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教者,必善问
2018-01-23张小罗
张小罗
[摘 要]课堂提问是联系师生之间思维活动的重要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化学生思维,反馈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为此,教师应把握好提问的亮度、角度、广度、难度、跨度、梯度和密度等。
[关键词]地理教学;课堂提问;度;把握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4008702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从提问入手,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至关重要的。而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既能有效激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又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经验,就课堂提问中“度”的把握这个问题,摭谈一些不成熟的见解,祈请广大同仁斧正。
一、亮度
所谓亮度,就是教师在提问时要讲究感情色彩,力求摒弃陳旧样式,尽量使问题提得巧,问得新,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良好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新奇的东西易成为注意的对象,而司空见惯的东西引不起我们的注意。”据此,我们应选择一些经过精心构思且角度比较新颖巧妙的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并引导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洋流类型之一“密度流”时,可利用二战时期的一个经典案例来设计问题:二战期间,英国及其盟军严密封锁了大西洋和地中海唯一通道直布罗陀海峡,然而英军舰艇仍屡受德军舰艇的袭击,致使英军遭受巨大损失。请问德军舰艇是如何自由出入直布罗陀海峡的?问题一提出,便激起了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学生会积极思考这种看似不可能的现象背后的原因。这种形式新颖的提问,将学生的胃口吊了起来,这时教师再适当地点拨一下便可水到渠成。实践证明,在课堂提问时,我们应积极营造一种新颖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情境,让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接受的新信息相互冲突而产生心理失衡,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火花迸发。
二、角度
课堂提问不应拘泥于一种模式,局限于一个角度。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设置的问题既要具有启发性,能被学生所接受,又要能开拓学生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根据人的注意力总是容易集中在新颖的、有趣的事物上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应不断变换提问的角度,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多途径解决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吸引在课堂上。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以及黄赤交角的意义等问题,一直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难点,对此,在课堂上,可设置如下问题:(1)假设地球不自转,地球上是否有昼夜现象?若有,昼夜是否更替?(2)若地球“直起身子”运动,黄赤交角为多大?此时,地球上季节和昼夜长短将怎样变化?在这种看似没问题处变换角度提问题,能有效促使学生思维发散,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如讲洋流对航海的影响时,通常的提问是:顺洋流航行快还是逆洋流航行快?我们不如换个角度这样问: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用同样的设备去美洲只花了20天的时间,这是为什么?这种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主动思考。
三、广度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但学生的知识结构、经验基础、思维方式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课堂提问需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智力水平,即少数优秀学生经独立思考后能回答,多数学生经过充分思考后可回答,而少数的学困生在教师的点拨启发下也能回答。基于这样的原则,就要求教师提问时需充分考虑面向学生群体的广度。当然,问题过易,虽达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广度,但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讲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时,笔者分如下两步提问。第一步,提问: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有哪些?这个问题,所有学生都能从书本上找到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第二步,进行拓展性提问:我国的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和能源危机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我国能源危机的原因以及解决能源危机的措施又有哪些?对于这个问题,由于已经有了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和此类问题分析的基本思路,学生不会感到很突兀,答案的组织和表述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四、难度
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因此,课堂提问应设计在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知识的增长点上。如果问题过易,如“是不是”“对不对”等,这种无需经过思考便能得出答案的提问是毫无意义的,既没有探究的空间,又占用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和轻视的心理;但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难以回答所提问题,势必造成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望而却步”的局面,这会严重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此,课堂提问应有一定的、恰当的难度,让学生的认知从“最近发展区”过渡到知识的增长点,这样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才能实现双重飞跃。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的“问题研究”时,若直接问学生:如何看待我国的农民工现象?这种问题范围太大,太抽象,指向性不明确,学生很难抓住问题的核心,不知从哪方面来回答问题。因此我们需将问题细化、简化,可设置如下几个问题:(1)现阶段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方向是什么?(2)促使这种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农民工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哪些作用?(4)针对城市中农民工普遍面临的收入低、住房无保障、子女上学难等问题,请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通过以上几个问题,较好地引导学生从人口迁移的角度理解并掌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以及人口迁移的影响等知识,这不仅紧密联系了生活,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来提出解决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合理措施,而且学生在知识技能得到提高的同时,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了升华。
五、跨度
地理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即先行课已学内容是后续课将学内容的基础,而后续课将学内容又与先行课所学内容存在紧密的联系。为此,教师在充分分析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基础上,设置的问题应紧扣教学任务和目标,并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即设置的问题应点面结合、前后联系。当然,设置问题时也要考虑跨度的大小,跨度过小,会使学生不屑一顾,难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跨度过大,又会使学生望“问”兴叹,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一般来说,新授课中设置的问题跨度要小,复习课中设置的问题跨度要大。如学习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之一—— “建坑口电站,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时,可设置这样的问题:对于山西省来说,输煤或输电各有什么利弊?但在复习课中除设置上述问题外,还应在横向上进行迁移,增加问题的跨度,可设问:山西是我国北煤南运工程的主要煤炭输出地以及西电东送北部通道的电力输出地之一,试问山西省向外输煤或输电对能源输入地各有什么影响?通过以上问题的设置,除了能让学生掌握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外,还可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的一般模式,即需要分别分析对资源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影响,既要分析有利的影响,又要分析不利的影响。问题设置有了一定面上的跨度,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框架,进而引导他们掌握一类问题的分析方法和答题模式。endprint
六、梯度
所谓梯度,就是提问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学记》有言:“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对像坚木一样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应精心设计,事先进行一些铺垫式的提问,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由浅入深、層层递进的小问题。如讲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时,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例,教学时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指出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分布区。(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2)这些地区从纬度位置来看,其共同的分布规律是什么?(都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3)赤道附近都是热带雨林气候吗?(不是,如非洲东部赤道附近为热带草原气候,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脉为高山气候。)(4)热带雨林气候都分布在赤道附近吗?(不是,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和中美地峡的东部也有分布。)通过上述分解设置的几个问题,学生不仅能够很好地掌握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而形成的地带性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原因,而且能很好地了解受地形、盛行风、洋流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非地带性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情况。
七、密度
一节成功的地理课,不会是教师唱独角戏,但也绝不是提问不断。教师如果连珠炮式地提问,那么学生只能是疲于应付教师的问题,精神过于紧张,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并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冷静、有效的思考,这样达不到提问应有的效果,反而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疲劳。教学中,我们既要问,又不能满堂问。为此,我们应紧扣教学目标,认真分析教材的重难点和班情学情,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密度,力求做到少而精。如在进行《城市与城市化》一章的复习时,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考纲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可提炼出如下几个核心问题:(1)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有哪些?(2)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及特点有哪些?(3)你认为城市化进程各阶段的特点及问题是什么?(4)城市化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5)你认为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有哪些?这五个问题将本章内容串成了一条线,不仅思路清晰,而且重点知识突出,同时各问题又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和讨论。
综上所述,在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秉承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充分了解和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巧妙设计课堂提问,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这是学生深入的阶梯和长进的桥梁,值得我们去进一步实践、探索和研究。
(责任编辑 周侯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