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边缘腐败的成因分析与预防对策研究
2018-01-23罗迪
罗迪
[摘 要] 近年来,高校腐败大案频频曝光,高校反腐问题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和场所,在当前深刻改革教育体制发生的背景下,各种各样的高校腐败问题经常发生,高校反腐倡廉建设任重而道远。当前出现了一种 “边缘腐败”现象,是一种隐性的腐败行为,是一种游走于规则、程序边缘的腐败行为,对“边缘腐败”的预防、监管以及查处不到位都是滋生腐败的重要原因,因此,“边缘腐败”行为的预防就是一个民众最为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高校;边缘腐败;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01. 091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01- 0221- 03
1 “边缘腐败”的内涵
“边缘腐败”中的“边缘”(borderline)一词有离中心很远,靠近界线的,同两方面或多方面有关系的意思,指一种临界状态。“边缘腐败”顾名思义是一种游走于腐败与廉洁之间的行为,也就是说假若以廉洁为中心,“边缘腐败”行为犹如隐形的腐败因子,不那么廉洁、干净,始终无法靠近廉洁这个中心,但又还未达到触犯党纪国法的程度,很难用党纪、国法来衡量并予以监控;假若以腐败为中心,“边缘腐败”则在国家公职人员以“人情往来”“不违反原则”等借口的庇佑下利用职权在腐败边缘的监管盲区谋取不正当利益,钻政策的空子,打惊险的擦边球。
2 高校边缘腐败行为表现
高校边缘腐败行为表现可以分为三类:经济类、行业类、学术类。
2.1 经济类边缘腐败行为
高校经济活动的边缘腐败主要表现在基建、采购、财务管理三个方面,其一是“基建病”。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不少高校年年都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开工。部分高校管理人员在基建项目的工程立项、工程的招标与投标,合同的鉴定与资金的预算和结算等各种主要环节中借自己的职务之便向亲朋好友提供实质利益,自己则从中间接获利。如:一些管理人员为他们的亲戚朋友搭建一个平台,提供方便让其顺利承接项目,然后使用权职密切合作,使自己和第三方有共同利益。其二是“采购病”。高校腐败的又一个“温床”。高校每年要采购大量的教辅教材资料、大型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办公用品和军训服制作等。主要是在采购过程中,人为地设置多余的程序以及增加采购的难度,设置障碍,以暗示他人向其提供好处,包括吃“回扣”,拿“手续费”。 其三是“财务病”。一些财务领导或财务人员利用法律或政策明确规定某一行为的允许度,将政策“用足”,为贪占、挪用甚至私分单位资金打下基础。
2.2 行业类的边缘腐败行为
具有典型教育行业特征的边缘腐败形式有:乱办学、乱招生、乱发文凭,以及各种教育乱收费等等。其一是乱办学行为。为了教育资源的整合,教育多样化的需要,高校联合办学是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联合办学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合作办学,许多民办学校与公办高校联合办学,在办学过程中利用公立高校的品牌招生,随意收取费用。其二是乱招生行为。招生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高校腐败的“重灾区”,一些高校领导,不直接利用自己的权力获取利益,而是通过第三者进行钱权交易,搞暗箱操作,“优先”招生。另外还有部分招生就业工作人员,买卖“人情关系”,在单独招收保送生、特长生等环节中弄虚作假。其三是教育乱收费行为。高校规模扩大,国家经费投入不足,在此情况下一些高校变换名目收费,这些名目繁杂的收费有不少变为账外资金,甚至进入自己的口袋,借用集体决策牟利,从而逃避个人责任。
2.3 学术类边缘腐败行为
骗取科研基金、抄袭学术论文(著作)、代寫学术论文(著作)是最常见的学术边缘腐败行为。用人单位非常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能力,同时还会匹配一定金额的科研经费。高校的教师、专家都会积极地申报科研项目、国家基金等,为此便想走“捷径”,通过各种门路和关系来获批自己申报的各项相关项目,项目获批以后把项目承包给他人代写,或者安排自己下属或学生完成,从而获取项目结题的名份,并未进行学术上的潜心研究,除此之外,还可以获得相关的科研经费。另外,在高校有一类教师、专家为了完成学术任务肆无忌惮地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经常是直接从网上或期刊上原封不动地抄袭,甚至还出现直接变学生论文为己有的现象;另外一类教师、专家则充当“枪手”替人代写,自己不直接交易而是通过中介人进行交易,收取利益。
3 高校边缘腐败的成因
3.1 重视不够,教育薄弱
廉政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比较突出,高校自身缺乏对反腐败的关注,对于“边缘腐败”问题就更加容易放任不管。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长期缺失,尽管廉政宣传、法纪教育不断,但宣传教育不深入,思想教育不扎实,在当今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高校一些干部对边缘腐败现象认识比较模糊。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自己没有贪污与受贿的行为就不涉及腐败,利用工作关系与便利吃吃喝喝是符合我国人情往来的;部分教育工作者则看到周围人利用职权打“擦边球”、玩花样,获取一些蝇头小利,心中便起“别人能干我也能干”的念头,这些错误认识对“边缘腐败”的放任提供了思想支柱。
3.2 制度缺失,管理不善
近年来,我国对高校腐败行为主要针对高校官员,虽然对高校教师也建立起规章制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伴随着改革的深化,体制机制尚未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力不高,使得大部分高校管理人员甚至高校教师对待规章制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是可以肆无忌惮地钻政策与制度的空子,借“边缘腐败”获取不正当利益与钱财,助长了“边缘腐败”的张狂气势。
