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理解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

2018-01-23杨兆贵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人文主义古希腊历史

杨兆贵

[摘 要]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文化的精神就是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一精神通过人与神的关系、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体现出来。在人神关系方面,对人的价值,尤其是对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的尊重,以此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在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方面,崇尚理性,追求真理,了解未知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另外,关注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格的完美,以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也高度体现了对人的关怀。

[关键词]古希腊;人文主义;历史

[中圖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4006602

人文主义就是以人为本,这是对人文主义最简单的理解。实际上,人文主义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是有差别的。现有的中学教本,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而对古希腊人文主义的介绍比较欠缺。为此,笔者不揣浅陋,试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人教版)一课为基础,对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进行探析。

一、提高人的价值、尊严和地位,强调人的主体地位

在人类的“童年时代”,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都相信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而且认为这种力量支配着人类的一切,古希腊人也不例外。古风时代的希腊人就相信“神灵创造了人类,人类受神灵保护,接受神灵的指示和安排,神决定着人的命运。人如果试图打破这种基本格局,向神的权威挑战,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因此,神人之间,神高高在上,唯我独尊,而人在神的面前,只能卑躬屈膝,俯首听命,毫无价值、尊严和地位可言。

但是,伴随着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公开化,公民的地位不断提高,加之民主政治的运作不像古代专制制度需要宗教神学的外衣庇护,所以,古希腊人不需要高高在上、威严可怕、权势熏天的神灵,相反,人的价值、尊严和地位日益受到尊崇。智者学派认为,政治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既非自然有之,也非神意所造,是人类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是人们为了避免在互相残杀中归于毁灭而约定俗成的产物。普罗泰戈拉是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指出,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因此,在社会生活中,人为自己立法,判断规则,确立制度,唯有人才有资格对这些人定的法则进行评估、修改和裁断。因此,他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万物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人才是社会舞台的主角,“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而智者学派的另一位代表普罗狄柯则否认神的存在,在他看来,神不过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象出来的,所以他说 “不是神创人,而是人创神”。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尊严和地位的尊重,否定了神的意志、权威和地位,神从天上掉到了人间。他们的思想冲破了传统宗教神话的桎梏,否定了神对政治法律制度、道德风俗等人类社会生活现象的干预,强调人在自然力面前和在社会生活中的创造作用,使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从此,人不再是一无是处、毫无作为而只能被动地接受神的支配的人了,相反,人开始从神的支配下解放出来而去追求人的自由,人也可以冲破人为的法律和道德的束缚去追求人的自由。

古希腊三哲则在智者学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人的价值、尊严和地位。 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苏格拉底指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人运用自己的理性,就可以超越万物而成为“万物的尺度”。柏拉图把对人的尊崇推到了极致,他说:“我们中间不管是谁,只要可能,都想成为人类的主人;有可能的话,最好是当上帝。”由此可见,在古希腊三哲的思想里,人是有主见,有创造力,能独立思考,能超越自我、超越万物而成为“万物的尺度”,甚至能超越万物而与无所不能的 “上帝”并驾齐驱的。一言以蔽之,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人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

二、崇尚理性,追求真理,了解未知

随着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完善,人的价值、尊严和地位日益受到尊崇,导致古希腊人可以“自由地思考着世界的性质和生活的目的”,他们“不听任何祭祀的教条,不受任何外界权力的影响来追求真理”,由此,崇尚理性,追求真理,了解未知成为古希腊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

苏格拉底说“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并指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人要超越万物而成为“万物的尺度”,其先决条件就是要有理性。

