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属高校与地方政府在维护稳定中的联动机制初探

2018-01-23张建双薛永存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联动机制稳定

张建双+薛永存

【摘 要】 当前由于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导致社会利益、社会生活方式及其主体间互动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对省属高校的稳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省属高校应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互动,建立有效的防范应对机制:要建立一支专业化队伍,高校与地方安全合作部;加强安全法制宣传教育;构建校园安全形势研判机制;构建校园安全预警机制;建立校园安全处置机制。

【关键词】 省属高校;稳定;联动机制

稳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状态,与失序、失范、失控以及混乱和动荡所表征的非稳定现象相对立。它既是人们的普遍期望与追求, 也是可以建构并完全实现的社会运行方式。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基石。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治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人民内部矛盾凸显,这些对高校稳定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省属高校的概念

省属高校指隶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多数靠地方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省属高校有的位于省会城市,有的位于地级市,有些城市不只拥有一所省属高校,甚至多所,这些高校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稳定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高等学校的稳定既是高校自身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全社会稳定的非常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高校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高校稳定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一种折射,也是社会稳定、国家昌盛繁荣的一种象征。目前一所省属普通高校的在校生人数,少则三五千人,多着上万人,而有些城市不仅只有一所高校,甚至3~4所高或更多校,省属高校与当地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经济、社会交往,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矛盾的激增会导致高校不稳定现象发生,同时高校发生的突发事件也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2、有利于省属高校的稳定发展

高校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正常稳定的教育教学及生活秩序,离不开学生的稳定。因此提高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水平,减少学生突发事件的发生,减轻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对学校不良影响,从而有利于维护学校的稳定发展。

3、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逐渐成为各种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的虚拟化特征一定程度上使思想更加开放,但同时也为有害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消极、腐朽甚至反动的思想言论在校园中此起彼伏。因此,高校的稳定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保证积极健康的主流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提高大学生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渗透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危险应对能力。

三、省属高校与地方政府在维护高校稳定中的关系

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上,省属高校由省级政府主管,办学经费、人事管理不属于所在地政府,但在校园基建、卫生防疫、治安消防等方面与地方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省属高校与地方政府在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中存在以下几种关系:

1、合作关系

省属高校的管理上受省级政府管辖,从行政关系上来看,二者互不统属,即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二者主要是合作关系,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维护高校及社会稳定的工作。

2、业务指导关系

高校是培养人才为主要功能的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活动中也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校园治安问题、卫生防疫问题等。在这些方面,高校内部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也缺少足够的专业技能,因此需要地方政府中的公安机关、消防机关、卫生防疫部门等提供必要的专业指导,在安全事件发生时更需要这些专门机关的协助,以便快速、高效地解决安全事件,尽快恢复正常的校园秩序。

四、省属高校与地方政府在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中的联動机制

省属高校与地方政府的联动机制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1、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在高校内部,维护稳定的工作主要由保卫部门、学工部门、后勤部门共同承担。学校也设立了综合治理委员会,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各部门存在一定的协调问题,以致造成了有些问题谁都管,有些问题没人管的现象。而在与地方政府沟通上,也是各有所属。因此,加强省属高校与地方政府的联动,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化队伍:高校与地方安全合作部。人员组成上由高校内部的保卫部门、学工部门等抽调而成,地方政府也从公安、消防、卫生防疫部门抽调专业人士,建立相应的机构,统筹负责高校稳定工作。

2、校园安全教育机制

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用正确的安全稳定观念去宣传教育,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提高广大师生对安全稳定工作的认识。因此,加强安全法制宣传教育是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治本之策。各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贯彻学生学习生涯全过程的安全教育机制,将安全教育纳入第一课堂教学计划,每学期开设安全常识课,以增强学生的安全知识。此外,还要建立安全演练机制,每年定期开展消防演习、地震逃生等应急演练,检查安全知识学习效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安全技能。

3、校园安全形势研判机制

高校与地方政府安全稳定工作的负责人、相关机构应定期召开校园安全形势研判会,传达贯彻国家、省市有关稳定工作的指示精神,部署学校稳定工作,研究近期社会、校园安全形势,指导应急宣传教育、应急演练、队伍培训等应急体系建设工作。

4、校园安全预警机制

对高校而言,突发事件表面看来是突然出现的,但它的发生和发展是需要一个过程,为了从根源上消解影响高校稳定的因素,尽量避免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必须建立、健全对影响高校稳定因素进行早期监控、预测和预警的机制,提高高校处理能力,这就要求高校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运用相关手段监测影响稳定的因素,并对其可能造成的危机程度进行科学评价,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前实施相应的预控措施,把可能造成高校不稳定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高校的稳定。

5、校园安全处置机制

在影响高校稳定的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高校无法妥善自行处置,则应及时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请求支援,在地方政府专业机构的指导下进行应急处置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影响程度等采取相应的工作安案,以便迅速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省属高校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加强联动,建立高校维稳联席会议制度。校地共商维稳工作,制定操作性强的联动方案,地方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高校的业务指导,为维护高校稳定提供各方面支持和服务。校地共同落实维稳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预防处置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维护高校的稳定。

【参考文献】

[1] 韦庆辛.新时期影响高校稳定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探析[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2] 付京.浅谈当前影响高校稳定的因素及对策[J].公安研究,2002.11

[3] 王若阳,李志民,杨玉海。新时期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体系及机制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张建双(1985.01-)男,内蒙古阿尔山人,任职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处,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薛永存,任职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应用技术与经济管理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联动机制稳定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共育情况调研报告
研究生培养中导师与辅导员联动机制的构建
中国独立动画的现状与师生工作室联动机制建设刍议
滨州市编办以网上测评助推系统业务能力提升
论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热电公司发电机励磁系统改造
浅论熔断机制在我国股市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