴情于理、以小见大,注重价值体系生活化、形象化,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
(3)活动体验式教育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解决的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双重任务,只有将价值体系内化才能指导人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开展活动体验式教育法,教师应注意找寻价值体系教育的落脚点,通过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价值体系内容的理解和内化,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2、提升教师素质
习近平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1)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教育水平。教师对价值体系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价值体系的教育效果。高校应重视对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培训,帮助教师掌握价值体系的精髓,以便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教师应加强自我学习,积极开展价值体系相关研究,自觉提升对价值体系的学习和运用。
(2)注重自身对价值体系的实践。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局限于知识体系的传授,更在于自身言行在学生中产生的模范带头作用。身教胜于言传,教师应提升自身人格魅力,约束自身言行,躬身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好表率。
(3)建设专业化辅导员师资队伍。辅导员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要有效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分层分类培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价值体系引导和教育。
3、注重同辈群体教育
实现全员育人,搭建育人共同体。主体间性强调不只局限于师生间,也广泛存在于同辈群体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充分发掘朋辈群体影响力,以向上的群体精神鼓舞学生,实现同辈群体教育。
(1)树立践行价值体系的身边榜样。榜样是指在某一方面涌现出来的精神品质高尚或实践行动先进的个人或群体。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集中体现在引领思潮风尚和引导价值行为。高校应深入发掘学生群体中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营造良好的氛围和风气。
(2)充分发挥团学组织的示范引领。团学组织是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组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各位社会实践,强化对学生干部的教育,通过学生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学生。
(3)深化基层文化和学习氛围建设。班级和宿舍是高校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最经常、最重要的场所,同学之间形成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良好风气,无疑能使价值体系学习行为日常化和生活化。高校应以优秀班风、学风建设和文明宿舍建设为落脚点,打造社区文化,深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体系教育。
五、加强自我内化教育
主体间性理论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强调教育成果的最终显现归根于受教育者的自省内化。
1、要善于激发学生自我教育动机
高校要采用丰富多用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寓情于理、以理服人;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德育评价机制,切实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从学生的需要入手,分析产生需要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性,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
2、要善于促进教师实现教育自省
教师应主动检查和落实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困难和不足。教师应定期约见学生,通过面對面听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价值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和不足,及时调整教育方法,改进教育措施,实现教育自身和教学良性循环。
六、探索专业咨询辅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探索专业咨询辅导等课外教育的有效形式。开展价值体系咨询辅导工作,客观上增加了施教者数量,壮大了教育队伍,相对于课堂教育内容的普遍受用性,咨询辅导是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能更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困惑。
1、健全咨询平台机制,解决学生困惑问题
高校应加大师资投入,建立专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辅导咨询平台,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辅导咨询工作融入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工作中,使学生存在价值体系困惑时能得到及时咨询。建立预警机制,定期开展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咨询辅导工作。
2、畅通咨询服务通道,提高咨询服务质量
畅通的咨询服务通道是咨询活动得以开展和成果得以显现的关键。高校应消除学生的心理偏见,引导和帮助学生愿意、乐意去咨询、去请教。高校应保障咨询服务通道畅通便捷,及时高效地解决学生的价值体系困惑问题。
创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采用正确的教育路径。主体间性从理念重构和路径选择两个维度为深入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5]以上教育路径的优化并未将主体局限于师生二者,而是将主体间的交往扩大至社会成员、同学和同辈群体间的交往。创新价值体系教育方法,关键是要将灌输内容生活化、具体化和形象化。主体间性理论指导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法创新,要综合运用上述各种方法,相辅相成,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 陈章龙,卢彪.主体间性视域中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江海学刊,2012(2)223-229.
[2] 张耀灿,刘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涵义初探[J].理论前沿,2006(12)8-10+34.
[3] Jurgen Bath. Mobile Communication Theory [M]. Chong Qing City: Chong Qing Press, 1993.51.
[4] 房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须着力把握大学生的接受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3)35-36.
[5] 杨大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
【作者简介】
石涌泉(1989.6—)男,长安大学汽车学院助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