柏拉图确信存在着普遍的真理, 而人类的理性可以把握它们。他认为人本身和周围世界都是不真实的,世界万物之外存在着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理念是万物的本原。理念存在于人类的灵魂中,人类的正确目标就是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理念。而要发现理念,就必须依靠人的理性。为此,在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中,辩证法被置于最高阶段,因为他认为辩证法是关于最普遍的哲学理念的知识,即理性的知识,唯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使人运用灵魂中的最高级的理性部分,通过推理与逻辑论证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最高实在理念。由此,他主张富有理性的“贤人”即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武士只能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只能负责生产,因为哲学家可以“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而不顾另一的平庸的人们驱逐到一旁去,否则城邦就绝不会免于灾难而得到安宁”。柏拉图的这种思想实际上在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因为要成为统治者而不是被统治者的话,就必须成为一个理性的人。

崇尚理性,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在亚里士多德身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不赞同他的老师柏拉图的思想,为了追求真理,他提出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言。亚里士多德创建了系统的逻辑著作《逻辑学》,是“希腊古典时期哲学自觉反思人的理性思维而结出的硕果,标志着希腊理性精神的升华”。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人,在诸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而他取得的这些成就,几乎无不闪耀着理性主义的光辉,所以,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纯粹理性的人”。endprint

崇尚理性,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进一步凸显了“人”的主体地位,表明“人”可以独立思考,可以运用理性认识世界及其发展规律,从而把自己从一切蒙昧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超越而成为 “万物的尺度”。

三、关注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格的完美

受智者学派的思想影响,古代雅典社会公德缺失,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加之城邦制度的弊病日益暴露,社会经常发生动乱,政体更替频繁。因此,构建社会道德价值观,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迫在眉睫。

为构建社会道德价值观,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哲学的新领域——“伦理哲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苏格拉底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智慧、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德,而智慧、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任何一种美德都不能离开知识而存在,故得出结论“美德即知识”。美德既然是知识,而知识的获得离不开教育,所以,苏格拉底认为应该通过教育使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从而使人拥有美德,否则人会因为无知而作恶,成为缺乏德性的人。

柏拉图把苏格拉底对真、善、美的认识,发展为对真、善、美的追求。在柏拉图看来,苏格拉底所倡导的“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德性,“不仅是个人的美德,也是整个国家的美德”。他的“理想国”中有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哲学家,他们有“智慧”的天性,应该成为国家的统治者;第二等级是武士,他们有“勇敢”的天性,应该保卫国家;第三等级是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有“节制”的天性,应专门供养以上两个等级。每个人应该安于自己的职位,恪尽职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善﹑正义和城邦的安宁和谐,否则,就会给城邦带来灾难,人们就不會幸福。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必须加入城邦生活,城邦是实现人类本性的道德共同体,城邦所求之善业,在于培养公民高尚的行为,造就有文化的君子。人类要幸福,具备德行是必备条件,追求至善就是追求现实的幸福。人类“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他就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人类将无幸福可言。

古希腊三哲出于对人类所建立的城邦和人类自身命运的关心,努力构建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标准,寻找人类的善良、公正、节制、勇敢等美德,通过关注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格的完美,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城邦的安宁,高度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

总之,古希腊人文精神始终从人类的角度思考人,思考人的存在根基,由此产生了人和神、人和外部世界、人和人关系的超越性问题的思考,高度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它对西方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 参 考 文 献 ]

[1]晏绍祥,杨巨平.走进古希腊文明[M].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2]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 詹姆斯·菲泽.西方哲学史[M] .丁三东,等,译.北京:中华书局, 2005.

[3]叶秀山, 王树人.西方哲学史(第二卷 古代希腊与罗马哲学)[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4]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M] .张念东,凌素心,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5]罗素.西方哲学史(上)[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6]汉密尔顿.希腊思想[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7]缘中源.哲学知识全知道[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8]高文新.奥林匹斯山上的哲学宙斯柏拉图[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9]刘开颜.百科全书式的伟大思想家 亚里士多德[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周侯辰)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主义古希腊历史
古希腊之旅
从艺术品中走出来的古希腊神话故事——阿波罗篇
从古希腊的宫殿走来
人格权位置之合理性分析
新历史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榨橄榄器
历史上的4月