3.3 利益诱惑,信念动摇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面对各种各样利益的诱惑,使得很多党员领导干部以及教师理想信念动摇,思想蜕化变质,滋长了一切行为都应该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利益的错误思想。于是在权力监督管理的盲区产生了“灰色地带” ,高校管理人员便产生了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冲动,为“边缘腐败”泛滥提供了行为动机。endprint
3.4 官场“潜规则”,监管缺位
现在官场已形成了一种风气,形成了潜在的“游戏规则”,大家都认为“边缘腐败”就如同一辆公交车,能挤上去就挤,挤不上就等下一辆,但是不要站在车前挡道。如果你非要去“挡道”不可,就会被同事疏远、被众人嘲弄,长此以往,高校管理人员及教师的“边缘腐败”行为也就成为了一种规则和大家心知肚明的管理,使得高校管理人员及教师就会自觉不自觉地站进队列里来。由于对“边缘腐败”行为违规不违纪、违纪不违法的错误认识,使得一些制度规定在监督内容上,缺乏对管理层与教师的提前监督及预防,同时各种监督制约机制实际上没有完全发挥作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权力监控的缺位和弱化或流于形式,这些都为“边缘腐败”提供了社会基础。
4 预防高校边缘腐败的对策研究
4.1 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预防“边缘腐败”仅靠纪检部门的监督是不够的,需要每一位高校师生转变对“边缘腐败”的认识,从主观上拒绝“边缘腐败”,才能在客观的现实社会中真正远离“边缘腐败”。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保证。
4.2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构建拒绝腐败防止边缘化的思想基础
要彻底解除“边缘腐败”的思想,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需要构建一个包括多层面,至上而下的党风廉政的思想教育体系。在此体系中,对高校教师由管理层到专职教师各层级分别进行思想教育,根据不同的层级与对象,再结合教育的内容,构建一个至上而下的,各个层级都能普及到“边缘腐败”的危害性,并有所认识,从思想的基础上使广大师生充分地认识到“边缘腐败”带来的严重后果,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其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党风廉政教育,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对“边缘腐败”的危害性进行宣传,也可以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对高校教师管理者与高校教师的各种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以及包括高校领导层和专职教师进行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相互交流,互相监督,全方位杜绝“边缘腐败”。最后,管理层须建立起全方位的反腐倡廉的制度。建立起来的制度不仅包括常规反腐倡廉,同时还应该包括专门针对高校教师“边缘腐败”的行为的处罚,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其行为不得凌驾于法律与制度之上,才能体现制度的权威性,使人民的教育能够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3 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的监督保证作用
建立并健全完善的高校领导班子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并健全完善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进一步完善校务委员会等相关会议制度,细化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并严格执行。使高校广大师生能够进行有效监督,发挥群众的力量,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要有效地联系群众,积极地联系群众,发挥我们党建党以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一般来说,广大师生是高校“边缘腐败”行为和现象的最早发现者,如果能从源头上对高校“边缘腐败”行为进行发现并加以治理,就能把一切腐败思想与行为扼杀在摇篮中。
4.4 加大推行校务公开力度,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目前在我国反腐倡廉建设中,忽略了一个介于贪与廉之间,似贪非贪,似廉非廉的秘密地带,那就是“边缘腐败”,尤其是在各大高校。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摇篮,高校的廉政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旺和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预防机制与惩防体系,以强化对“边缘腐败”行为的及时纠正、处理、打击、消灭。
对于高校遏制“边缘腐败”,笔者认为有以下要求,一是实现校务公开,规范权力运行,将权力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增加工作透明度,包括高校各部门各项工作都应该实行校务公开,资金使用途径的公开,以减少“边缘腐败”现象的发生。二是建立相应监督部门保证校务公开的规范运行。三是建立制度对有”边缘腐败”行为的管理者和教师给予相应的处罚,从而保证校务公开取得有效实施。特别是要規范学校财务管理,加强纪检和审计监督,各部门通力合作,严厉打击“边缘腐败”行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